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鹰城圆梦小康梁红涛带动乡亲种植

梁红涛:带动乡亲种植中草药

□本报记者孙书贤文/图

药材丰收,梁红涛喜不自禁昨天上午,郏县白庙乡司楼村田间一派繁忙景象,百草缘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红涛正带领村民收获丹参、地黄。“今年药材市场行情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捧着新鲜的药材,梁红涛笑得合不拢嘴。在合作社干活的村民宁梅玲说:“红涛带动乡亲种植中草药,我们在家门口干活儿,每天收入80元呢!”▌返乡创业种植中药材今年41岁的梁红涛曾在上海打工5年,尽管收入不低,可回乡创业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萦绕。年初,他辞工返乡,准备干一番事业。梁红涛的父亲是名老中医,经过市场调查和慎重考虑,他决定把创业方向定在中药材种植上。当年春,梁红涛租了16亩地,在父亲的指导下种植了地黄、丹参、板蓝根和菊花。经过精心管理,药材收获后,他拿到了2万多元的纯收入。第二年,尝到甜头的梁红涛成立了郏县百草缘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30多亩。梁海彬、宁梅玲等10多人在合作社务工,可拿到40元的日薪。年,梁红涛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40多亩,并与禹州的中药材公司和郏县圣光集团达成了合作。当年,梁红涛安排30多名村民务工,工资也由原来的每人每天40元涨到60元至80元,他当年获得纯利润5万多元。▌邀请专家解难题梁红涛自己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还带动乡亲一起种植。谁家遇到问题,他都会想尽办法解决。年,梁红涛种植的80亩生地出现出芽率低、种子腐烂的现象。在朋友的指点下,他邀请市农科院科技专家马培芳来“看诊”。马培芳指导他先用多菌灵把生地种子喷一遍,晾干后再种植。生地的发芽率果然提高了,梁红涛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此后,马培芳成了当地中药材种植户的座上宾,经常来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当年,合作社成员种植的板蓝根出现枯萎现象,马培芳指导他们用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喷洒,枯萎的板蓝根恢复了生机。有村民种植的防风开花,马培芳回访发现后,提醒村民防风开花会导致减产,指导他们把花朵打掉,帮助他们减少了损失。▌带动乡亲抱团致富年,中药材市场行情十分看好,梁红涛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亩,用工人数一度达到70多人。当年,他的纯收入达到15万元。自己富了不忘回报乡亲,梁红涛积极向乡亲们提供种子、技术,还帮助他们销售。在梁红涛的带动下,全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多亩,仅同村的梁玉增和梁自强就各自种植10多亩,每人实现纯利润2万元。年,中药材价格一路下滑,原来10元一公斤的生地降到6元多,丹参、防风的价格更是由每公斤14元降到3.5元,当年,20多吨中药材积压滞销,社员们种植中药材的热情受到打击。面对挫折,梁红涛没有气馁,他耐心地给社员们做思想工作,劝大家不要灰心,把收获的药材保存好,待药材价格上涨时再出手。到了年种植季,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社员们的经济损失,梁红涛带领大家采取小麦与药材间作套种的模式进行种植,既收获了小麦,又收获了药材。今年,中药材行情终于看涨,梁红涛及时联系客商前来收购,两年来库存的中药材全部出售,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梁红涛带领大家种植中草药,跑前跑后解决问题,帮助销售,大家很感谢他!”种植户梁自强感激地说。“梁红涛发挥中医世家优势,带领乡亲发展中草药种植,给乡村经济振兴带了个好头,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白庙乡党委书记王应钦说。

徐国超:果农的贴心人

□本报记者王辉文/图

徐国超(右)在南王庄村指导史彦坡修剪果树昨天上午,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徐国超像往常一样,驾车沿着熟悉的乡间小道来到南王庄村,帮助果农为冬季果树修剪整形。徐国超走进村子,不时有村民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南王庄村位于叶县辛店镇南部,全村户村民,其中果农有多户,果园面积达亩,种有桃树、杏树、黑李等多种果树。今年55岁的徐国超早年毕业于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后来,他又进入黄淮学院园林技术系学习,长期在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从事果树管理技术推广工作。年10月,他被叶县科技局选聘为科技特派员,主要负责叶县辛店镇、常村镇几个村子的果园技术管理。▌指导栽树花果飘香昨天上午,徐国超望着南王庄村一片果园自豪地说:“这些果树从育种、选苗,我都参与了,亲眼见证它们从筷子长的树苗,一直长到开花结果。”当初,辛店镇关庄村果农季国明家的梨树苗栽下一年多了,但枝叶细小,与同时栽种的其他果农家的梨树苗差别较大。得知情况,徐国超到果园亲手挖开部分梨树苗后发现,季国明家的树苗因为栽种时入土过深,影响了苗木的生长发育。徐国超向季国明建议:“要么把原来种下的树苗拔掉后重新挖浅树坑栽种,要么把树苗主干周围的土铲掉一部分。”当时,关庄村还有三四户果农家的树苗出现了和季国明家同样的情况,在徐国超的一一指点下补救处理后,这些苗木很快焕发了生机。如今,季国明家的梨树已经进入盛果期。▌果丰民富贴心果农为降低果农购买农药的成本,年春天,徐国超垫资元,从山东买回来两吨硫磺粉,又在市郊湾李村买来一些生石灰,与辛店镇小梁沟村村民一起用土法熬制石硫合剂向果农推广使用,众多果农从中受益。经了解,石硫合剂在春天果树萌动期、病虫害尚未产生时使用,可以有效扼制病虫害,并且无农药残留。今年50岁的南王庄村村民史彦坡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年春天,他听徐国超的建议,又由南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翟国松免费提供棵果苗,开始种果树。此后,徐国超在果树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枝条修剪方面不断给他指导,史彦坡受益颇多。自从有了果园,史彦坡不再东奔西走四处打工了,安心与家人一起精心打理果树发家致富,成功甩掉了贫困帽。史彦坡说:“如今一亩地卖桃收入六七千元,这都是徐工(徐国超)的功劳,当年要不是徐工的指引,我哪里能下定决心种果树。”南王庄村果农白云一家四口人,种了七亩果树。“挂果三年了,平时有啥不懂的,就问徐工,人家还不时到村里来讲课,我听了好几次呢。”白云说。翟国松说:“南王庄村发展林果经济离不开徐国超的大力支持,这里的果树从育种栽培到一年四季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施肥浇水等,主要靠徐国超的技术引领。除了经常授课,他还建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6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