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公益讲堂rdquo系列

年的开局让我们看到了“黑天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家族企业》杂志希望竭尽所能为企业的抗疫阻击战尽绵薄之力,近期我们联合多位合作伙伴,针对企业所面临的痛点与难题,持续推出多个系列的公益直播课,致力于在非常时期与企业和企业家伙伴们并肩前行。

为了帮助企业领导者更好地学习和消化公益直播课的内容,我们特别推出“公益讲堂”栏目,将线上直播课的精彩内容进行干货提炼,用知识与洞见为企业打造免疫力。

“公益讲堂”栏目

以预算为抓手,提高企业免疫力

演讲者:黄治国

美的学院创办院长,前美的小家电管委会成员

内容要点

1

看大势:没有一个行业不会加速竞争

很多人会拿年的非典与本次疫情作对比,从企业应对的角度,我有两个观点:

一是企业要做好更艰难的准备,而且不能简单参照非典时一些市场、行业的变化与一些企业的应对策略。虽然病情上有相似性,但给经济、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市场环境也大不一样,后期空间与趋势也可能完全不同,企业要有重新思考、全新思考的打算。

二是这一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表面上看危机四伏,但也不必过度恐慌,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路径,市场机会还在,利用这个拐点更扎实地做经营,企业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想象,哪怕3、4月份全面正常恢复,今年的正常经营时间相当于少了两个月,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各行各业间的竞争一定会进一步加剧。

不会有行业因为这一次疫情而消失,哪怕餐饮、旅游这些受重创的行业,是不会消失的,但同样,恐怕没有一个行业不会加速竞争、加速洗牌。

2

做盘点:数据即洞察,找指标、找差距

什么是经营能力强的企业:

1、市场地位高的企业

2、人效高的企业

3、销售流速快、库存周转快的企业

4、现金流充沛、现金周期短的企业

5、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

6、投入产出比高的企业

7、干部、人员素质高的企业

……

思考一下,我们的企业与同行比较起来、与标杆企业比较起来、与战略目标的要求比起来,到底如何?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更深刻的反思,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是不是有过去种下的“因”?如果未来我们想要更好的发展,该如何改变现在的动作、行为呢?

3

看案例:美的以“效率革命”推动转型升级

今天重点介绍一下美的在-年这五年间,面对问题,主动转型的做法,对当下的中国企业,启示更为直接。

年,美的实现了亿营收,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过千亿的白电企业(家电企业),也喊出了5年再造一个美的的口号。年实现了30%的增长达到亿的销售收入后,美的在年就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

1、千亿之后大干快上,库存高、现金少、流速慢。

2、大环境不好了,“大规模、低成本”商业模式已经失效,新的竞争优势尚待构建。

3、全球主流市场进不去,高端产品做不了。

4、人员多、层次多、部门多,效率低。

5、品牌国际化程度低,衡量企业国际化实力的三个硬指标——高端产品、主流市场、核心技术都有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方洪波在美的实施了以“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为主题的主动变革、转型升级。

这些转型动作中,最关键的是效率革命,我们看到,通过这五年在经营效率上的不断强化,美的取得了一系列好结果:

1、精益制造、减少企业复杂程度:产品品类由64个减至32个,产品型号SKU减少50%。2、自动化、信息化投入:70亿,平均自动化率17%,实现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移动终端化。3、控制固定资产:降低70亿、降低30%,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达到8左右。4、制造效率:每年提升15%以上。5、库存周转率:提升48%。6、资金效率:现金周期由30天降为6天。

7、压缩层级:总部仅3个层级、董事长到基层员工仅5-6个层级。

我这些总结为十六个字,也值得现在处于“危机”中的企业共同参考,就是:

洞察本质、目标倒逼、数据导向、结果兑现!

从我个人的角度,总结了一些美的不断变革与转型的体会,相信能够给在危机下寻找转机的企业朋友,提供一些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战略牵引、责权利匹配,分权授权,共担经营责任。2、永远不会预设好的外部环境,永远基于更激烈的竞争提前布局,并严密测算。3、建立了数据导向、结果导向的经营文化与组织氛围,将预算目标与绩效评价紧密挂钩。4、建立了清晰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基础,建立“模块化组织”,便于推动各种调整,快速应变。5、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与月度经营分析,月月监控,对标预算、对标标杆,扎实分析。6、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经营效率,不搞繁文缛节,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流程。7、一把手(老板)敢于不断否定,永远以战略为导向,从未来看现在,主动变革。8、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文化,低调务实,直面问题。

9、重视人才,培养后备梯队,永远不缺人才,也敢于不断调整干部、更新换代,组织没有老化。

4

做预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算管理本应是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管理动作,我甚至认为它是提升经营能力、组织效率的“抓手”。

什么叫“全面预算管理”?

我们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根据未来一年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计划,编制、监控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据此评价预算单位及部门的绩效水平。

这不是一个会计的概念,不只是一些表格、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业务逻辑的数字化再现。

就是说,真正的预算管理,是以财务逻辑、财务语言对业务逻辑进行编码解码,通过预算管理把经营逻辑理顺。

5

做分析:结硬寨、打呆仗,扎扎实实做经营

经营分析也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业务部门、专业职能部门共同参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具体动作,就是开经营分析会。

如何有效的开好经营分析会,我有几点建议:

1、根据预算框架,整理反馈经营指标达成情况,确认完成进度(提前或滞后)。2、框架化、数据化,参照历史数据与同行情况,对比分析。3、总结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困难,评估对后续经营计划的影响。4、业务、管理部门进行讨论,加强协调与对接,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5、职能(专业)管理部门一般需要提前介入,掌握数据情况,进行专业分析与诊断。6、有效落实执行,解决问题,保障各期与整体经营目标顺利实现。7、对改善计划,月度循环报告。

8、“数学课”而非“语文课”,对数据高度敏感,少口号少表态,用数字说话、用结果证明。

6

调薪酬:要体现薪酬的杠杆作用

在当前情况下,薪酬是很多企业的关键考虑因素。不论是全员同意、管理层决定,还是被动无奈之举,停薪、降薪、缓薪都是权宜之计,可以暂时缓解,但不是度过危机的关键,如果没有更系统的策略,还有可能延缓甚至阻碍了未来长远发展的速度与效果。

为什么?人力资源既是成本,更是资源,尤其是越高级的人才,其资源的属性更大。

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导向组织能力提升,提高组织绩效,这是薪酬体系的前提。

关键的管理要求是:人工成本率刚性下降、人均产出刚性提升、员工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也就是向增长要效益、向效率要效益、向竞争要效益。

“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就是这样的道理,相对他创造的价值来讲,企业支付的薪酬是极其廉价的。

我常说,优秀的企业,都是同行在给他的干部发工资。因为在他强大的竞争下,同行纷纷让出地盘、让出利益、让出利润。

所以,如果在这个时期,员工尤其是干部队伍愿与企业共进退,而老板可能也遇到人工成本的难题,正好可以转换薪酬激励模式,适当降低固薪,通过政策设定,给干部队伍一个更好的预期。

特别鸣谢

诚挚感谢合作伙伴领教工坊的智慧支持

领教工坊

面向「中国价值创造型民营企业家」,以「私人董事会」进行个人领导力修炼,以及优「特训营」、「公开课」和「过程辅导」打造高绩效组织,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民企突破性成长的可信赖伙伴。进入领教工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y/9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