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第一卷寒性药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药性赋》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版块,每大版块有五六十种药,一共有常规两三百种中药。 我们开讲的这一篇是寒性药,为什么要说事药性? 你要用好一味药,就要明白这味药的药性,就像你要用好一个人,要先明白这个人的人性一样。 知人性才能善用人! 知药性才能善用药! 学医就像一个高管,你要统管数百种药,就像你要统管手下数百人一样。所以在古代起码要有秀才举人之学,才能够把医学好。 甚至古代还有很多帝王将相之才,也入到医门来,他们或者都精通医理。 比如张景岳、徐灵胎,再溯源而上,有孙思邈、张仲景,再追溯上去,是岐伯与黄帝,一个帝王一个帝王师,通过他们巧妙的对答,把《黄帝内经》这万世医宗给酝酿了出来。 古人说,识文断字乃可为医,穷理通辨乃可为医。 如果你文字道理都没有理顺的话,这医学之路就不容易走得很开阔。 所以想要轻松学中医,必须先要把这个地基打好。 地基打越牢固,学上去就越轻松。 像这些《药性赋》都是入门要背诵的篇章,有人说背诵太困难了,一点都不轻松,其实不是的,背诵是最轻松的学医活儿。 背诵真正进入状态,能够令人澄清杂念,聚精会神,可以借背诵来修心修定,背诵的最大利益,不仅在于学到知识本身,而在于你去躬行实践后,个人心性的自制能力上去了。 如果连背诵都没有用上心的话,那后面就会出现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的局面。 在中药里头,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药物就以寒凉的为主,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中医叫四气或四性。 你如果明白四性,在治病大方向就不容易有偏差。 中医认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我们这片寒性的药赋的中药,以治热性病为主。所以各种火性上炎,热性发越的疾病,大都会用到这些寒凉药物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当你寒性药学完后,你碰到一些常规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尿黄尿赤等,一系列带有火热性质的常见疾病,你就懂得如何下手了。 像有个学生,他学了寒性药后,自己口腔溃疡,脉又偏数,尿又黄赤,他就知道自己去买牛黄解毒丸,一吃就好了。 还有一个学生,自己头痛、大便不通,伴尿黄尿赤,口臭,这都是一派火热之象,急则治其标,他去买三黄片,一吃大便很快就通畅,头痛也好了。 步入药海之门,我们就先从分清药性寒热开始吧! 通寒热,然后再进而通阴阳,你就直接进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门。 好这节课我们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开始一味药一味药地讲。希望大家每学一味药都能够把这味药的药性歌赋念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 好像拳击手打拳一样,不经过思考,凭训练的本能反应,都可以打出漂亮的拳来。
