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瓜的产地品种采收保鲜国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生鲜经营者不仅仅要懂生鲜商品进店后的知识,还要对生鲜商品的前后链条必须掌握:

1、生鲜商品前链条是指生鲜商品的相关农(渔)业知识;

2、生鲜商品后链条是指生鲜商品的相关加工、烹饪知识;

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花果期夏季。

一、黄瓜名称的由来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黄瓜。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完全成熟的黄瓜是黄色的

二、黄瓜产地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

中国最好的黄瓜是黑龙江省产的黄瓜,分旱黄瓜和水黄瓜,其味儿道有润甜,因全世界只有三块黑土地,而中国只有黑龙江全境、吉林少部分是黑土地。

三、黄瓜品种

栽培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园丰元6号青瓜2、早青二号3、津春四号青瓜4、粤秀一号5、中农8号等不同品种黄瓜耐贮性有明显差异,那些瓜皮较厚,颜色深绿,果肉厚,表皮刺少的黄瓜较耐贮藏。表皮刺多的黄瓜,容易碰伤,瓜刺容易碰掉,机械伤口造成微生物感染,导致腐烂。

较耐贮藏的黄瓜品种存津研1号、2号、4号和7号,白涛冬黄瓜、漳州早黄瓜等。北京小刺瓜和长春密刺,瓜条小、皮薄、刺多、不耐贮藏。

除了考虑耐藏性外,还要考虑风味品质和营养,例如:津研2号比1号耐贮藏,品质好,维生素C含量也较高,产量也要高一些。

四、黄瓜采收

同一品种,幼嫩瓜贮藏效果最佳,成熟度高容易衰老变黄,失去商品性。贮藏用的黄瓜应该比立即上市的稍嫩一些采摘,但过嫩时含水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少,也不耐贮藏,容易腐烂。

秋季用作贮藏的黄瓜,播种期应该比一般秋黄瓜晚一些,这样,采收时气温较低,便于利用低温进行贮藏。但是采收也不能过晚,否则气温过低,会使黄瓜受冷害。

采摘时要求瓜条碧绿,顶花带刺,生长在植株中部的“腰瓜”,瓜条直、接近地面的“根瓜”,瓜身常弯曲,瓜条与地面接触,易带病菌,不能用于贮藏。瓜秧顶部的黄瓜,品质也不好,不宜作贮藏。采摘宜在清晨进行,用剪刀带柄剪下。

五、黄瓜国家标准

黄瓜规格划分

黄瓜弓形高度测量方法

六、黄瓜保鲜要点

黄瓜原产热带地区,是一种冷敏性较强的果实,低于10℃出现冷害;冷害初期瓜面上出现凹陷斑和水浸斑,黄瓜的头部尖端最为敏感,随后整个瓜条上凹陷斑变大,瓜条失水萎缩、变软,易受微生物浸染而腐烂。

黄瓜的冷害症状一般在低温下表现不出来,在黄瓜升温后,特别是常温销售过程中,瓜条迅速长霉腐烂。

黄瓜的低温冷害与贮藏温、湿度有密切关系,相对温度愈低凹陷斑愈严重。秋黄瓜的贮藏温度可低于10℃,有的可耐8℃低温,黄瓜在高于15℃的环境下,迅速变黄衰老。因此,黄瓜的贮藏适温为12——13℃。黄瓜的含水量高,保护组织差,采后极易失水萎蔫,要求95%或更高的相对湿度。

七、黄瓜发苦的原因?

越靠近黄瓜根部的瓜,越苦,这是瓜果都有的特性。同一植株上不同部位所着生的果实苦味也有可能不同,一般根瓜苦味较重,随着结果部位的提高,苦味逐渐减轻。果实中近果肩部位苦味较重,而果顶部较轻。

黄瓜的苦味并不是毒素,这样的黄瓜是可以吃的,发苦原因有:

1、温度过低或过高   

如果黄瓜生长的温度低于13摄氏度或者高于30摄氏度的时候,那么黄瓜中的养分和水分吸收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就容易导致黄瓜发苦。

2、品种问题   

3、施肥过多      

4、中耕伤根   

八、如何挑不苦的黄瓜?

我们平常吃的黄瓜确实本来就是还没熟的黄瓜,成熟后的黄瓜应该是黄色的。只是大家发现黄瓜不成熟,即绿色的时候,更脆更嫩更好吃。

1、看刺

表皮的刺小而密,鲜黄瓜表皮带刺,如果无刺说明黄瓜老了,以哪种轻轻一摸就会碎断的刺为好。刺小而密的黄瓜较好吃,那些刺大且稀疏的黄瓜没有黄瓜味。   

2、看体型

体型细长均匀,那些大肚子的黄瓜子比较多,看上去细长均匀且把短的黄瓜口感较好。

  

3、看表皮

表皮竖纹突出,好吃的黄瓜一般表皮的竖纹比较突出,用手摸及用眼看都能觉察到。而那些表面平滑,没有什么竖纹的黄瓜不好吃。

4、看颜色

颜色颜发绿、发黑的比较好吃,那些浅绿色的黄瓜不好吃。

5、看个头

个头不要太大,太大的黄瓜并不好吃,相对来说个头小的黄瓜比较好吃。还有就是不要挑催熟的黄瓜,那样的黄瓜吃起来没有水分,不是特别的脆。

世界上最大的黄瓜

年7月1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菜园里,一位老人种出了长达厘米的黄瓜,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施加任何特殊肥料的情况下种出来的,老人并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gx/5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