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节
语
音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也可以点击这里?到喜马拉雅收听喜马拉雅-讲薛立斋医案原文链接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点这里查看→该养身体的时候,切莫“挑战自我”
深宫御医薛立斋
文
字
版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御医薛立斋的故事。
薛立斋他经验丰富,治病人数众多,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医学家。而且他在中医理论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所以在中医历史上,这是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的医案我们一点点来学习,一定逐渐的会对几个中医重要的方子领会越来越深的。
今天讲的秀才,这人叫刘允功,“形体魁伟”。薛立斋先把这人的形态讲出来,这跟朱丹溪特别像。所以中医的好多经验理论都是一脉相承的,医家总结出来以后,后世的其他医家学习,这样经验逐渐积累。先把“形体魁伟”讲出来,有的人长得又高又大,又很胖,魁伟的状态真的就是实证吗?未必的,很多人又高又胖,其实往往是虚的,身体正气虚的。
因为我们形和气有的时候会不相符,一般形气如果是比例相当,气能够御这形,那没问题。有好多人气是弱的,形却是大的,那这时候无法驾驭,就我们说跟这小马拉大车差不多。所以这样人虚实,这“形体魁伟”一出来虚实两方面,你要判断一下。
然后说他“不慎酒色”,这跟朱丹溪简直太像,一点没客气。人名写的刘允功,然后“不慎酒色”,喜欢喝酒,有点放纵,对女色有点喜欢。这是致病的根源,大家想想,如果这人喜次酒,天天喝酒,酒会有湿热,另外酒会伤脾胃的。如果好色、纵欲的话,“不慎酒色”生活习性一讲出来,这人的病,他基本上身体会有什么问题就能出来。
“因劳怒头晕仆地”,劳是特别累,怒,生气,结果劳怒过后头晕仆地,脑袋一晕,咣当仆地上。这可就危险,这仆地,广东话的说法就“扑街”就扑街上,一出门咣当倒地上,那个飞来横祸,出事了。这位就是咣当仆地上,然后“痰涎上涌”,哗哗的痰往外岀,往外涌痰。
“手足麻痹”,这手足是麻的,这动他是不灵的。“口干引饮”,嘴里干想喝东西。“六脉洪数而虚”,六脉跳的很快很大,然后是虚的。这应该是比较危急,那么大一个子咣当倒地上,然后痰涎出来,手都麻痹,口里边干,一诊脉跳很快很大。但实际一按是虚的。那这是一个危机情况。
请薛立斋来看病。薛立斋一看,他给判断“余以为肾经亏损,不能纳气归源而头晕”。就为什么他脑袋晕,这是肾经亏虚,不能纳气归源,他无力收摄气机,所以这样头晕,因为“不慎酒色”的“色”引起的,因为纵欲,所以导致肾经是亏的,这是真的好多人这样,就是纵欲。
比如有些年龄大的人纵欲,结果这一下会出事的,头一晕倒了,甚至有人在行房的时候一下就走了,我们叫马上风。有些老人就是肾经亏虚,结果真的咕咚倒地上就出问题。所以,我们都说是肾经亏虚,不能纳气归源,就导致虚火上奔,然后导致上焦出现问题,头晕。
第二个肾经亏虚,不能摄水归源,就水液因为肾气主气化,他肾经亏虚不能摄水,导致水源水在体内运行太多,成为水湿之邪。所以,泛滥为痰,痰岀来。
为什么他四肢麻痹?这阳气虚弱,其实是脾气虚弱,脾阳不足。前面讲,胳膊麻的好多是脾气不足,因为脾主四肢。气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所以这胳膊是麻的,因为这时候气血已经就阻滞,通不过去,胳膊麻。
“虚火上炎而作渴“,为什么?他肾经亏虚,肾经他写的是经络的经,说肾经里边亏。但是具体亏什么,亏的是精,我们精神头的精。肾精亏以后,虚火容易上来,因为肾精不足,肾阴也会不足的。肾阴不足,导致水不涵火,水火不能相济,所以这虚火就上来,所以这时候,上面就有火,嘴就是干,喉咙就干,就想喝东西。所以,这人是肾虚是主要的。
