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养生也是如此。许多人都把一些食物比如人参,苹果等神化了,认为xx可以包治百病。也有许多人把一些健康的习惯神化了,认为早起,晨练就可以活到99。但是养生最重要的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适度适量,循序渐进。许多不正确的养生习惯与理念害惨了中老年人,这下面几条常见的误区,不知道你犯过没有?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天天喝粥许多老年人咀嚼和消化功能不好,食粥无可厚非。大病初愈消化系统功能未恢复,吃流食也是无奈之举。但是普通人如果认为喝粥营养好,有利于消化而天天喝粥其实对于身体没有好处,中医膳食讲究五味调和,顺应四时,辨证施治。偏食单一食物会损伤五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应该因人而异,《素问.宣明五气论》中说“气病无多食辛,血病无多食咸,骨病无多食苦,肉病无多食甘,筋病无多食酸。”建议每日饮食追求丰富应季,不仅是喝粥,单纯吃素、吃肉……过于单一的食谱于健康无益。辟谷断食现在许多人都在倡导辟谷断食,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精髓,能够排出体内毒素,减肥美容。其实不然,辟谷起源于道家传说中仙人升仙的修行之法。甘草君查阅了几大中医经典,没有提倡辟谷的记录。同时,根据传统的辟谷,并不是断食,而是辟五谷,辟谷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等等数十种。不仅许多人辟谷的方式错了,辟谷本身也不适合所有人。你以为这种“辟谷”方法真能养生?辟谷不当会损伤元气。年陈建民中医师的公开辟谷,结束辟谷时,他是抬出玻璃房的,医学诊断是肾气极虚。许多疾病,不宜辟谷。辟谷会加重肠胃疾病,尤其是引起胆囊疼痛。辟谷不适宜心血管病人群,有严重心脏病及心肌梗塞的要慎重辟谷,辟谷会引起尿酸升高。身体太瘦的,血压过高过低的、严重低血糖者不宜辟谷。盲目进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鹿茸、灵芝等高档滋补品,以及一些保健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国医大师颜德馨曾指出,“现在的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中,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富贵病与平时的饮食滋腻密不可分,这类人如果动辄进补人参、鹿茸、灵芝,只会令身体雪上加霜。”补药也是药,最好遵医嘱。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过,“有是证用是药”。不判断阴阳气血,就瞎补一气,最容易适得其反。如红参性偏温,气虚兼阳虚的人可以吃,但阴虚易上火者不宜。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过度运动许多提倡运动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其中不乏许多健身房,运动品牌的软文。但是甘草君在这里要建议你量力而行。之前流行暴走的时候,许多人磨伤了膝盖。前几年流行马拉松,在一天之内有两人猝死。许多人陷入了盲目运动,过度运动的误区。《素问》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运动讲究因时而异。冬天爱穿着单衣晨跑,不跑到大汗淋漓,绝不罢休。《黄帝内经》有言:“冬藏、春排、夏泄、秋收”。冬天是收藏阳气的时候,剧烈运动耗阳散阳。运动讲究因人而异。大病初愈之人,中老年人强行过度运动,只会适得其反。孙思邈建议:“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一天八杯水一天八杯水成为了许多人坚信的生活原则,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健康人可通过是否有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尿色深黄等信号来判断。中医提倡:不渴不饮,饮必热饮。水属阴,运化需要阳气。如果一个人脾虚,阳气不足,过多喝进去的水,不仅无法为身体所用,还会进一步损伤本身就薄弱的阳气。饮水讲究少量、多次、慢饮。运动时大量喝水增加心脏负荷,吃饭时大量喝水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另外,患有心脏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者不宜喝水过多。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扶阳学派重用附子、干姜、桂枝和肉桂等扶阳药物为特色,在临床上扶阳派的医家多能大胆使用此类药,屡起沉疴,让世人折服。扶阳学派,护阳扶正,见识卓绝,回阳救逆,闻名于世;年传承,代代相传至今。武汉扶阳中医馆:名医坐诊见效快,道地药材疗效好,性价比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