不含酒精的儿童免洗洗手液,安全性和消毒效

你们家里有给孩子用免洗洗手液吗?

▲你会这样做吗,吃饭前用免洗洗手液给孩子搓搓手?

因为疫情的缘故,最近一两个月,妞妞学校里很多同学书包上都挂了一瓶小瓶的免洗洗手液,简直成了一种潮流。尤其是当妞妞的几个好朋友都有了之后,妞妞也很想要。

就是类似下面这种小瓶的免洗洗手液:

有很多卡通造型的,不要说小孩了,我看到都很想要一个。

但我一直觉得这个东西吧……首先我知道任何免洗洗手液都没有洗手有效,其次我不想她觉得用了就可以不洗手,最后,我不希望她吃到嘴里。所以就没有主动买。

但是上周,学校宣布停课的时候,队友去药房排队给爸妈买药,看到儿童免洗洗手液限购,就在结账时顺手带了一个给妞妞。

▲上面写着能杀死99.99%的微生物

造型真的超可爱,妞妞看到高兴坏了,马上就要挂在自己的包上。我没有阻止,但是告诉妞妞,只有用肥皂泡泡洗手才能洗干净,这个东西一般我们不用,因为会容易吃到嘴里去。

和成人的用的至少含有60%酒精的产品不同,给妞妞买的这款洗手液的成分是benzalkoniumchloride(苯扎氯铵),浓度0.1%。据我所知,其他很多儿童免洗洗手液也是这个成分和浓度,比如:

之前就有不少朋友在问,孩子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吗?不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有没有效果?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性和对孩子而言的安全性。

儿童免洗洗手液

从活性成分上看,现在市面上的免洗洗手液(又叫手部消毒液)主要分为两大类:含酒精的和不含酒精的。针对成人的产品里,以前者居多;儿童产品则主要是不含酒精的。

▲图片来源:pixabay

酒精免洗洗手液

还是先来说说酒精洗手液吧。这类产品的成分主要是乙醇(ethylalcohol)或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含量多在60%~95%之间,另外还有水、甘油等成分。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酒精洗手液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还能有效对付一些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鼻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甲肝病毒、艾滋病毒,以及这次的新冠病毒。作用原理在于,酒精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变质、降解,从而导致细菌、病毒死亡。

为了实现比较好的消毒效果,酒精含量最好在60%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浓度,可能无法把病原体直接杀死,而只是抑制了它们的生长繁殖;

但酒精浓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比如浓度达到95%,酒精就会迅速凝结病菌表面的蛋白质,从而形成一个保护层,反而保护其他蛋白质结构免遭凝固,最终的结果就是,病菌可能还具有一定活性。

▲图片来源:pixabay

针对新冠病毒,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到,75%的乙醇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美国CDC在关于预防新冠病毒的建议中也指出,“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可以看出,无论应对新冠病毒,还是其他很多病原体,酒精免洗洗手液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尤其在没有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的情况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多数儿童洗手液要用非酒精成分呢?

这主要还是和此前报道的多宗儿童误服酒精洗手液个案有关,由此促进了以苯扎氯铵为主要成分的无酒精免洗洗手液的生产和销售。

以美国为例,每年都有孩子因为误食免洗洗手液中高浓度的酒精而导致酒精中毒的事件。美国毒物控制中心(AAPCC)数据显示,该中心年收到了超过1.6万宗12岁及以下儿童酒精洗手液中毒事件,其中大部分是误服。而截至今年2月,该中心也已经处理了超过个相关儿童个案。

美国毒物控制中心指出,许多免洗洗手液都装在色彩鲜艳的瓶子里,有些还加入了闪粉,甚至有些闻起来有水果味,或者香甜的糖果味。

这种类型的洗手液对小朋友来说太有诱惑力了。虽然孩子如果只是舔了一下手上少量的洗手液,影响不大,但是再多一些的话还是有酒精中毒的风险。因为一般酒精免洗洗手液中酒精含量都在40%至90%,很多含量达到了60%以上,这比一般烈性酒的酒精浓度都还要高。

澳洲甚至有青少年买不到酒,喝免洗洗手液来灌醉自己的报道:

相比免洗洗手液的高浓度酒精,红酒和啤酒中分别有大约10%~15%以及5%~10%的酒精。

即使少量的酒精也可以导致儿童酒精中毒。酒精中毒会出现神志不清、呕吐、嗜睡,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pixabay

因此给孩子用酒精洗手液,还是有一点安全风险的。大孩子在无法洗手的情况下,偶尔用用可以,小宝宝就不要用了。

不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但是,以苯扎氯铵为主要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就更安全吗?