1、犀角犀角解乎心热。上节课我们讲到疗热以寒药,讲到寒性药主要是治疗热性疾病的,这是中医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理论的体现。 这就好比物理学,你如果有一个向左的力,导致物体不平衡,那么你加一个向右的力,使它恢复平衡,人就正常了。 下面我们来讲犀角,看它如何以自身之寒凉,来去疗人体之壮热的。 犀角这味药最善于治疗心经的热,在寒性药赋里头,它放在首位,一方面好是因为它稀有难得,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药效独特。 为什么以前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名贵中成药,在危急重症的抢救之中,大显身手,这跟它们里头含有犀角时分不开的。现在犀角禁用了,那这些成药的功效,就不得不被打折。 李商隐有句诗叫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说明犀牛是非常有灵性的,它如何灵法呢? 我们别小看这些动物,动物也能通灵。这里说的通灵不是灵异,而是它具有三五岁孩子的智商。 像你养的狗,你对它做一些基本的指导,它能听明白个大概。而且它会很驯服。 在一本古书《淮南子》上记载“蛤蟹含珠,与月盛衰”。 这是说这些蛤蚌之所以能养蕴珍珠,是因为它们充分吸收了水月精华,在月圆之夜,皓月高悬,风平浪静的海面,一片洁白。 蛤蚌的贝壳就会充分舒展打开,对着月亮开合吐纳,充分吸收水月之光,那珍珠机会被酝酿得又大又亮。 在这种环境下修炼成的天然药品,就具备有宁心安神,清心除烦的功用。
“犀牛望星”也是一个故事。 同样犀牛在月朗星稀时,它的独角也会对着北极星,吸收光华。 由于犀牛的角跟蛤蚌的珍珠,都是向阴之物,能采收水月星华,所以是中药里头,寒凉清心之品。能够让烦躁心浮气躁,烦热内扰的病症沉降下来,清凉下来。 中医通过这种取象类比,然后再运用于实践中,收到效果,然后才记载入古籍,成为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现在犀牛列为世界保护动物,国家开始禁用此物,所以一般药房也买不到了,但我们还要将犀角这味药,因为我们讲的是它的药理,你知道药理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其他药去代。 现在治疗高热,皮肤血毒,我们常会用水牛角去代,如果血毒亢盛,也会用到玳瑁去代。 犀角这味药最神奇之处,在于它治疗小儿高烧,引起神志昏迷的。 中医认为,温热的邪气,容易逆传心包。 心它主什么? 主神志! 所以小儿发烧高热,影响到心经,最严重的就会神志昏迷,这是很危险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又懂得一些常规药理,他家里就会备一些犀角,小孩子一旦高烧退不下来时,百药乏效,大人们就会拿出一小块的犀角,然后用刀锉,刮出一些丝来,泡水给孩子吃。 说来也奇怪,这犀角泡的水,一冲服下去,小孩子的高热昏迷,很快就退下来,心烦躁扰也很快平静了,这足以证明犀角这味药解乎心热的神奇。 但是不是犀角就能够退一切小孩心经热盛高烧呢? 这就是中医的灵活之处,中医要细查五脏六腑,然后去辨明病因在何处,如果纯粹是心经热甚,当然用犀角。 如果小孩子肚子里有食积,大便秘结不通,肠子堵塞,热势降不下去,这时你可能用二丑粉或大黄泡水给娃子吃,大便一通,把堵在肚子里热积一撤下去,这样退烧的效果反而更彻底。 所以中医里头都是药药平等,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不是说你卖得贵就是好药,更不是说你卖得便宜就是贱药。 中医不以药物贵贱论好坏,而以对证与否论优劣。 为什么很多小孩子发烧容易反复呢? 这就不是单纯药物退烧的问题了,而是要在防病保健层面去考虑。 所以对于小孩子的父母或者医生们,不要光顾着见病治病,要去想为什么会得病,如果是小孩子玩过头缺水而高热,就像水箱缺水机器发烧一样。 又或者小孩子用零花钱买了大量煎炸油腻之物吃,堵塞了胃肠道因积而发热,这样积不去,热不退,你不从源头上防微杜渐,那就免不了,屡屡打针吃药之苦。 犀角这味药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一般不要说是稀有动物,就是连普通的动物药我们都要少用,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因为很多植物药都有相同或者更好的效果。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上说,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一个医家如果一分慈悲之心,他的医路一定可以走得既平稳又长久。 对药草都能够慈悲,更何况接人待物,治病救人。 所以我们学医一定要从细处从小处来长养我们的慈悲之心。 比如我们能够用犀角来清心热,我们宁愿选择用竹叶配石膏。 我们可以用蜈蚣来疏通经络,那么我们宁愿选择穿破石配丹参。 只要你病机抓得准,用上去一样有效果。 好犀角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讲羚羊角。
