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每天学习一点中医药知识!!
有趣有料的晚清医案,
颇具传奇色彩的流传,
凝聚数位医学大家的心血,
学中医不可不读的医案。
导读《醉花窗医案》乃道咸年间进士王堉所著。已故医学大家耿鉴庭、谢海洲、本草专家刘寿山、现居山西的第三届国医大师王世民等,均参与过此书之整理流传,并予以极高评价。
《醉花窗医案》由脉论病,善用古方而不拘泥。所记载医案,包括外感疾病18种,肝系疾病12种,心系疾病3种,脾系疾病24种,肺系疾病6种,肾系疾病6种,预断死证5种,五官及外科疾病12种,妇产科疾病14种,儿科疾病5种。
本书参考近百种医史著作,对医案进行了详细的注解,主要分为三类:1.文字注释考订2.临床思维钩玄3.方药组成及使用指征
醉花窗医案
阴
火
上
冲
,
以
致
耳
聋
直隶[直隶:即现在的河北]藩库厅[藩库厅:清代布政司所属之库,管征收田亩赋税杂役之事]张一斋介人也,以名家子,赴直候补[以名家子,赴直候补:此是简述张一端之宦海经历,因名门之后而获官职]。内艰归里,与余时时作觞豆之会[觞豆之会:觞豆,指饮食之具;觞豆之会,即今天所说的聚餐],人亦潇洒不群。以其犹子[犹子:即侄子]张文泉司马与余为同谱,故叔呼之。庚申夏,忽患耳聋,人与言者,必大声疾呼方可。适余约作消夏之会[消夏之会:夏日举办的聚会活动],入门与语,貌甚痴。怪问之,方知其聋。谈次便请一诊。问其得自何时?曰:四月中旬。延医数四,皆以为肝气,用平肝药数十付竟不效。乃诊之,觉其六脉沉而数,兼带弱象。因告之曰,此阴火上冲也。耳主肾,肾气壮则耳通;肾气虚则耳闷;肾气寒则耳枯;肾气热则耳塞。君所患乃肾热,绝非肝气,吾乡小儿多患此,甚则流黄汁[流黄汁:自耳中流出黄水,可见于化脓性中耳炎],一予散肝,不益悖乎。一翁[一翁:对张一端之尊称]问服何药,乃以知柏地黄汤进。一翁似嫌过凉。余曰,长夏气冲,兼胃中有湿热,必无碍。但耳不聋,则勿服也。否则须服麦味地黄丸,其功稍缓。一斋归而服之。余略不记忆,越年许,与其兄张立翁茂才谈及,方知四付耳即通。因忆其事,申谢再再。
临床思维主因耳聋2个月余就诊,从肝治不效。王堉诊六脉沉数而弱,断为阴火上冲。在《醉花窗医案》中,“脉沉数”屡次出现,此为辨别阴分有热,阴火内炽之指征,对应方剂为地黄汤加减。此患者因尚有胃中湿热,故予地黄汤加知柏。
方剂链接地黄汤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原名六味地黄丸)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小儿囟开不合,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或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组成:熟地黄八钱,山茱萸肉、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
点睛:王堉在《醉花窗医案》中共使用六味地黄汤类方,精彩纷呈:其一,“阴热斑疾”案,汗出大渴溺赤而大便如常,断为阴分有热,用地黄汤加知母、黄柏而愈;其二,“热病误治”案,先以三黄解毒煎合犀角地黄汤,继以地黄汤加当归、白芍清其血分余热而愈;其三,“阴火大炽,清下无功”案,由脉极沉数知阴火大炽,用地黄汤栀子、三黄而愈;其四,“阴虚血热,误作痧治”案,脉极沉极数,外症甚险,以大剂地黄汤易生地合三黄汤饮之即安,继以原方加蝉蜕、灯心清余热;其五,“血虚肝郁”案,以地黄汤加归芍养血,加薄荷、栀子以清肝而愈;其六,“久痢致虚,阴阳将绝”案,面白如石灰且气息增喘,六脉微弱之极而时有数象,用地黄汤加归、芍、肉桂,平补脾气并清阴血分之小热,继而以圣愈汤峻补,人参养荣丸善后;其七,“阴亏血热”案,症见发热喉痛,以地黄汤加芩连而愈;其八,“阴虚内热,身面皆赤”案,由症而知其脉必沉数,以大剂归芍地黄汤加生地、蝉蜕而愈;其九,“劳倦失眠,脉坏难治”案,六脉俱形沉数,以地黄汤加生地、桔梗进之而眠;其十,“阴虚血弱,胃绝难医”案,由六脉沉弱知为阴虚,以地黄汤加五味子(七味都气汤)、肉桂而痛止;其十一,“阴热目痛”案,诊其脉沉数细弱,以杞菊地黄汤易生地投之而愈;其十二,“阴虚肝郁,双目痛楚”案,诊其脉左关弦滑尺微细,先予疏肝散,继以杞菊地黄汤而愈;其十三,“阴火上冲,以致耳聋”案,六脉沉而数兼带弱象,予知柏地黄汤4剂而愈;其十四,“阴虚血热,误用桂附”案,脉细数而有力,先用槐花散加归芍而进之,继以归芍地黄汤治之而愈;其十五,“子痫”案,诊其六脉沉数,右尺偏旺,属此阴火大动,乃投以知柏地黄汤而愈。
“火酒洗双目”是怎样的外治法?
医生让患者取水10桶倾倒入大水缸中,共重复30遍,究竟是何原因?
小儿乳积可能是喂奶姿势不对?吃这些中成药安全有效!
试了许多方子都没治好的便秘,最终用这个方子治好了!
治疗失眠不止有人参归脾丸,还有这个方子您一定要知道!
找医生看咽喉痛,没想到却治好了多年的不孕?!
《醉花窗医案》选读:痔疮的病机是阴虚血热,却误用桂附,后果是……
晚清医案选读:中医大家的传奇医案故事——商人突发头痛
晚清医案选读:中医大家的传奇医案故事——虚证?实证?
晚清医案选读:中医大家的传奇医案故事——青楼女上书的外感风热证
《醉花窗医案》选读:中医大家的传奇医案故事——巧治相国头晕症
平时酒肉不断,却突然畏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