相对来说风险报道的确要少一些,但是也不能说绝对安全。苯扎氯铵同样不可内服,小朋友使用后,会残留在手上,如果只是舔一下,不太可能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如果被大量误服,仍有中毒风险。

苯扎氯铵是一种消毒剂和防腐剂。常用于许多医药产品,比如耳、眼、鼻的滴剂或喷剂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苯扎氯铵一直用于眼药水中作防腐剂。直到现在,浓度为0.01-0.02%浓度的苯扎氯铵仍然是眼药水中最常用的防腐剂。

此外,苯扎氯铵还是一种外科用药,可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以及黏膜、伤口创面消毒。高浓度的苯扎氯铵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都有刺激性:

0.1%是苯扎氯铵不会刺激完好皮肤的最大浓度;

如果浓度超过0.03%的溶液进入眼睛应立刻反复用水冲洗;

浓度大于0.02%的溶液不能用于人体的绝大多数黏膜。

德国一份针对食物中苯扎氯铵残留的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显示,苯扎氯铵的每日可接受摄取量(ADI)以及急性参考剂量(ARfD)上限均为每公斤体重0.1毫克。

每日可接受摄取量(ADI)指人在一生中每天摄入而不致对健康构成风险的某种物质的剂量;

急性参考剂量(ARfD)则是指一日内一次或数次进食某种物质而不致对健康构成任何风险的剂量。

根据德国的这份评估报告,对于一个体重25公斤的孩子来说,如果一口气吞下超过2.5克的苯扎氯铵洗手液(0.1%),就还是存在健康风险。

▲图片来源:pixabay

所以使用非酒精的儿童免洗洗手液要注意什么就很清楚了:注意不要进眼睛,不要接触伤口,当然避免孩子挤进嘴里吃。

另一方面,也需要知道,美国CDC曾指出,包括苯扎氯铵在内的无酒精产品杀菌效果较差。在此次预防新冠病毒的推荐中,美国CDC也没有推荐苯扎氯铵手部消毒液,原因就在于,现有证据表明,苯扎氯铵对冠状病毒的活性不如酒精(大于60%的乙醇或70%的异丙醇)来得可靠。

因此,对大人而言,除非在酒精洗手液抢购一空,而且不得不使用免洗洗手液的情况下,才推荐购买以苯扎氯铵为主要成分的洗手液。

对儿童而言,使用酒精或者非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都有安全顾虑。能不能用呢?偶尔用一下,都能用,但是不推荐经常使用。更不推荐懒得去洗手,就用洗手液搓一下。

面对这次新冠疫情,和平常一样,最好的手部清洁方式还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来洗手:手淋湿之后加肥皂涂抹双手,并且仔细搓洗至少20秒以上,然后用清水冲干净。

相关阅读:

杀死皮肤上的细菌,还是肥皂最管用!

至于水温的影响不大,最重要的还是花够时间来做手部搓洗的动作。肥皂加流水的方法虽然不是直接杀灭病菌,但只要按照正确流程洗手,大多数的细菌和病毒都会随着肥皂液离开皮肤表面,然后随着流水冲走。

免洗洗手液的使用方法

出门在外,如果没有水和肥皂,不得已要使用免洗洗手液时,应首选含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

为了实现最佳的效果,酒精洗手液也有自己的正确使用步骤(和7步洗手法类似):

1、假如手上已有明显污渍,可能会影响免洗洗手液的效果,所以最好先用湿纸巾擦一下;

2、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洗手液(3至5毫升)倒到掌心;

3、揉搓手掌来回五次;

4、左右手背来回五次;

5、指缝、指背、拇指、指间和手腕处各来回五次;

6、整个程序需要约20-30秒,直至双手干透,整个过程完成。

如果是给小朋友使用免洗洗手液,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无论含不含酒精,都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

2、教给孩子正确使用的方法,注意指缝、指尖这些部位都要覆盖到;

3、小孩应当在大人的监督下使用,让他们双手揉搓直到手部干燥,如果还是湿的,就自然风干,不能用纸擦干;

4、提醒孩子在涂抹了免洗洗手液后不要把手伸进嘴里;

5、为了避免孩子忍不住舔手,不要买闻起来很香的免洗洗手液。

参考文献:

AmericanAssociationofPoisonControlCenters,NationalPoisonDataSystemAnnualReport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y/5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