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山镇是东宁市唯一的革命老区镇,是抗联五军重要的修整地和根据地。当年抗联战士住过的木刻楞,地窨子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后来开荒种地,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距镇所在地60公里外的寒葱河畔保留一处永久性的抗联遗址—将军洞,是因金日成在此养伤而闻名于世。
老黑山是一座英雄的山,山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抗联战士的足印,浸透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年1月10日,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了东宁县城三岔口。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县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活动。年9月,柴世荣,金日成等指挥汪清,珲春抗日游击队第二次攻打三岔口,战斗结束后撤退到老黑山一带休整,在老黑山镇南村,抗日救国军副参谋长胡泽民因警卫擦枪走火,不幸牺牲,被葬在了村东的高岗上,与青松为伴。年末,敌人加紧了对党组织的破坏活动,被吉东局称为东宁好支部的老黑山党支部也未能幸免,党团员人数锐减。年春,东宁地区只有老黑山一个党支部,负责人是黄根,金荣日,金英华等。黄根在日寇进入老黑山不久,党派他到伪朝鲜民会任文书。黄根借职务之便为地下党员开证明信,为抗联传递情报,使敌人多次讨伐落空。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老黑山地区的民众都加入了反日会,日本鬼子惊慌失措,带领叛徒四处搜捕共产党负责人。老黑山党支部负责人金英华被鬼子残忍杀害,危急关头,朝鲜族中共党员李擎天临危受命,出任党支部书记,并打入敌忠誓会,担任副会长。李擎天以副会长身份和行医做掩护,在老黑山,万宝湾一带了解敌情,搜集情报,并以上山劝降为名,为抗联送去了大量的物资和药品。鬼子发现上当后恼羞成怒,将李擎天的家长期布控起来。年夏,暴露身份的李擎天准备随抗联转移,临行前回家探望妻儿时被埋伏的敌人抓获,押往东宁后壮烈牺牲。年冬,抗日联军五军政委兼道南特委书记季青率领一支抗联部队与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二道沟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二道沟村反日会长张传福带领时德政,李维奎,高元亮等16名反日会员,为在将军洞养伤的金日成送粮食和胶鞋,后因叛徒出卖,张传福被捕入狱,为保护其他15名反日会员,他把所有事情都抗了下来,并设计处死了叛徒。乡亲们得救了,可张传福在经历过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之后,惨死在牡丹江铁岭河日本模范监狱。
年到年,东宁地区共发生八次著名的战斗,其中发生在老黑山的就有四次,分别是“长沟子伏击战”,“头道沟诱敌战”,”老宗家后沟战斗”,”三十三枪沟口袋战”。这里我详细介绍一下“三十三枪沟口袋战”的战况。年2月25日,全哲山率领抗日部队多人,从吉林罗子沟来到老黑山地区,为消灭驻在老黑山的靖安军和伪警察,在三十三枪沟选择伏击敌人的地点,挖好了作战工事,派抗联战士到万宝湾村组织20多名群众向山上运送粮食,有意把粮食撒在万宝湾村口至三十三枪沟的道上。让群众去警察队报告。靖安军和警察得到群众报告以后,匆忙集合多敌人,向三十三枪沟追击。在敌人追击到三十三枪沟时,突然遭到抗联的攻击,靖安军和伪警察猝不及防,死伤大部,幸存者逃回老黑山,不敢妄动。战后在老百姓中传诵着:”红袖头(靖安军),不露头,一露头,就掉头”的歌谣。
年建国后,老黑山人民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将部分烈士的遗骨葬在了老黑山村北山坡上,共13个坟墓。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烈士的名字因年代久远,没能保存下来,成了无名烈士墓。尽管如此,每逢清明,中小学生都到这里来缅怀英烈,告慰亡灵,七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年秋天,烈士墓年久失修,老黑山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设烈士陵园,党委会一致通过。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一座占地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陵园。如今,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耸起,东西两侧是翠绿的松柏和季节性的鲜花,显得庄严肃穆,看园老人定期到园内浇花除草,烈士们的灵魂在这里得到了安息。
如今,距当年那场惨烈的拼杀已经过去八十多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抗联队伍踏出的山路早已不见痕迹,唯有开在老黑山上的达子香永远是那样的娇艳,那样的芬芳,那样的鲜红。一阵微风吹来,树枝的摇晃发出轻微的声音,仿佛是烈士们在花下细语,是赞美今天的幸福生活,还是感叹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或许两者都有。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