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海洋生物认识和预防

虽然只有极少数的水中生物会主动攻击潜水员,但如果潜水员不小心摸到,踩到或碰到他们。

多数的水中生物都会有本能性的防卫行为,而使潜水员受伤,水中生物伤害主要可分为三种。咬伤,割伤,擦伤,刺伤,以及蛰伤。

你要到不熟悉的海域潜水前,一定要先确认当地有哪些水中生物会造成伤害。

NO.海胆,又名海刺猬。

简介

海胆是在我们潜水的过程中最常见海洋生物,有好多的刺儿,有短刺儿和长刺儿的,对吧。但是这个东西可以吃,相对来说味道还是不错的,我吃过短刺儿的,里面加个蒸蛋蛋清儿,味道不不错,当然还可以生吃,長刺儿的我没吃过。这些海胆看上去要比无毒的海胆漂亮得多。例如,生长在南海珊瑚礁间的环刺海胆,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条纹,细刺为黄色。幼小的环刺海胆的刺上有白色、绿色的彩带,闪闪发光,在细刺的尖端生长着一个倒钩。它一旦刺进皮肤,毒汁就会注入人体,细刺也就断在皮肉中,使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有的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若因海胆棘刺引起的伤害,棘刺可折断在皮肤内,引起局部组织反应。若不及时清除,棘刺会潜入更深的组织,引起肉芽肿结节性病变,或楔入骨头或神经,也可发生关节肌肉疼痛和皮炎。

处理方法

所以应当立即清除伤口内的海胆刺,海胆刺进入皮肤处会变蓝色,这有助于查找海胆刺的位置。有时用X线也可找到海胆刺。醋可以溶解掉大多数扎入浅表皮肤的刺:每日用醋浸泡伤口几次,然后用浸醋的敷料盖在患部即可。在极罕见的情况下,需作一小的切口取出海胆刺,但必须十分小心,因为刺很脆易断。若刺潜入深部组织,则需手术取出。然后外涂消炎、止痒、止痛的药水,以防继发感染。出现中毒要及时进行抢救,迅速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有结节性肉芽肿出现可用醋酸去炎松或泼尼松龙、曲安奈德A局部皮损内注射,每周—次可逐渐消退,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切除。

NO.水母箱型水母

箱型水母

简介

箱水母中最具代表性的叫澳大利亚箱形水母(海黄蜂,海胡蜂),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水域,经常漂浮在昆士兰海岸的浅海水域。这种水母仅有大约6英寸长,有4个眼睛集中的地方,共有4只眼睛。箱形水母的触须上生长着数千个储存毒液的刺细胞,不仅恶意的攻击,就连贝壳或皮肤不经意的剐蹭都会刺激这些微小的毒刺。

僧帽水母简介

僧帽水母(Physaliaphysalis)为暖水种是一种管水母,在水面上漂浮的淡蓝色透明囊状浮囊体,前端尖、后端钝圆,顶端耸起呈背峰状,形状颇似出家修行僧侣的帽子,故取名僧帽水母。因其囊状部分酷似6世纪的葡萄牙战舰,又被称葡萄牙军舰水母(PortugueseMan-of-War)。

处理方法

被水母蜇伤怎么及时自救?

如果水母的触手依然挂在皮肤上,你可以试着将其弄下来,或者想办法使其失去活性。

有条件的话,戴上手套来移除触手,或者使用厚的衣服、镊子、小木棍等,轻轻地将水母触手从皮肤上分离。

接下来用海水冲洗蛰伤的部位,以抑制皮肤上未发射的刺细胞的活性。一定要记住用淡水则有相反的效果。

要抑制刺细胞的活性,用醋冲洗也是一个好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用醋或醋酸(推荐浓度为5%[3])冲洗伤口30秒以上,或者将蜇伤部位浸泡在醋中30分钟。

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刺细胞毒素中的某些蛋白质,抑制尚未弹出的刺细胞。当然,不同水母的毒素并不一样,因此醋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比如被僧帽水母蜇到,醋就排不上用场了,甚至可能使伤势恶化。这时候可以用小苏打和海水(至少是盐水,千万不能用淡水——或者尿)配成混合物,然后涂抹在蜇伤部位。如果没有小苏打,用海水冲洗也可以,但效果没有那么好。

如果不幸被蜇到的地方是眼睛的话,就不能用醋了,而要用如人工泪液之类的盐溶液彻底清洗眼睛。如果是口腔内被蜇到,可以将醋和水以:3的比例配成溶液,然后多次漱口,但千万别吞下去!

