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花费 https://m-mip.39.net/nk/mipso_7274987.html地黄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滋阴、养血、润燥等多重功能,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近年来,被广泛种植,主要分布于河南、甘肃、宁夏等地。地黄株高为25-40cm,全株密生灰白色毛;根茎肉质肥大,呈黄褐色纺锤形。地黄适应性较强,喜温和气候,耐严寒,在阳光充足,气温25-28℃时,块根生长十分迅速,地黄喜干燥环境,怕涝。
1、选地
地黄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水性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土壤为好,肥沃的粘土也可栽种,不宜在盐碱黏重土及低洼地和前茬为萝卜、白菜、茄子、棉花、芝麻、豆类等地块种植,忌重茬连作。2、深耕施肥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及时耕翻,撒施15-15-15平衡复合肥kg并增施生物有机肥,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40kg-80kg,豆饼kg,抑或施用有机肥80公斤或选用农家肥0公斤左右(可根据当地施肥水平适量增加)。耕深25-30cm,耙细整平,做宽1.2-1.5m的畦。3、种植
1)块根繁殖作为繁殖用的块根称为“种栽”。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伤根、直径为0.9-1.3cm的优质品种块根作种栽,并“去两头,留中间”(上段根茎不易长大,尾部根茎出苗性能差、易腐烂),将留取的中间部分截成3-5cm小段,每段留有3个以上的芽眼,并用70%甲基硫菌灵倍液浸泡3-5分钟,置于通风处使切口愈合,或用草木灰涂抹后稍晾,或者用强力生根剂5g加水15kg浸泡3-6h,即可种植。栽种时期:地黄多春栽,北方于4月上中旬,晚地黄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南方1年可种两季,第一季于3月上旬,第二季于7月上中旬。栽种时在垄或畦上开沟,沟距30cm,块根距15-20cm,覆土3-4cm,浇水。每垄种2行,每畦3-4行,应依土壤肥沃或瘠薄,每亩栽-株,适当密植能增产。2)种子繁殖地黄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30℃,种子寿命达1-2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均可播种,播种前于畦内灌透水,待水渗后将种子按行距10cm,均匀撒在畦面上条播,随后撒一薄层细土,盖严种子。为保持畦面湿润,可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播种后3-5d出苗。幼苗长到6-8片叶时,按行距15-20cm、株距15cm移栽到大田。亩用种量约1kg。4、病虫害防治
地黄种植前,可先撒施辛硫磷拌土,或在摆种后撒施0.1%噁霉灵颗粒剂2.5-5kg并混土防治地黄根腐病及地下害虫,及时浇水覆膜。地黄病害有斑枯病,危害叶部,叶面病斑初为黄绿色,扩大呈黄褐色,严重时病斑汇合,叶折卷干枯。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倍液,7天喷1次,连续施用2-3次。地黄轮纹病,危害叶部,使叶部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破裂穿孔,防治方法与斑枯病基本相同。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待地黄幼苗出齐后,应喷施80%代森锰锌倍液和1.8%阿维菌素1倍液用于防治病菌和红蜘蛛的侵染。地黄的主要害虫是地黄蛱蝶,会咬食叶片。在幼龄期,可喷施90%敌百虫倍液进行杀灭。5、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栽植后,当温度在18-21℃时,需30-45d出苗;当温度在8℃以下时,则不能萌发,并易腐烂。出苗后应及时松土浅锄除草,切忌切断根茎,若切断根茎,影响根长粗,易形成“串皮根”。当植株封行后,最好拔草,以利于地上和地下块根的生长发育。待苗出齐后,选阴雨天进行补苗,栽后1月左右匀苗,每穴留1株健苗,封行前,浅薅2-3次,并铲去陆续生出的多余苗。2)浇水应及时、适量,并按照“三浇三不浇”的原则进行浇水。“三浇”是施肥后2-3d浇水,以防烧苗,并有利于植株吸收养分;夏季暴雨后浇小水,以利于降低地温、防止腐烂;久旱不雨时浇水,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要求。“三不浇”是天不旱不浇、正中午不浇、将要下雨时不浇。在高温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3)追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地黄出苗期,出苗后及时破膜防止烧苗,淋施营养助长型叶面肥或含氨基酸叶面肥-倍液。地黄喜肥,肥足则块根长势好,产量高。齐苗后到封行前追肥1-2次,每次每亩追施人畜粪水(已腐熟)0kg或硫酸铵10kg,于行间开沟施下,施后浇水1次。后期,可施用高钾水溶肥或液体肥促进块根膨大。
4)摘蕾孕蕾期,应及时摘除花蕾,以集中养分供地下块根生长,避免多余养分消耗。对沿地表生长的“串皮根”也要去掉,以集中养分,供给块根生长。联系我们您的需求我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