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的六味地黄丸
想要成绩好,就要常跟那些善读书的人在一起,我到程桂林宿舍去,发现桂林正津津有味地品读着《古代的名医》,看这些神医是怎样看病的。
我对正看得入神的桂林说,桂林,你看的是什么书啊,这么认真?
桂林说,有个罗博士他写古代名医小传,在天涯网上发表引起很大轰动,现在出成纸质版的书籍,我在当当网上买了两册下来,里面讲到了八大名医的故事。
比如钱乙、张景岳、吴鞠通、黄元御、张锡纯、李中梓、薛立斋、许叔微。
我笑笑说,那这样来学这些名医,认识他们的思想就方便多了。
桂林说,是啊,像小说那样,一气呵成,就可以很快看完一个名医的小传,知道这个名医的生平事迹还有基本医学思想。
我说,你正在看谁的呢?
桂林说,我正在看钱乙的。
桂林就开始跟我讲钱乙,他是怎样成为儿科圣手,怎么创造六味地黄丸的,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黄丸,这出名的方子,其实就是钱乙创的。
它可是在中医汤方里头,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方子,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六味地黄丸。都知道房劳过度,熬夜太厉害,或者发育不好,用脑过度,出现各种亏虚乏力腰酸腿软状态,就靠它了。
这六味地黄丸很简单,就是由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去掉温热的桂枝跟附子,剩下六味药,即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
因为钱乙认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不能轻易再补阳了。
那么这六味地黄丸是治什么病呢?
中医认为,汤方不是治具体的病,而是治一种病机。
病人肾阴虚时,服用这六味地黄丸效果最好。
怎么判断他是肾阴虚呢?
首先肾阴虚的病人一般舌质红,舌苔薄。
其次脉象跳得稍微快一点,但是脉又不大,比较细,细为血少或阴伤。
如果要看身体其他症状的话,第一,最明显的就是腰酸腿软。因为腰为肾之府,肾虚了,腰腿就容易酸软。
第二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肾主水,给五脏六腑提供精华,当肾水不足时,头脑七窍最敏感,就像池塘里水少时,池塘上面的那层泥土失去水的滋润,最先干掉。
第三咽干口燥。阴虚则容易发热,特别是我们经络学上讲,足少阴肾经循咽喉,当肾精不足时,咽喉会有反应,这种咽炎你不断地用消炎药下火药都治不好,不把肾水补起来,它就很难根除。
桂林讲到他老爸有一次得咽炎,咽喉痛得没法吃饭,下火药大把大把地吃,却没治好。
后来碰到一个中医,他说你这病是熬夜熬多了,你的咽喉火气不是实火,而是虚火,所以下火药没效。
于是给他老爸开了几盒六味地黄丸,才吃了两瓶,咽喉就不痛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复发过。
用六味地黄丸治慢性咽炎,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但是人如果房劳太过,熬夜太多,或者用脑过度,导致肾精亏损,或者阴虚火上扰,这种虚火咽炎,你还真的要用六味地黄丸来治。
所以那些经常上夜班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慢性咽炎、食道炎,发作的频率要比正常人要高。
这就是肾水受到煎熬后,不能滋润经脉管道,这些地方缺乏水的滋润,就像沙漠一样,你经常不下雨滋润它,它当然一派干燥炎炎热火了。
所以很多炎症不是因为火大,而是因为水不够,如果你用下火药下不了的火,就要换一种思路,看这是不是虚火,虚火就要用补法。
《黄帝内经》讲,寒之不寒,是谓无水也。
这是说用寒凉药去治疗,他还是火冒三丈不能凉下来,说明他身体不是火旺而是水少。
然后我便跟桂林讲关于六味地黄丸补脑的一些思路。
原来以前,我看过一个小孩子,他发育不好,经常打电子游戏,上课就打瞌睡,孩子平时很容易感冒,天气一变化身体就很差,喷嚏不断。
上了六年级了,比他的同龄孩子矮了一个头,营养吃得再好,都不见长高,他家里人就有些担心。
我一摸他的脉象,小孩子脉象居然细如线,数如奔马,这明显是心脑转得太快,血脉里头的精华物质不够消耗,为什么现代人心脑转得这么快呢,连孩子都是这样。
原来他是犯了游戏综合症,就是长期打游戏后,会出现短时间用心用脑节奏太快,如果一味地沉迷游戏,那么身体就会消耗大量准备用来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气血津液,这些东西本来要长骨头长高的,结果让你打游戏挥霍掉了。
他们家里人都还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视力一年比一年减退,换的眼镜一个比一个度数深?