NO.3石头鱼简介

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如果有人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它的脊背上那至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使人很快中毒并一直处于剧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处理方法

如果是扎伤或者刺伤了,用镊子或其他工具挑去毒刺或毒针,然后用清水清洗伤口,不要用手去碰触伤口。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热水(43-49℃)中30-90分钟。如果受伤部位在四肢,将受伤的部位维持在心脏以下。

NO.4狮子鱼简介

狮子鱼,看似温顺,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却也具有令人吃惊的毒性。虽然它不会给人类造成致命伤,但被棘刺刺中也会引发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决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狮子鱼不说,还是石鱼的近亲。只不过,一个天,一个地。

一个极端丑一个极端美,但是都有毒。真是物极必反啊。

处理方法

如果是扎伤或者刺伤了,用镊子或其他工具挑去毒刺或毒针,然后用清水清洗伤口,不要用手去碰触伤口。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热水(43-49℃)中30-90分钟。如果受伤部位在四肢,将受伤的部位维持在心脏以下。

NO.5刺鳐简介

刺鳐属于软骨鱼类,它们的身体扁平,尾巴细长,有些种类的刺鳐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

刺鳐俗称黄貂鱼,它的招牌动作是状如翅膀的胸鳍波浪般在海里摆动,尾部软骨组织细长如鞭带有毒刺

刺鳐的尾巴末端长有一根大约0厘米长的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构成毒刺的物质与构成鲨鱼鳞片的物质相同。在感觉到威胁时,锯齿状毒刺便会变硬,像一把锋利的牛排刀。毒刺会释放毒液,给捕食者造成致命伤。

处理方法

如果是扎伤或者刺伤了,用镊子或其他工具挑去毒刺或毒针,然后用清水清洗伤口,不要用手去碰触伤口。将受伤部位浸泡在热水(43-49℃)中30-90分钟。如果受伤部位在四肢,将受伤的部位维持在心脏以下。

NO.6鸡心螺简介

鸡心螺(ConeSnail)又叫“芋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科,是在沿海珊瑚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鸡心螺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其种类很多,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海洋生物,因为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里面有毒牙,可以从这里射出毒液,足以使受伤者一命呜呼。

处理方法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以前,可采用压力固定的做法,来减缓水中生物受伤害的毒性扩散。这个方法适用于海蛇咬伤,鸡心螺刺伤,箱形水母蛰伤,以及蓝环章鱼咬伤。但不要用这个方法来处理石头鱼,刺鳐,或其他鱼刺伤害。用纱布绷带在伤口上施压,先包裹被咬被刺的伤口,然后在包裹伤口的上下部位,关节部位也绑住。如果手边有夹板的话,可以使用夹板固定,力道和包扎扭伤时的力道相仿,不要绑太紧,受伤的部位要尽可能维持不动,因为活动会加速毒性的扩散和吸收。

NO.7蓝环章鱼简介

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maculosa)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这种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

处理方法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以前,可采用压力固定的做法,来减缓水中生物受伤害的毒性扩散。这个方法适用于海蛇咬伤,鸡心螺刺伤,箱形水母蛰伤,以及蓝环章鱼咬伤。但不要用这个方法来处理石头鱼,刺鳐,或其他鱼刺伤害。用纱布绷带在伤口上施压,先包裹被咬被刺的伤口,然后在包裹伤口的上下部位,关节部位也绑住。如果手边有夹板的话,可以使用夹板固定,力道和包扎扭伤时的力道相仿,不要绑太紧,受伤的部位要尽可能维持不动,因为活动会加速毒性的扩散和吸收。

NO.8海蛇简介

海蛇也是非常常见的有毒生物,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处理方法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以前,可采用压力固定的做法,来减缓水中生物受伤害的毒性扩散。这个方法适用于海蛇咬伤,鸡心螺刺伤,箱形水母蛰伤,以及蓝环章鱼咬伤。但不要用这个方法来处理石头鱼,刺鳐,或其他鱼刺伤害。用纱布绷带在伤口上施压,先包裹被咬被刺的伤口,然后在包裹伤口的上下部位,关节部位也绑住。如果手边有夹板的话,可以使用夹板固定,力道和包扎扭伤时的力道相仿,不要绑太紧,受伤的部位要尽可能维持不动,因为活动会加速毒性的扩散和吸收。

NO.9火珊瑚简介

火珊瑚特徵体长火珊瑚长的其貌不扬,珊瑚体由一些直立的版叶或分枝构成,这些版叶和分枝的表面都很平滑,肉眼几乎看不出任何水螅虫的痕迹,它们的水螅虫很小,而且近似透明的,像一层纤细的毛发。生态习性分枝形的千孔珊瑚通常分布在浅海,是很重要的造礁珊瑚,千孔珊瑚含有毒性强烈的刺丝胞,又称为两叉千孔珊瑚或刺珊瑚。它们的形态并不突出,色彩平淡,却是很重要的造礁珊瑚。

