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pf.39.net/bdfyy/tslf/190620/7232741.html
“目前全国河蟹养殖面积达多万亩,产量90万吨左右,产值超过亿元,社会效益产值达亿元,而兴化河蟹养殖面积达80万亩,产量6万多吨,万名农民人均从河蟹上产生的收入超过元,河蟹已经成为兴化的重要产业,是兴化一张响亮的名片。希望兴化河蟹产业继续发挥中国河蟹第一市的标杆作用,今后要完善现有养殖模式,走绿色生态之路,打造优质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走向新的辉煌”。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名誉会长李国平在兴化大闸蟹开捕季上致辞。随后,李会长和兴化市政府领导、泰州市农委有关领导共同启动大闸蟹开捕仪式。
毫不夸张地说,兴化河蟹在我国河蟹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养殖面积全国第一的兴化河蟹,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却难见其身影,而且近年的所谓软规格问题也颇受市场诟病。为重塑兴化河蟹品牌形象,在今天的开捕仪式上,兴化生鲜电商协会同时成立。兴化市生鲜电商协会会长陈华发布《兴化大闸蟹品牌行动计划》:
严格的生态养殖环境
严选蟹苗:来自中华绒螯蟹良种或良种繁殖场,雄蟹大于克、雌蟹大于克;
生长环境:水体透明度35厘米以上,pH7.5至8.5,溶氧4毫克/升以上,水深0.6到1.5米,水生植物覆盖率大于40%;
养殖周期:从蟹种投放到商品蟹捕捞上市,在兴化范围内连续饲养时间≥8.5个月;
上市品质:兴化好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的特点;
扎蟹标准:采用扎蟹专用绳或香草,横向两圈、竖向两圈后打一个绳结。
去绳称重、重新定义大闸蟹行业标准
并承诺:缺重包退、无黄包退、源头可追溯,生鲜电商协会会员代表商家签署了承诺书。
作为河蟹养殖大省的主管部门,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焕根副主任在开捕仪式现场分析了年河蟹养殖形势和发展方向
一、河蟹养殖渔情特点
(一)养殖面积略有增加
年江苏省河蟹养殖生产面积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苏南地区总体呈下降趋势,如金坛受长荡湖网围整治、土地复垦以及工业开发等影响,河蟹养殖面积减少1万亩;苏北地区受去年河蟹利好形势的驱动,虽有政府管控措施限制,但有少量增加。全省范围内来讲,养殖面积略有增加。
(二)放养密度普遍增加
因去年大规格成蟹价格低迷、中小规格蟹价格同比稳中有升的行情影响,今年养殖户蟹种亩放养量较去年增只左右,平均1只/亩,以适当降低规格、确保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如金坛今年养殖户放养量主要为1只/亩,个别养殖户投放只/亩;兴化地区养殖户放养量普遍在~1只/亩,总体而言,全省平均亩放种量较上年增加10%左右。
(三)蟹种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明显
受去年高温天气影响,蟹种产量降幅明显,平均产量在斤/亩,降幅达20%,另一方面养殖户选育大规格良种的意识增强,大规格母本生产的大规格受到热捧。由于今年亩投放量上升,导致蟹种价格持续攀升,价格在90~元/千克,与往年同期价格上涨5%~10%。
(四)生产成本小幅上扬
蟹种价格上涨5%~10%,放养数量增加,苗种成本增加~元/亩;且由于投放量的提高,后期饲料使用量必然提高。此外人工成本也上浮5%左右,上涨元/亩。螺蛳价格目前在2~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元/吨,亩成本增加50元左右,养殖成本压力加大,亩均投入上涨~元,养殖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养殖成本分析表
(五)新技术推广应用加速
1、良种意识增强,良种覆盖率增加
覆盖率由18%上升到30%,良种优势逐步显现
2、养殖模式不断优化
多品种主养模式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水体利用率提高
3、环境调控技术提高
微生物制剂广泛应用,鱼药使用量下降,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提高
4、水草种植品种进一步优化,微生物制剂广泛应用
品种种植及养护技术应用广泛,养殖环境进一步优化
5、增氧机、割草机、投饵机使用率提高
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强度、成本降低
6、颗粒饲料使用率提高
功能性饲料研发取得进展,
(六)风调雨顺
1、病害发生减少
水瘪子病大幅度下降,其他病害发生率大幅度减少
2、自然灾害减少
没有出现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减少
3、生长速度加快,成活率提高
温度适宜,环境保持良好
二、形势预测
(一)产量
从养殖管理数据和打样情况分析,预计今年成活率较去年提高5%左右;平均规格增加10%~15%;在放养量提高8%、面积基本不变情况下,预计今年产量提高20%~25%,增产已成定局。
今年的河蟹不仅规格大,而且质量也好于往年。消费者有望吃到价廉物美的大闸蟹。
(二)价格预测:
1、大规格蟹价格目前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预计中后期价格下降收窄;
2、中小规格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相对稳定;
3、按质销售,优质蟹价格依然较高,而且与普通蟹价格拉大;
在亩产量提高20%~25%情况下,亩效益提高15%~20%。
三、河蟹产业发展思考与建议
(一)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良种覆盖率低;
?营养物质利用率低;
?水体利用率低;
?养殖管理人工化;
?水质调控随意化;
?环境营造经验化;
?养殖模式单一化;
?产品加工传统化;
(二)生态养殖发展方向
1、池塘条件和养殖设施升级
池塘标准化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推广应用
2、生态养殖小区(系统)构建
种养结合,蟹鱼(草食性)结合,构建种养小区,解决水产养殖富营养问题,实现循环种养(养4:种1)。
3、环境调控数字化、智能化
开发河蟹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养殖管家”,推广水质精准调控技术。
4、加快河蟹养殖机械研发完善设备的推广
5、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创建
已创建蟹、小龙虾;蟹、青虾;蟹、鳜等10多种双主养模式,建立多营养层次的河蟹养殖模式。
6、优质颗粒饲料研发与推广
加快功能性饲料研发,提高饲料推广率,优化养殖环境。
7、良种的研制与推广
早熟、晚熟品种选育,拉长销售时间。
8、河蟹深加工产品研发
小规格蟹开发利用,精深产品的开发。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蟹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周刚分析今年河蟹产业现状:
京东超市华东生鲜经理曾祖华:京东赋能商家,助力兴化大闸蟹上行
中国电子商务协务首批特邀讲师军鹰:大闸蟹生鲜电商的突围之道
具体做法:严把质量关、口碑铸就品牌;附赠良心秤、提示卡,提示大闸蟹保存方法;做好服务、长线经营,如提供蟹三件、蟹醋、蒸蟹水、一次性手套等;内容营销,抢占短视频风口,如利用抖音视频吸引潜在客户。
活动现场花絮
科学养鱼杂志社宋迁红赵永锋
转载及征稿声明版权合作,请联系:songqh
ffrc.cn,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诚邀您投稿,爆料,投稿请注明发布平台,如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