桂林说,肝开窍于目,过度用眼,就会大量盗用肝的精血。
我点点头说,肝肾乙癸同源,精血相生,当肝脏血亏后,就会用肾精来补,肾是主生殖的,也是主发育的,它管的是人体的骨髓脑髓,你过度用眼用脑,直接把脑髓精髓都开挖上去了,所以孩子迟迟不能长高长好。
后来找到了原因,家长就把孩子的电子游戏机打烂——如果从刚开始就帮他戒断恶习,就能够像拔刺那样勇猛,那么这孩子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了。
后来连吃了三个月的六味地黄丸,孩子发育就跟上去了,明显强壮,也少感冒了。
所以六味地黄丸对于长期消耗肝肾精血,导致劳损的病人是有一定帮助的。而对于小孩子生长生殖不好,先天不足,或者后天亏耗太过,都可以考虑用它来补先天,长后天,补肾以滋灌五脏六腑。
经过跟桂林这样一切磋学问,探讨药方,我对六味地黄丸的认为又深了一层。难怪我们这个时代六味地黄丸的广告满天飞,原来我们这个时代,不管是交通信息,还是人用心脑的节奏跟速度,都比古代要快上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这快节奏的生活,背后消耗的可是大把大把的肾精,所以你看那列车虽然开得快,你不知道他背地里耗了多少油,人也是这样,你看他脑子转得那么快,不知道他身体里面要消耗多少肾精。
难怪以前爷爷说,心计太多的人,身体都好不到哪去,人身上每天八成的能量都消耗在心脑眼睛嘴巴上,你如果不懂过一种太极般的慢生活,身上很容易就会因为长期紧张过度透支而劳损生病,这就是《黄帝内经》上讲的生病起于过用。
六味地黄丸能够在我们这个时代广为流传,也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快,快得喘不过气来,快得身体恢复不过来,快得劳损疲劳,人人喊累,快得有人猝死在健身房里,网吧上,宿舍里。
所以学六味地黄丸,我们要懂得过一种中医悠缓的生活,不过度透支的生活。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文源:罾事物语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强直性脊柱炎-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9)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8)
制造一个秋天的场-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7)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6)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4)
老爷子的急性胃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3)
医学史之孙思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2)
经络学的运用2-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1)
经络学的运用-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0)
经络-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9)
人体使用手册《黄帝内经》-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8)
譬喻有趣的教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7)
老阿婆的软脚病-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6)
贫血与头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5)
肾主骨与强力伤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4)
恐伤肾与肾气丸-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3)
先天之本.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2)
知柏地黄丸与金生水-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1)
学习之道-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0)
鼻不闻香臭-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9)
大医药家大养生家葛洪-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8)
满山绿草皆是药-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7)
山溪边的菖蒲-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6)
青苔也是药-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5)
车前草.利尿药-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4)
采药罗浮山/止血的旱莲草-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2、73)
肺主宣发肃降-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1)
普及跟临床一样重要/提壶揭盖与哮喘-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9、70)
姜枣茶.治痛经-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8)
花升子降茶-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7)
医普团/寒气伤,葱姜汤-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5.66)
肺咳治肝与用心体验中医-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4)
脾主肌肉与术后康复-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3)
讲故事.学医学史-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2)
医古文之《扁鹊传》-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1)
由凳椅脚烂想到升阳除湿-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0)
八段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9)
脾在液为涎-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8)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遛狗的阿姨-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6、57)
一大袋烧饼-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5)
书店老板的牙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4)
低估了医学史的价值-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3)
爬白云山-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2)
土生金与久咳不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1)
拜访吴老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0)
骑自行车跟土枢四象-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9)
脾开窍于口与理中汤-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8)
减小肚子与脾主运化-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7)
百岁老人的长寿经-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6)
火冷金寒的咳嗽-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
医古文.医生三个层次-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4)
火生土与桂附理中丸-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3)
竹心与源清流自洁-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2)
加强版艾灸法.纷纷邀请-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0、41)
导引之法.跺脚-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9)
金针通鼻-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8)
立杆见效治咽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7)
徒手治落枕-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6)
天桥底下中西医之争.应战-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4、35)
邓老的一节医学史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3)
火主温煦与心其华在面-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2)
不妄作劳-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1)健康三大基石
健康三大基石.起居有常-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0)
健康三大基石.饮食有节-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9)
《黄帝内经》.老师第一大-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8)
由晨跑引发的思考-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7)
木生火与逍遥散-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6)
大医精诚.大医之体.为医之法-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4、25)
大医精诚.诚心救人-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3)
大医精诚.医术精通-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2)
医古文.珠江与大海-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1)
肝主疏泄.解郁三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0)
肝主疏泄.抑郁者身心并调-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9)
肝主疏泄-麦芽与木能疏土-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8)
电梯升降-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7)
头胀痛与气球上冲-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6)
理论指导用药-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
理论指导用药——诸花皆升-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3)
爱读书的桂林-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2)
第一节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1)
中医真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
一把草.牙痛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
痛经的女同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
军训第一课.中暑的阿发-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7)
凉茶退眼目热火/以阴治阳-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
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3)
老张的感冒-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目录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中医科普——趣味性、后记(治阴虚火旺、失眠)
故乡风月有谁争.给我们一支笔.中医普及之路-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后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