这时候,薛立斋开方六味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补中益气,这两个汤药,这汤药是两个合在一起用的。为什么用补中益气要补脾?这里边有说法。这人其实他脾也虚,因为喝酒伤脾胃。另外劳怒头晕仆地,劳怒是他的诱因,劳怒是有什么特点?劳,是累,累伤的人伤脾气,这过分的劳,辛苦,伤脾,脾胃会受伤的,再加上喝酒,脾胃受伤。怒的情绪会伤哪?肝火上来以后,会克脾土的,所以还是脾胃受伤。情绪,暴怒不好,脾胃受伤。所以这人脾胃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大。
然后胳膊又麻,实际上他痰涎上涌,为什么痰涎上涌?薛立斋讲的肾精不足,肾亏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脾气不足,脾胃受伤的,脾气虚弱,水湿泛滥,导致体內水湿凝结成痰。
所以实际我们通过他记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他发病的诱因,和他症状,这三方面来定位。基本上定位,这人是第一肾虚,而且肾虚偏肾精不足,肾阴不足,是往这方向偏的。另外一方面是脾虚,所以薛立斋“用补中益气合六味丸料治之而愈”,给他治疗就好了。
这种治疗方法,薛立斋把补中益气和六味丸两个材料合在一起,有时候是分开用的,其实他简单这么一写,经常他是分开用的。这个分开用,早晨用什么,晚上用什么,这就是我经常给大家介绍的。如果大家说,我的身体最近比较乱,好多年的病怎么都治不好。经常有这样人找我,像微博留言里边经常有几万条留言,大家经常说你怎么不回答我?我根本找不到,几万条留言在里边。
这里边,相当多的人,医院走了好多年,六七年,五六年的,医院怎么这治不好,越治病越重的。身体我动不了,我简直一点的精神头都没有等等,往往这样的患者。你一时中医没找到这恰当的方式治疗,西医根本不知道你什么病,也没治好。中西都没什么效果,您又没法求医,因为走遍全国,到处都没看好情况下怎么办?我就教大家一方法。
我说这样的,实在不行的话,您可以这用一个特别简单方法,慢慢慢慢的休养自己身体。用中成药,早晨服用补中益气丸,提升阳气。因为天亮了,上午阳气上升,您提升阳气。中午,这时候可以泻泻肝火,所以用点加味逍遥丸。逍遥丸调情绪。晚上,六味地黄丸吃一点。我们滋阴,晚上阴气充足,天黑入夜。
所以这样建立一个阴阳节律。有的人当然阳虚明显,晚上可以吃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我就给大家介绍说,你根据自己的寒热情况来判断。
这样就是早晨升阳气,补脾升阳气,晚上补肾,尤其是可以滋阴,中午,疏疏肝气。
好多朋友这样,就坚持吃一两个月,感觉身体确实,就感觉有劲,感觉慢慢慢慢从那个很低迷的完全控制不了的状态,好像恢复一些。在这期间,您如果再站站桩,每天出去走步,坚持走步,每天站站桩,自己调整调整情绪,饮食再好好吃一吃。这样的好多人是能恢复过来的。
这种方法跟谁学的?其实都是薛立斋他们这些人。薛立斋后边有叶天士,他们用药的方法都是这么用,就是把这种方子早上服一个,晚上服一个。根据不同的时辰,根据不同的经络运行的子午流注,不同的精气灌注的情况,用不同的药来调整。
那薛立斋他这简单这么写,用补中益气合六味丸料,两个药服,他没说怎么服。实际上,在他別的医案里边经常这样服。早晨补中益气,晚上六味地黄,这么吃。这样吃这人身体慢慢一边补脾,一边补肾,一边补脾,一边补肾阴。脾阳、肾阴、脾阳、肾阴,这慢慢补一补,补好了。所以用这两方“治之而愈”,这人病就好了。
但是这事完了吗?没有。“其后或劳役或入房,其病即作”。从这以后,但凡他要劳累,特别累,最近特别累,或者入房,有夫妻行房等等,马上这病就会发作,又觉得头晕发作。“用前药随愈”,一旦发作再用前面的药,补中益气和六味地黄,病还是好了。
