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宏峰ldquo

中药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大黄

大黄

从前有个黄姓郎中,擅长采挖黄连、黄耆、黄精、黄芩、黄根这五种药材为人治病,被誉为“五黄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进山采药,为此常借宿在山上农户马峻家,马峻一家对他善待有加,之后便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马峻家生变故就跟着郎中采药,偶尔学着为人治病。一次一位孕妇身体虚弱,骨瘦面黄,因泻肚子来求医。恰巧郎中不在,马峻把治泻的黄连错给成了泻火通便的黄根,结果孕妇服后大泻不止,差点没命。这事被告到县衙,县老爷要以庸医害人治他的罪,郎中赶来求县老爷判自己的罪,说马峻是跟他学的医。马峻则自愿领罪受罚。县老爷听完之后十分敬佩他俩的情谊,想这五黄先生素有声名,而孕妇身体羸弱,孕期短,就责罚二人赔些银两,把他们放了。县老爷对郎中说:“你那“黄根”既然比其它四样药厉害,应该改个名,免得混淆再惹祸。”郎中深深点头,便把黄根改叫“大黄”,后来这名字就渐渐地传开了。

简介

大黄又称之为将军、锦纹、火参等。《神农本草经》言:“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药品化义》言:“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为常用的泻下药。

药用部位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与作用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除湿退黄。用于①大便秘结,胃肠积滞;②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牙龈肿痛;③热毒疮疡,烧烫伤;④瘀血诸证等。

用法用量

5~10g,煎服。外用适量。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配伍药方

(1)治水肿,利小便:大黄、白术、防己各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丸。小便利为度,不知增之。(《普济方》大黄丸)

(2)治热痈肿毒:大黄45克,白及30克,朴硝60克。上为末,井水调搽,干则润之。(《景岳全书》大黄捣毒散)

(3)治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茵陈蒿克,栀子(擘)十四枚,大黄(去皮)90克。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伤寒论》茵陈蒿汤)

药理研究

大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双蒽酮类、二苯乙烯类、苯丁酮类、萘衍生物类等。具有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糖尿病、扩张血管、解热、抗炎、保肝利胆、免疫调节等作用。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游离及结合的蒽醌衍生物。现有研究表明大黄素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作用机制涉及到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血管新生及细胞迁移至相关蛋白。大黄酸与合成的大黄酸丙酯类衍生物在体外均有抗肿瘤活性,且大黄酸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均强于大黄酸。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蒽酮衍生物等有明显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来控制肿瘤的发展。

禁忌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责任编辑:潘楚翘张欣

审核:姜旭坤郑志涛

审定发布:陈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7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