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的说,这一年就过去了。
18年,我写的东西,比较少,似乎该说的东西几年前就说得差不多了。
再说下去,也不过是炒冷饭。
大过年的,吃冷饭总不好。
喝酒!
喝吧!
过年了,喝酒是家常便饭。
所以,昨晚,学员们,都对解酒,比较感觉兴趣,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鸡年的时候,我确实分享过一个解酒的方子
葛花、扁豆花、枳椇子,三味药,各10克,煮一壶,当茶饮。
有心人,自然会发现。
不过,天下没有一贯之套方,并不是所有喝多了的,都用这个方都行。
喝多了,也要看是什么表现?
对吧?
讲解酒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酒。
酒是苦、辛、温的。
酒是温性。
入的经络有心经、肝经、肺经、胃经。
怎么去理解它走的经络呢?
心——喝酒,酒扰乱心神,人胡言乱语喝醉酒了,借酒壮胆去表白、去泡妞,或是怎么样的,这是一方面。
肝——喝酒多的人伤肝,肝功能异常,酒精肝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胃——胃疼,喝酒胃出血,这是常见的。
那喝酒又入肺,怎么说呢,肺主皮毛。喝完酒的人,肺热。就是肺主皮毛的肺热,通过皮毛表散,皮肤这个热量全走了。当然还有一些人喝了之后呼吸急促、甚至是呼吸的抑制,还有一些咳嗽啊,都可以。
这正是酒的一些偏性,有了这些偏性,所以你别以为喝酒是什么好事,一喝上去你看它可以走那么多条经络去损害人体。
当然它的苦温辛,也可以把它变成药用,一些风湿的风寒的一些骨头疼痛、背痛啊,这些都可以治疗。
我这样给大家讲,可能大家不太理解,这个跟解酒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你解酒,同样一个酒,它损害人的不同地方时,用来解酒的方子是不一样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淳道医馆在1.27那天年会聚餐,那天晚上廖总作为经理,喝得有点多了。
第二天就头痛,睡一觉就好了,但睡不好觉,喝了酒脑子兴奋,睡不好觉。
然后第三天没什么,第四天开始皮肤瘙痒。
就像荨麻疹一样,一整片的皮肤到处都是。
晚上睡不着,挠痒啊,一片一片红斑,手臂、腹部、背部、大腿到处都是。
按照往常的理解,解酒嘛,葛花解酲汤啊,套路解酒。
晚上他红痒这个,我认为是在血分,为什么在血分,因为酒入肝,大家一下子想到的就是酒入肝对不对?
肝又藏血,这个酒的热、苦、温进到血,所以这个血分有热。
我认为这个一定是血分有热,所以我给他开了个方子,就是凉血的一个方子,犀角地黄汤,去掉犀角,就是生地、丹皮、赤芍,然后他晚上还烦躁烦热是吧,栀子豉汤,对心中烦这样。
给大家看一下方子:
生地30丹皮10栀子10赤芍10地榆15槐花15
我是很有信心的,我开的这个方子我觉得三天就能好的,栀子豉汤,我加了栀子,还加什么呢,因为栀子跟丹皮组合在一起,它就能透肝经的热。还有地榆和槐花,其实槐花它也是祛风走肝经的一个药。地榆祛湿热,所以这个方子我自认为是组合的很好的。
但是吃了三天药后,他的症状没有丝毫的缓解。
也就是说,这个方子对他不起作用。
你看,范医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会犯错!
不要相信外面人说的,范医生很厉害,大多时候,就是一个普通中医。
然后我就分析,他这个瘙痒湿热在哪里,用这个方子不对症,那还能在哪里?
想来想去,酒,除了入肝之外,还能在胃经。
为什么在胃经呢?喝东西喝完了之后酒是不是先到胃啊,辣胃,胃烧胃总烧是吧,所以它直接就过到胃经了。
那么酒的热度,没有进入到肝的时候,它还停留在你的胃里,首先接触的第一道关卡胃里。
所以他这个热毒湿毒,应该是在胃经而不是肝经,还没进入到肝经。
所以他这个皮肤瘙痒,不是皮,是腠理,肌腠(正好是脾胃所主)。
所以我思前想后,他这个湿热之毒一定是在胃经,走一肌腠。
那我们就用胃经的药把湿热透出去,那足阳明胃经透湿热最好的药,或者方子是什么啊?
葛根芩连汤。
葛根具有解表的作用,它就是解阳明的表证,从阳明经出去。
湿跟热用黄芩黄连把它给去掉,加用一个透经。
同时湿怎么走,用赤小豆薏米,而且赤小豆还入血分,阳明经也有血分。
方子:
葛根30黄芩10黄连6炙甘草10薏米30赤小豆30
所以我前天给廖总改了一个方子,就是葛根芩连汤加赤小豆薏米,三剂。
然后我刚才随访问情况,他说两剂基本不痒了。
表示什么呢?
这就是对证了。
所以辨证论治,过程很精妙、很科学、很有条理、很有逻辑。
但前提就是你们基础够不够扎实?
如果你们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自然就觉得辨证论治是胡扯八道令人一头雾水,但要是你们基础扎实的话,那这个辨证论治过程就像解数学题一样的,很有逻辑是不是?
不会辨证论证,不要紧!
但你别屙屎不出赖地硬,是吧?
所以,还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个解酒,就可以有很多门道,就看你用不用心。
最后,给大家拜个年!
恭喜发财
万事顺意
身体健康
范怨武以医会友,唔使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