薛立斋为什么后边加这么一句话呢?实际上就是有些病是难治的。其实方法给你放在这,病怎么来的也写了,但是人总是这样,身体一好就忘了自己有病了。有些人就不坚持服药,有的人生活习惯不改。病怎么来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如果生活习惯不改变的话,那么吃药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所以这位其实“酒色”两个字把他给害了。秀才,这多大岁数没写,我估计岁数也不能小,要不然一般年轻的不至于稍微用点酒色,然后就扑通就晕倒,一般不会。上了点岁数,我估计得五十来岁,五十岁以上。到这时候人体正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保养要紧,但这时候您要非好酒、好色,还要去挑战自己的话,那有时候真的有问题。
像这位薛立斋给他治得差不多都好了。但是他经常还要挑战一下自己,挑战下这药力到底有多大,身体到底还剩多少底子,但是他控制不住的挑战自己。所以稍微劳逸,今天干活,一定要辛苦的去,或者是一入房,马上这病就发作。
这个事就说明有些时候真的是要养的,你身体好坏你自己知道。并不是药,我用点药就能把你搞得身体给补得满满,不是的。其实,自己的保养、节制是很关键的。如果不知道节制的话,这东西就是给你补肾,然后你不知道节制,又纵欲,那实际上是损失的还是多的。这药补只是一部分而已。
所以像薛立斋后边写这么一句话,显示的其实治病是很难的。就包括薛立斋给皇帝治病,那薛立斋伺候这皇帝,那皇帝死得很早,他折腾,设了豹房,里边美女无数,西域美女,朝鲜美女,都给征来。那皇上您想他能长寿吗?那薛立斋给他治病,薛立斋自己记载的,给自己都累得不行了,自己都累病了,开方给自己调理的还。
所以有的时候医生开的方很好,只能治你的病,但是自己的命,一定要自己珍惜,自己保养。
薛立斋其实后边多写这一句话,用意很深的,这不是瞎写的,用意很深的。就告诉我们,其实不能完全靠药,药只能把你一时的症状纠正过来。但是你身体自己的保养要靠谁,靠自己,大家千万不要只要有药我就放心,不是这样的。自己的节制,自己的调整运动,调整心态,这都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所以,像这个医案里边我们学到就是,薛立斋把补中益气和六味地黄联合用的这么一个例子,两个中成药一起这么用。这用的依据就是脾虚和肾虚。肾虚,虚火上来口干,这是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头晕,这肾精亏虚,脑海空虚。因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如果你肾亏以后,整个的髓海是空虚的。这时候也有虚火上来,那你这人就会眩晕的。所以,这就是我们用六味地黄的基础。手足麻痹,痰涎上涌,这是脾虚的依据。
所以,根据这些依据,薛立斋就判断我用补中益气,用六味地黄。两个一配合一治,把这人给补过来。但是补过来以后,保养更重要,这是薛立斋这个医案想传达的信息。
像这些信息对今天的我们特别有用。我们今天的人喝酒的、好色的、劳累的,都是非常非常多的。社会就是我们现在经济生活急速运行,所以现代人所碰到的问题,跟薛立斋当时所遇到那些人碰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所以古人给我们养生的思路、调养思路,我们今天要好好学习。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薛立斋这医案就讲到这,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下次我们将接着来讲薛立斋的医案。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文章:身体虚弱常吃药没效?可以这样调理!上期回顾
这么多症状,其实“病根”就在脾胃
薛立斋语音文字复习(←点击即可阅读)
语音文字◎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