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药地黄补肾凉血三千年

地黄

一味中药,见于一系列丸剂中;它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少有人熟知。它对土壤的要求很高,种过它的土壤要等8年以后才能再种。它为四大怀药之一,作为贡品存在千百年。它就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地黄。

地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花朵形似喇叭花,用来食用的部分是其黄色的根部。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的百姓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仍有人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地黄的根块大而短,形状像山萝卜,颜色微黄,口味发苦,用它来入药,在中医药史上已的历史。

《神农本草经》中的神奇草药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是中医里有名的丸剂,它们的功效不尽相同,却都有着同样一味药——地黄。

地黄作为一种中药,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名为干地黄,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趺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我们现在用的地黄,有生地和熟地两种。《神农本草经》中说的“干地黄”,是指生地。鲜地黄切成片晒干了以后就是干地黄。

另外,地黄名字来源还有另外一个小故事。

据传,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中下游瘟疫流行,无数百姓失去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采挖,解救了百姓。瘟疫过后,百姓把它引种到自家的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

三种地黄各司其职

刚刚从地里采来的地黄叫做鲜地黄,也就是未经任何炮制、加工的地黄。这种地黄有清热、凉血、生津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高热神昏、斑疹、血热妄行之吐血、口舌生疮、劳热咳嗽等疾病。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干金方》中就有一首补虚除热的方剂——地黄煎。将适量的鲜地黄多次捣压,把收集而来的地黄汁放到敞口的铜器中煮。等到汤水变为原来的一半时,把药汁捞出来,用纱布过滤,剩下的汁液煎成糖块状,与酒共同服用,可以帮助身体清热、凉血。

鲜地黄大多用于传统汤药中,而经过炮制的熟地黄则在现代中成药中起到关键作用。熟地黄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而成,加工至里外颜色都似黑油般润泽,质地柔软黏腻,就算完成了。鲜地黄药性微寒,有凉血的作用;而经过炮制的熟地黄药性微温,补益性增强。以六味地黄丸为首的丸系列中成药,用的都是熟地黄。清代药物学著作《本经逢原》中这样描述熟地黄:“假火力蒸晒,转苦为甘,为阴中之阳,故能补肾中元气。”熟地黄的补肾功效从清朝起就被医药学家重视并应用,如今六味地黄丸这一补肾名药广受欢迎就不足为奇了。现代研究还发现,熟地黄的功效不仅仅局限于滋阴补肾,其所含的地黄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抑瘤活性,还有显著的强心、利尿、保肝、降血糖、抗增生、抗渗出、抗炎、抗真菌、抗放射等作用。这些发现都扩展了熟地黄的应用范围。

除了鲜地黄和熟地黄,干地黄也是地黄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干地黄味甘,性寒,与鲜地黄相似,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不论以何种形态存在的地黄,都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在古代,有些富贵人家甚至还将地黄作为马的饲料。曾经有文章记载过这样的故事:主人用地黄喂马,喂的是30岁的马,马因为强壮,生育能力强,后来产了许多小马驹,而这匹马竟活了多年。故事的准确性姑且不论,但地黄的功效自古以来从未被人们所忽视。

四大怀药之怀地黄

什么样的地黄最优质?当然要数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了。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四大中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把“覃怀地”(怀川)所产的山药、地黄、牛膝、菊花都列为上品。

四大怀药并不是最近才被人们供为商品的。公元前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据此可以推断,古怀庆府的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把四大怀药培育成独有的外观和质地,再加以精式炮制一脉相传,把四大怀药的历史演绎了将近年。一直到清代,“怀药”都被列为皇封贡品,岁岁征收。中医药界有“非地道药材,就没有中医”的说法,这一准绳被历代帝王应用得淋漓尽致。历代统治者征收怀药贡品时,大都指地道名,即非要留下驾庄和大道寺的地黄、大郎寨的山药、皇甫村的菊花和小庙后的牛膝。

为什么怀庆府的药材会如此地道?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怀庆府,即现在的焦作,北依巍巍太行山,南临“牛角川”。“牛角川”是黄河流经的一片平地,这里汇集了黄河上游各个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丰富营养,又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渗透下来的大量微量元素,加上太行山的庇护,集山之阳与水之阴于一体,土地疏松肥沃,排水快捷,雨量充沛,水质奇特,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山药、地黄、牛膝等蓄根类药材的生长。

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来描述采集地黄的情景:

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从诗中可以看出,采地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意思是说,早晨天还没全亮就拿着锄头出门,直到黄昏归来,采到的地黄还不满一筐。

地黄难于采集,与这种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有关。一般土地在种过1年地黄后,地就变苦了,第2年便不能再种地黄,必须等到至少8年后才能再种,因此就更加凸显地黄的珍贵。

20世纪70年代,国家为缓解怀药产销矛盾,曾经向18个省区引种怀地黄、怀山药,结果引种后品种退化,药性大减,不得不反复来焦作引种。怀药一旦离开了怀川这片沃土,药性便大打折扣。而即便是在焦作本土,所有的药农也都知道,怀地黄种植一茬后,土地至少需要等8年才能复种,这也大大提高了怀地黄的身价。

如今,先进的栽培技术已经让地黄脱去了稀有药物的外衣,以六味地黄丸为首的地黄丸系列也成为有名的滋补丸剂。除了滋补功效外,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地黄有降血糖、抗炎、提高免疫力、治疗肝炎等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地黄一定会以更多的身份出现在百姓家中。

小提示很多人把六味地黄丸当成补肾的万能药物,但是六味地黄丸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是治疗那些肾阴虚而阳盛的人,但是现代人多属阴盛阳虚的体质,如果没经过医生的诊治就片面地服用六味地黄丸,只能使阴邪更盛,而阳气更虚。所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前,首先要辨清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阳虚的人绝不可用,肾阴虚的人也不可多用.以服用后收到效果为准,食用过多也会伤害身体。往期精彩回顾

说药|麻黄——中药西用显峥嵘

说药|阿胶——古之贡品,今之良药

说药|附子——集奇效与剧毒于一身

说药|陈皮——益脾胃的良药

百草查询

长按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3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