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各位中药材朋友识货采货,认识不同药材的规格等级划分和采购注意事项,我们特推出“深度识货”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
该系列文章收集汇总了很多学术资料和药商朋友们多年总结的经验,并配有清晰的图文,通俗易懂。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留言指正,收集整理不易,也请大家转发支持!
深度识货
地黄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市面上所见以生地黄为主。
其原植物如下:
产地、产新时间:
地黄为四大怀药(地黄、怀菊、怀牛膝、山药)之一,更是十个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俗语讲十药九地,可见地黄的用量有多大。主产于河南焦作的博爱、武陟、沁阳、济源、温县、孟县(今孟州)等地,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另外与河南交界的山西、陕西等地也有大量种植。地黄生长周期不足一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种。10月上旬(寒露)开始收挖。
版药典标准: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常见规格:
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
地黄主要根据一公斤含干地黄的个数来划分等级,一般分1-5级:“一等,每公斤16支以内;二等,每公斤32支以内;三等,每公斤60支以内;四等,每公斤支以内;五等,每公斤支以外,最小货直径1cm以上。”但现在市场和产地的分级较乱,并未按此标准严格分级。
▲地黄个子、二级
▲地黄个子、三级
▲地黄片
采购关键词:
?产地
虽然河南种植地黄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河南怀庆府就形成怀地黄道地产区,还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但由于其忌重茬,所以产地一直在变迁,但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河南、山西两地,但就目前来说,山西(襄汾一带)种植的地黄却占到全国一半以上,河南种植的地黄占35%左右,其他的产区包括有河北、陕西、山东、安徽及甘肃等地。
?块茎
地黄主要通过块茎和种子进行繁殖,目前农户为了省事,自己很少留种,常常选择种子公司提供的良种。块茎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黄的质量。据了解,目前产地常用的种子品牌主要有京九、北京三号、怀丰等,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农户选择庆怀、吨王、新科等老品种。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牌常常不同,孟州主要以北京三号为主,老品种像新科和吨王,个头大、产量高,可是烤出来的货容易出现质地松软,含量低。含量低,而京九个头小、细长、质地密度大、油脂大,鲜货折干率高,含量高、油质大。
未来,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越来越严格,老品种以后应该会逐步淘汰,新品种逐步占据市场流通。
?采收与加工
加工过程中影响地黄质量的主要步骤是干燥。焙地黄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地黄的上炕摆放,什么时候用什么火候,什么时候翻炕,怎样翻炕,什么时候出炕,如何控制火苗等,都必须要丰富的经验。温度上升过快,会炕泡;温度过高,会炕焦;温度过低或者突然断火,会炕“出油”;出炕过早碴口不黑。另外,无论是炕泡、炕焦的地黄,还是炕“出油”的地黄,其含量指标都不容易合格。
▲地黄,焦枯(图自:国药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