2、羚羊角羚羊清乎肺肝。上节课我们讲到犀角时,提到它是接心经之热的第一品,它治疗温热高烧,心经热甚,引起的神昏,那是无与伦比的的。 所以就连中成药里头最厉害的安宫牛黄丸配伍里头,也有犀角。 但是学医不是拼命地去找特效药,如果不断地去找特效药能够根除疾病,那么为什么日新月异,每年都不断发明最新抗生素,都没法把细菌彻底杀死? 中医是要给邪以出路,学医要长养这份慈悲心,中医更要有治未病的长远眼光。一定要在高烧发现之前,就能够见微知著,而不是反复高烧反复降温。 你如果能知道常见的引起小儿高烧的原因,然后加以预防,那么你家里的娃子就会少生很多病,你也会少操很多心。 学好中医其实最大的效果,并不是懂得如何去吃很多很苦很苦的药,而是懂得如何去防病,如何让自己少得病,甚至不得病。 如何在得一次病里头,就吸取经验教训,不再得相同的病。 而那些反复高烧上火,口腔溃疡的人,不是他们身体差,也不是他们缺少吃药而得的病。 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找出真正制造疾病的原因,并加以修正。 好我们下面开始讲羚羊角。 羚羊可是世界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每小时达六十公里,狼都赶不上。 羚羊的角是名贵中药材,同仁堂有瓶装的羚羊角粉可以买。 它常跟犀角同用,治疗温热病高烧不退。 由于羚羊角能清肺肝,所以小儿肺炎,流感,高烧,可以用它。 烧到抽搐,神昏,也用它。 因为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羚羊角就能治疗肝经热极生风动风。 羚羊角、钩藤就是平肝熄风的最佳药物搭档。 热盛高烧当没有犀角时,我们就选用羚羊角粉。 有个乡村医生,它退小儿高烧,当地非常出名,很多小孩子高烧,别人退不了的,都大老远送到他那里去。 对于顽固的高烧,他必在辩证汤方里头,加上羚羊角粉。 他说,这样下去退热就如虎添翼,也可以防止小孩子因为高烧而烧到抽风。这都是中医急性温热病的要药,不可不知道啊! 有人就问,为什么你们中医连草木石头、动物的皮角,都可以入药,而且还可以治好病,难以解释。 其实你如果能领悟大自然阴阳变化之理,你会发现中医其实很简单,学中医很轻松。 就比如说,你要温水来洗碗,结果发现锅里的水还是冷的,然后你就往灶下添一把柴,点上火,锅一热水就温了。 所以疗寒要以热药,当你拉稀肚子冷痛时,就用一些温热的药把肚子暖热。 这叫以阳制阴,用阳火把阴寒散掉。 又比如说,你如果锅里的洗碗水太烫了,根本没法下手。 这就像小儿温热高烧一样,你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往锅里添凉水,一个就是把锅下灶炉的火撤走。 这叫疗热以寒药,又叫以阴制阳。 用滋阴或者阴寒的办法,来治疗阳火亢盛的疾患。 如果说你用犀角或羚羊角做成的汤,来给小儿退烧,是往沸腾的锅里添上凉水的话,那么你用大黄或二丑粉,给小孩子服用,就像在灶下,把心火撤走。 究竟我是该撤火,还是该往锅里添水,这就要看小孩子的需要了。 所以同样热势盛,你要找出引起热盛的原因,那就知道怎么用药了。 你看中医的阴阳之理,不是很简单吗?简单到就像你如何把锅里的水调到刚好温和适手来洗碗。 过犹不及,太过跟不及都不好。 唯有致平和致中和,乃为中医。 我们就是用药的寒热温凉偏性,来调药的寒热温凉偏性。 以偏纠偏,最后调成像天平那样平衡,那就是中医。 好羚羊角这味药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一节课讲泽泻,请大家回去思考一下当今社会的饮食文化跟泽泻有什么关系?我们了解泽泻这味药后,又该如何调整我们的饮食习惯?
