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种植园里有ldquo大文章rdq

新桥中心小学依托中草药文化进校园为载体,打开育人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旌阳镇新桥中心小学结合耕读文化特色打造和美丽校园创建的要求,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将中医药课程纳入特色课程建设,并适时安排学生走进植物园,实地认识、栽种中草药,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打开育人新篇章。

上学期,学校结合实际,积极响应国家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除在校园东北角将占地约5亩的荒地改造成劳动基地,分块包到各班,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蔬菜等农作物外,在东南角又开辟了近4亩的种植园,栽种了40余种树木,创建另样的劳动实践基地。本学期,学校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以党支部为龙头,党员教师带头,建立党员种植园先锋示范岗,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密切配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种植计划,种植白术、地黄、何首乌、三七、穿心莲、玉竹、前胡、当归、马鞭草等26种中药材,并让学生查阅每种中草药的名称、疗效及作用,塑封后挂于药旁,种植园分片承包,由各年级各班管理,学生人人参与劳动。

劳动现场,指导老师仔细讲解如何种植不同类型的中草药。学生们热情高涨地投入紧张的劳动中,有的挖坑,有的栽苗,有的浇水……把希望种进泥土里,体验劳动的乐趣。

学校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把中草药知识纳入课堂授课计划,科任教师认真备课,认真授课,介绍各类中草药的名称与功效,使同学们对中草药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校成立了种植园文化课题组,指导学生定期到自己承包的种植园里浇水、施肥、除草等,并仔细观察作物的生长过程,通过拍照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使劳动教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白芨藏红花,玉竹壮瑶药;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新小植物园,还有马鞭草。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且美化了校园环境,更多的是学习前辈的优良品德,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感情,促进学生内化对新时代劳动价值的体认。

六年级学生汪子晗劳动感言:

(图文:龚观林审核:姚元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8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