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ldquo地黄丸rdquo

“地黄丸”不可乱吃

专访专家: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主任医师

新快报记者/余锦境通讯员/张秋霞

小琴是个电脑族,经常有黑眼圈,也很容易上火。熬夜加班后,有时候补三四天觉还是“回不了神”,总觉腰酸背痛。朋友都说她身体太“虚”,可以吃“地黄丸”补补。可她到药店一看,中成药中,光补肝肾的地黄丸就有六七种之多,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小琴傻眼了,该买哪一种好呢?

地黄丸种类多辨证选择很重要

据广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介绍,知柏、杞菊、麦味、七味、归芍等地黄丸均系六味地黄丸加减化裁而来,虽都能“滋阴”,但功效主治各有所侧重。

六味地黄丸

主治: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身体消瘦、舌红少苔,手足心热、多尿口渴、小便短赤等肾阴亏损引起的症状。

●+知母+黄柏

关键词——易上火、遗精

针对肝肾阴虚火旺、遗精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出现阵阵发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睡着时出汗等上火状况,可改选此丸。

●+枸杞子+菊花

关键词——干眼症、畏光

重点在于清上焦邪热,对眩晕、耳鸣、畏光、视物模糊、干眼症有较好效果。

●+五味子+麦冬

关键词——止咳平喘

适用于肺肾阴虚,伴见喘咳者。相比六味地黄丸,其养阴生津功效更强。

●+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煅石决明

关键词——迎风流泪

适用于视物模糊、溢泪症(迎风流泪)。

●+当归+白芍

关键词——补血

滋补肾阴,又能补血,适用于阴虚血少、头晕眼花、睡着时出汗、两胁胀痛等症状。

肾阴虚和肾阳虚有何区别

肾阳虚和肾阴虚有一些症状是相同的,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

阴虚生内热,舌红少苔、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小便短赤、睡着时出汗、遗精是有别于肾阳虚的主要标志;阳虚生外寒,舌淡苔白、四肢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软呈糊状、面色有一些黄白、喜夏不喜冬、性欲减退、阳痿是肾阳虚的典型特点。肾阴虚一般在中青年发生较多,肾阳虚多发生在中老年。

三种人不宜吃六味地黄丸

1、健康人群和感冒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反而会打破了机体平衡。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3、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六味地黄丸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6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