3、泽泻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前面两节课我们讲到犀角跟羚羊角,这两味动物药都是偏寒凉的,所以能够治疗热病、高烧。 其中犀角它入的是心经,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经热甚神昏用它是特效,当然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发斑,用犀角地黄汤,那效果也使刚刚的。 而羚羊角就以入肝肺经为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肝风肝火肝阳,往上攻冲,引起神昏手足抽搐,就可以选用羚羊钩藤汤,这时羚羊角往往少不了。 它们两个都是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特效药之一。 下面我们开始讲泽泻。 泽泻这味药大家一听它的名字就要善于去联想。 中医有很多药名都非常有趣,闻其名便知其性。 一听泽泻,就知道河泽之水都可以泻之,不就是一味利水利湿的药吗? 事实上,它就是专门除身体多余水湿的。 所以用泽泻有个窍门,病人舌苔水滑白腻,脉象濡缓,双腿比较沉重,都不太愿意爬山上楼梯。 这都是一派水湿内停之象。 古人说,服泽泻后,能行水上,或者日行百里,这都是在赞誉泽泻。人是不能在水上走的,但人体腿脚水湿排泄干净后,走起路来真的很轻快,不会给人拖泥带水之感。 所以当人有这种沉重疲倦之感时,我们辩证出水湿的,就可以用泽泻这味药。 如果你家里水怏怏,你首先想到什么? 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看看排水的出口,有没有堵塞,堵塞了的话,就赶紧把它拉开来,那么水患就会慢慢退去。 而人体的排水口就是小便,中医称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通过阳气气化,水就会出来。 说白了,膀胱就是人体的下水道,它就是水利部部长,专门管水利的。 泽泻这味药,甘淡,凡是味道偏淡的药都有个特点,就是你服用后容易利水走水,好比如说这泽泻,还有玉米须、茯苓。 中医把这种功能叫做淡渗利湿。 你看为何很多高血压的病人,他都知道到时常买些玉米要带须的拿来煲汤,这些甘淡的食物,煲的汤人喝了就能够利水利尿。 人体水湿代谢物,通利出来后,身体内压力就减轻了,所以血压都会不同程度往下降。 所以高血压病人,要少吃咸的,少吃肥甘厚腻,要多吃清淡的,道理就在这里。 你吃淡的身体佷容易排泄,你吃咸的味道重的,肥腻的,就佷容易堵塞,压力变高。 如同我们的洗菜池,用淡水冲就很通利,而你用浑浊的泥水来冲,那就佷容易堵塞。 学中医就是要有这种思维,浓者淡之。 你身体血脉浓浊,饮食就要清淡,而我们医生用药也要甘淡,帮助你排浊,就是帮助你生病的身体康复。 医院,医院就给他验血,血抽出来还没验,就粘稠得很,一看就知道饮食不是清淡之人。 如果饮食清淡的话,他的血脉应该很通畅,血液也不会那么粘腻。 人体很多疾病都是这样出来的,环境不好,就容易长苍蝇蚊虫,环境清洁就不招那东西,你血脉浑浊就容易生病,血脉通利清洁,就不容易生病。 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血至净则无病。 为什么中医老要让你饮食清淡呢? 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 真正懂得饮食之道的人,懂得传统中医的人,它对这句话是非常看重的。 而且能身体力行,这句话能落实到位,那可以减少很多疾病。 很多人生病就在这句话里头栽了跟斗,他不相信,以为清淡的饮食没有营养,认为清淡的饮食不好吃,没味道,其实人体饮食,究竟是为了口味,还是为了健康呢? 泽泻这味药之所以用得那么频繁,是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肥甘厚腻的社会文化中。 所以我们需要清淡之药,甘淡之药,能够帮身体肩负减水湿的。 大家饮食都不清淡,大家都喜欢下馆子,都不得已要应酬。酒店里炒出来的菜,吃完菜后盘底都有一层厚厚的油,这些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很多人身体经过饮食污染生病后,就去找中医调理,调过来了,血脂也降了,通风也好了,血液也不粘稠了,但随后他好了疮疤忘了痛,又去下馆子,又去大鱼大肉,又去污染身体,又把血脉搞浑浊了。 等各方面指标上去后,又来找中医调理。 这样把自己身体当战场,抱着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态度,这身体怎么可能拥有健康呢? 我们再看泽泻,它利水通淋,能够治疗小便不利,身体肥胖,水湿过重,但是大家要知道,所有利水的药,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伤阴。 所以《药性赋》上说泽泻补阴不足,它补充阴分的功能是不够的,这也提示我们利水过后,要注意加一些补充阴分的药。 当你有这个思维时,你就马上能看懂名方六味地黄丸,为何要把泽泻跟熟地配在一起。 熟地补阴分,泽泻利浊水,这样一补一泄,补而不腻,利而不伤。 通利水湿,又不会耗损阴液,补充阴液,也不会助长水湿,它们真是一组补阴利水的最佳搭档啊! 好泽泻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讲海藻。
版权:中医普及学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