处理方法

用海水冲洗,然后用醋或酒精擦拭患处以减轻疼痛,最后用镊子拔出或剔出残留物,使用抗组胺剂之类的药物涂抹患处可减轻发痒及灼烧感,亦可使用止疼药物。

NO.0钢毛虫简介

钢毛虫(刚毛虫):属于环节动物,或分节蠕虫,有一个充满液体及对称的身体。属于科属中的多毛类,有数对桨状的附属物,上面长着微小的类似毛刷的结构。其中有一个品种,叫做火刺虫(fireworm),刚毛里面充满了毒液,当刺中皮肤的时候,也容易脱落。刚毛虫通常有很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触角和感官触须。可以生活在各种水环境,像深海,靠近岸边的浅滩和岩礁。

处理方法

用海水冲洗,然后用醋或酒精擦拭患处以减轻疼痛,最后用镊子拔出或剔出残留物,使用抗组胺剂之类的药物涂抹患处可减轻发痒及灼烧感,亦可使用止疼药物。

NO.螳螂虾简介

螳螂虾是生活在潮间最凶猛的猎食者之一,曾有科学家下海捕捉时戴着手套也被其弄伤了手指,血流不止。带回实验室放在量筒里,量筒也被其击的粉碎,凶猛可见一斑。

螳螂虾非常善于打埋伏。强烈的攻击可将敌人(指的是海洋生物)置于死地,披着钙化装甲的龙虾、立着脚尖悄然路过的螃蟹也常成为螳螂虾的攻击对象。螳螂虾两个锤节的猛烈打击可以毁坏蟹的神经系统并使它当场毙命。用它头下带倒刺的臂飞快地刺向食物,这一点颇像螳螂。

有的人喜欢在鱼缸里养殖混养,结果其他生物都被螳螂虾搞死了。可见它的厉害。当它攻击猎物时可以在0万分之一秒内将锤弹射出去,弹射的冲击力度最高竟能达到60kg,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螳螂虾在动物攻击速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兵蚁的大颚。

处理方法

那么在潜水的过程中被螳螂虾锤到了怎么办,想都别想,肯定流血,再加疼痛,上岸之后,按压止血,用水冲洗伤口,进行简单包扎,然后送医治疗。对了,如果对螳螂虾非常痛恨,哈哈,买点皮皮虾自己煮了吃吧。对,吃掉它。。

NO.扳机鱼简介

扳机鱼(Balistidae种)是鳞鲀科约四十种浅水海产鱼类之统称,大多分布在在热带海域。它们身材扁平,好像在海里游来游去的薄煎饼。体长不超过60厘米,长着锋利的大背鳍。吃扳机鱼时要注意区分,因为有许多种类的肉是有毒的。

扳机鱼,也叫扳机鲀、炮弹鱼。是一种鲀类,是鳞鲀科约40种浅水海产鱼类的统称,广布于热带海洋。

小心这家伙连脚蹼都给可以你咬破了,遇见它的时候躲着点.

鲨鱼的可怕源于传闻,扳机鱼却是实实在在的预防方法

,如果碰到扳机鱼,就要躲的远远的,不要因为好奇去瞅一眼,为了预防它攻击你,随时拿着叮叮棒来做防卫,所以说买个叮叮棒还是有必要滴。

NO.3魔鬼海星简介

也叫棘冠海星(学名:Acanthasterplanci):个体大,从体盘辐射的腕对称,成体辐径50至毫米,最大超过毫米。腕8-个,一般3-5个。反口面骨板间隔很宽,各板有一个长棘,棘下部有柄,棘上端十分尖锐。腕外端棘特别发达,长可达45-50毫米。筛板6-8个。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栖息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热带珊瑚礁环境,主要食物是珊瑚,偶有时会以贝类或其他海参为食。棘冠海星的毒棘有毒胞,为神经毒素。棘冠海星是从浮游生物开始,然后依序为:初龄幼体→二龄幼体→三龄幼体→(沉海底)→终龄幼体→成体。成龄的棘冠海星几乎没有天敌,除了大法螺之外。

我这边有一个案例,他当时被扎的时候是膝盖以上的位置,大腿的前面大面积扎上,非常痛,上岸之后,他就开始把毒液连带血液挤出来,然后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出现了头晕,之后是呕吐,呕吐完之后,想喝水,喝完水之后又开始拉肚子,水是凉白开。到了第二天被扎的部位不是很痛了,但是变僵硬了。足足两个月才开始恢复正常。医院。他算幸运的。

预防方法

被刺后应用毛巾浸泡热水后敷于受伤的地方和赶快就医

警告:

虽然海洋很魅力,海洋生物很美丽,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去触碰,一丁点都不要去碰,留下美好的照片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受伤了怎么办,马上及时就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专家解析白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1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