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识芍药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芍药(北京市海淀区,中国植物图像库,摄影:王可)

翠茎红蕊的芍药清新婉约,国色天香的牡丹端庄高贵,两者同属毛茛科芍药属,被称为花中二绝,一个是花中之相,一个是花中之王,不过芍药是草本植物,牡丹是木本植物,故牡丹又称“木芍药”,而芍药则称为“草芍药”。

《日华子本草》言:芍药主治“女人一切病”。女人养生重在养血,而妇人养血第一方非时方“四物汤”莫属,四物汤中的白芍被认为是养血敛阴的补虚药。然而,看仲景师伤寒和金匮的芍药类方证,发现与后世时方认为白芍为补虚药不同,芍药多被仲景师用来攻邪。《神农本草经》上对芍药的解释也几乎都是攻邪作用,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结、止痛、利小便。

通腑泻浊的大柴胡汤里的芍药,行气解郁的四逆散里的芍药,温阳利水的真武汤里的芍药,润肠通便的麻子仁丸里的芍药,和血通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里的芍药,解痉止痛的芍药甘草汤里的芍药,活血化瘀的桂枝茯苓丸里的芍药,都是为了攻邪,而非补虚。这么看养血利水的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和术、茯苓、泽泻,三个养血活血药、三个利水药,以前理解当归芍药散里的芍药,就是养血活血,现在看来,这有点局限,在经方中芍药可通利大小便的,它也利水,当归芍药散的芍药,不仅养血活血,还能通利去协助利水。

从上述代表性的芍药方证,可以看出,芍药在经方中,主要就是“通利”,通腑、通血脉、利大小便,还可以协助气药舒畅气机。

张仲景把芍药列为腹痛之主药,白芍止痛主要就是一个解痉的作用,它解除痉挛,包括血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胆道平滑肌、泌尿道平滑肌等等的痉挛,不仅有止痛作用,而且令管道更通畅,这也应该就是芍药的通利作用机理。芍药甘草汤,又名“去杖汤”,对下肢肌肉的痉挛痛效果好,脏腑辨证认为肝主筋脉,后世时方把这个解释为肝之阴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所以出现筋脉拘挛,芍药补肝阴,就柔肝舒筋止痛了,这一套理论笔者始终有点困惑。因为补阴药都是甘寒、咸寒的,为啥酸寒的白芍去补阴就可以治筋脉拘挛?而经典的甘寒补阴药地黄麦冬就不行?芍药它本来就是解痉,解除肌肉筋脉拘挛,为啥非要说它补阴血才解除肌肉筋脉拘挛的?这个问题笔者思考了好久,才解除困惑。白芍解除肌肉筋脉的供血血管的痉挛,这样肌肉筋脉供血充足,营养丰富,津液濡养也就补充了,故认为芍药的养血补阴应该是这么个机理,它是一个通过间接的改善血供而达到养血补阴的这么个效果,可以理解为“解痉养血”,它不是一个直接的养血补阴药。因此仲景师较少用芍药去养血补阴,仲景师养血补阴多用当归、酸枣仁、阿胶、鸡子黄、百合、生地之品。

白芍酸苦、微寒,酸能收能涩,白芍还有一个敛阴止汗的作用,比如仲景师的桂枝汤,桂枝配白芍,一张一收,调和营卫,用于汗出恶风的太阳中风证;还有张锡纯的来复汤,白芍配伍山萸肉固涩止汗,对虚汗淋漓效果非常好。

白芍有两大功效,解痉和止汗,联系现代医学的话,发现白芍之药证和人情绪紧张或过度应激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产生的症状一样,肌肉紧张、胃肠蠕动增快、出汗、心跳加快等,人体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持续不缓解,容易继发一系列的问题:心慌、胸闷、腹痛、腹泻、盗汗等等,用白芍正好可以完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且不用担心不良反应。原来中医药白芍是可以和现代医学完美结合的。

上面说白芍,下面说赤芍,两者中药学来源上的差别,很简单,两者都是芍药根入药,白芍是栽培的、去根皮的、煮到透心的,而赤芍是野生的、不去根皮也不煮的。白芍酸寒解痉通利,白芍更侧重于通利六腑和肌肉筋脉;而赤芍辛寒凉血化瘀,赤芍更偏重于通利血脉。很多时候赤白芍可以同用。

牡丹和芍药同属毛茛科芍药属,牡丹又称“木芍药”,而芍药则称为“草芍药”,都以根入药,牡丹皮是去了木心的根皮,赤芍则是不去根皮的芍药根,而白芍是去了根皮煮透心的芍药根。因此,牡丹皮的功效应该和赤芍一样,两者都侧重于根皮为入药部位,两者都是辛苦微寒,都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仲景师用牡丹皮共5方,分别为: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鳖甲煎丸、八味肾气丸,在这5个方子中,牡丹皮的功效就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在活血散瘀时多与芍药相须为用,在清热凉血时,多配伍清热泻火药。

牡丹(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中国植物图像库,摄影:朱仁斌)

编辑/李鸿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y/5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