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虞黄酒收藏爱好者王作明
向晚报热线反映说,
他最近正在为一件事犯愁:
位于曹娥街道的一个老仓库要拆了,
他在仓库内储存了10多年的
坛陈年手工黄酒必须搬家。
然而,手工黄酒对储存环境要求相当高,
因此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
“如果无法继续珍藏,就只有卖掉了。”
王作明对此感到十分无奈。
多坛手工酒堆满了7间屋
王作明是上虞联运公司董事长,该仓库属于上虞联运公司。昨天,在王作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储酒的老仓库。仓库大门一开,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坛坛积满灰尘的黄酒,黄酒坛叠成四层高,让人颇感震撼,记者数了一下,密密麻麻的酒坛堆满了7间屋。
为啥收藏这么多黄酒?王作明说,他父亲是做酒师傅,祖父也和黄酒很有渊源。小时候,父亲经常跟他说,黄酒越陈越香,一年香过一年,而且会增值。因此,他一直都有收藏黄酒的想法。后来,听说手工黄酒越来越少了,就决定陆续收藏一批手工酒。
王作明说,目前储存在这里的黄酒有加饭、善酿、香雪等不同品种,其中有近坛是年生产的手工加饭酒,至今已有20多年。
当年采购这批手工加饭酒的原始凭证,王作明一直收藏着。记者看到,凭证上方红字写着“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公司”,下用钢笔字写着:96年加饭1×24即坛,4.10×24=98.40×=元。王作明说,当时一坛酒是24公斤,每公斤4.10元,因此每坛酒价格是98.40元,坛共计19.68万元。空坛押金每只10元,只坛押金就要2万元。除了这些加饭酒,那次还一并买了一些香雪和善酿酒。这多坛黄酒,王作明当时用了10多辆卡车拉到了上虞。
除了这些黄酒,年、年、年,王作明又分批采购了不少绍兴东风酒厂等其他酒厂的坛头酒,数量有多坛。根据阴凉、通风等储存要求,他把这些酒都储藏在曹娥街道的这个老仓库里。早几年过年时,给员工发了一部分,自己和朋友平时喝一些,目前仓库内的手工酒还剩下坛。
希望有人能提供合适储藏地
当着记者的面,王作明拆开了一坛96年的加饭酒。打开黄泥盖子,里面是一个陶瓷盖,上面附着两张小圆纸片,上面写着“古越龙山酿于公元年冬”,并写着产品说明,储藏运输条件等信息,最后还写着厂家、联系电话,生产地址为绍兴北海桥。
经过20多年的储藏,坛中的酒色已经明显变浅。王作明用酒吊吊起一碗酒,记者看到,陈年手工黄酒透明澄澈,呈琥珀色。呡一小口,味道浓郁醇厚,绵密悠长。
这批酒品质如何?记者带着年手工加饭酒样品,专门咨询了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中心主任、品酒大师钱斌。钱斌在闻了样品后,连连称香。“这是典型的绍兴酒的香味,非常好。”在浅浅品尝后,钱斌说,这个酒除了品起来略微有些酸外,其他的口味都非常好。“经过20多年的保存,酸是很正常的,该酒整体质量完全符合绍兴酒国家标准,像这样的酒,最适合的就是用来做酒引子,和其他黄酒进行勾兑,两种酒中和以后,酸味降低,香味增加,这样的酒口感最好”。
钱斌说,像这样的酒,市场上已经比较少见,即便是厂家珍藏也不多,属于珍稀黄酒,因此王先生收藏的黄酒,身价已经暴涨。
“手工黄酒坚持冬酿,充分体现了自然规律,更能确保黄酒的原汁原味。”中国酿酒大师、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兴祥认为,20年前的手工黄酒,这么大的数量,如果保存得当,是十分难得的,确实属于佳品。
王作明说,当年这批酒存放在老仓库后,他并没有过多 尽管有多位黄酒专家提出,这种酒喝一坛少一坛,劝王作明想方设法继续珍藏下去。但现实的问题是,黄酒的珍藏需要特定的条件,譬如仓库必须高大、阴凉、通风,最好每年翻装,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接地气。如今,要找到这样一个存放黄酒的地方,王作明一时感到无能为力。
王作明把这一“心病”在 绍兴晚报新媒
-(工作时间)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