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张锡纯树之有叶,犹人之有肺

写在前面

最近,“阳康”后的朋友们普遍都有夜间咳嗽,咳白痰、浓痰、胸闷、呼吸不畅等问题,严重者有白肺、肺炎等症。

为此小编找来了“近代医学第一人”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三期中对肺病的治疗方法,希望与朋友们一同学习探讨,找到适用的内容。

(张锡纯:(年-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年在沈阳创医院——医院。年定居天津,年创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

为何咳嗽,首选黄芪

最近大家都兴起用黄芪泡水喝,都说是专家说的可以补气,但当问到黄芪如何补?补哪里的气,配伍如何?却又说不清了。

那么,接下里就让我们来看看张锡纯先生是如何用黄芪的吧!

在张锡纯先生治肺病方章节的开篇就是以黄芪为君的方子“黄芪膏”,对症:肺有劳病,受风寒即咳嗽,冬时更胜。可以预防,亦可根治。

黄芪膏

生箭黄芪四钱;生石膏捣细,四钱;

鲜茅根切碎四钱(可用干者二钱代替);

粉甘草细末;生怀山药细末,三钱;蜂蜜一两。

制法

上六味,将黄芪、石膏、茅根煮沸,

十余分钟后去渣,沉取清汁两杯,

调入甘草、山药末同煮。

煎的时候一直搅拌,令其不要沉锅底。

一沸(十秒左右)其膏即成,

再调入蜂蜜,令其微微沸腾即可。

服用

分三次温服,一日服完。

喘咳未犯时,可以预防。服用一个月有余,可以拔根。

黄芪补肺之阳,山药滋肺之阴。

茅根中空间小孔,如同肺胞。通肺之窍,可使肺之阴阳调和,窍络贯通。

石膏,凉能调黄芪,散能助茅根通窍;甘草归脾益土,蜂蜜甘凉润肺。

“阳过”的大多数朋友都有过半夜咳醒,晚上咳嗽胜于白日,胸闷气短的现象,这个方子就非常适合。

建立一支清火润肺大队

“阳过”之后,咳嗽如果延续两三周,就容易形成劳热咳嗽,少气,失音,频繁吐痰,形成肺金损伤之症。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张锡纯先生的方法是,先建立一支清火润肺的大部队,再以一味黄芪来助元气,这就有了清金益气汤。此方对症,咳嗽吐脓血者,兼治肺结核。

清金益气汤

生黄芪三钱;生地黄五钱;知母三钱;

粉甘草三钱;玄参三钱;

沙参三钱;川贝母去心二钱;牛蒡子炒捣三钱;

制法、服用

以上八味,煎汤,一日三次

黄芪,归肺脾经,补气升阳,生津养血;生地黄,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知母,归肺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玄参,归肺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沙参,归肺,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

川贝母,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牛蒡子,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以叶润肺,同气相求

张锡纯先生说:“树之有叶,犹人之有肺。”树用叶子呼吸,而人用肺呼吸。

所以,智慧的古人觉得叶子也能治肺,如桑叶、苏子,桑得土之精气而生,其也凉而宣通,最解肺中风热;苏子,专归肺经,降气定喘首当其冲。这正是万物相惜、同气相求,妙啊!

安肺宁嗽丸

嫩桑叶一两;儿茶一两;

硼砂一两;苏子炒捣烂,一两;粉甘草一两;

制法、服用

上药五味为细末,以蜜作丸,三钱重。

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

桑叶,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

儿茶,归肺、心经。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硼砂,凉滑,利通肺窍。

苏子,归肺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蜂蜜,润肺清热。

此方对症肺郁痰火,肺虚热咳嗽,兼治肺结核。

对于此方,张锡纯先生特别解释道:

方中用以儿茶、硼砂,一般医者多外用,解疮毒,化腐生肌。但是其实内服亦可治肺结核,或肺中损烂,亦甚有效验。

此外,桑叶,用嫩叶最最好,嫩叶采下时叶蒂冒白浆,含有蛋白质,对人有补益的好处。

写在最后

其实,张锡纯先生还有一个方子叫“清凉华盖饮”,对症肺中腐烂,胸中隐隐作痛的症状,以甘草、生明没药、丹参、知母组成。

但是因为针对的症状较为复杂,且根据实际症状可加减运用。所以为严谨,不作为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到书中查阅。

张锡纯先生说:“肺玲珑通透,主管呼吸,当气候温和时,肺叶舒展,呼吸顺畅自如,当空气稀薄,受风寒时,肺叶收缩,如有瘀堵,则会加重,随着引起喘、痰、嗽。”

这样说来,肺部的问题,主要在于瘀,轻时预防、清瘀,千万不能拖延。

以上内容希望对朋友们有用,小编继续去喝黄芪水了祝君安!

参考资料: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药典版本》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gx/11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