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倾囊分享九种体质调理经验千金难

咨询白癫疯 http://www.tlmymy.com/
小编导读

还记得小编上周分享的“传说中的9种体质,到底是哪样的”这篇文章吗?文章发出后,很多朋友留言给小编:气虚怎么调?阳虚怎么调?血瘀怎么调……针对这些问题,小编今天特意将老中医调理各种体制的经验分享出来,快来看看吧!

1.平和质

这种体质,人体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即《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类人群,是否还需要调理?笔者认为基于体质的可变性,平和质在某些条件影响下,也可转变为偏颇体质,因此采取适当方药进行调理,巩固原有的正常体质,防止向异常体质转化,也应属于“治未病”的范畴。通过调理,还可以收到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笔者的经验,所用方药当以调补阴阳气血为主,三才汤不失是较为有效的方剂。

三才汤:吴鞠通《温病条辨》方。由人参、地黄、天冬三药组成,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故称“三才汤”。吴氏原治暑温日久,气阴两伤之证。因其具有补益气阴的作用,故移用于平和质的调理,亦颇为适合。试观现代有些保健成药,如“青春宝”,该三药即是主要成分。

2.气虚质

这类体质临床较为多见,其调理方法当以健脾补气为主。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通过补脾,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气血生化由是而充足,从而达到补气的目的,纠正机体“气虚”的状态。一般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自拟方:党参15g,炒白术9g,黄芪15g,陈皮6g,茯苓9g,怀山药15g,炙甘草6g。

本方系四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成,功能健脾益气,临床使用对气虚体质有较好效果。

3.阳虚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温补肾阳为主。因肾为元阳之源,五脏六腑之阳概禀于此。因此通过补益肾阳,可达到温煦全身阳气,推动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以纠正阳气偏虚状态。一般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自拟方:熟地黄15g、怀山药15g、萸肉9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杜仲12g、鹿角霜6g、仙灵脾9g、炙甘草6g。

本方系右归丸化裁而成,功能温补肾阳,临床使用对阳虚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张景岳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上方虽偏重于补阳,但遵景岳之训,其组方原则是阴阳相须,刚柔相济,而达相反相成之功效。

4.阴虚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滋养肾阴为主。因肾为元阴之源,五脏六腑之阴概禀于此。因此通过滋补肾阴,可达到滋养全身阴液,使脏腑得以濡润的作用,以纠正阴液偏虚状态。一般选用六味地黄、左归丸、大补阴丸。

自拟方:生地黄15g、怀山药15g、萸肉9g、莬丝子9g、鹿角霜9g、川石斛9g、麦冬9g、知母6g、龟板12g、女贞子10g。

本方系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化裁而成,功能滋养肾阴,临床使用对阴虚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张景岳亦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上方虽偏重于滋阴,也遵景岳之训,其组方原则同样是阴阳相须,刚柔相济,而达相反相成之功效。

5.痰湿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化痰祛湿为主。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就会积湿生痰,久而久之,而成痰湿体质。因此化痰祛湿当着重调理脾胃,斡旋中州。一般选用二陈汤、平胃散。

笔者自拟方:制苍术9g、制川朴6g、陈皮6g、茯苓9g、米仁15g、泽泻9g、制半夏9g、焦山楂12g(若身形肥胖者,可加干荷叶9g)。

本方系平胃散合二陈汤化裁而成,功能祛湿化痰,临床使用对痰湿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6.湿热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清化湿热为主。因湿乃黏腻之邪,湿与热合,如油入面,胶结难解。因此对于该类体质的调理,应仿叶天士“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的名论,促使两邪分离,则湿热易化。同时还应区别湿与热之孰轻孰重,投以相应方药。一般选用藿朴夏苓汤(湿重)、连朴饮(热重)、甘露消毒丹(湿热并重)。

自拟方:茵陈12g、滑石10g、藿香9g、米仁15g、黄芩9g、茯苓9g、焦山栀9g、干芦根12g。

本方系芳香化湿与淡渗利湿组合而成,着力导邪以出路,临床对湿热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7.血瘀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活血化瘀为主。一般选用桃红四物汤、丹参饮。

自拟方:生地黄12g、赤芍药9g、当归9g、川芎6g、桃仁6g、红花6g、丹参15g、檀香3g。

本方系桃红四物汤合丹参饮化裁而成,功能行气活血化瘀。因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对血瘀体质的调理,宜行气与活血并用。本方临床使用对血瘀体质有较好的效果。

8.气郁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疏肝解郁为主。因肝主疏泄,木喜条达,气郁主要是指肝气郁结,故疏肝解郁是不易之法。一般选用柴胡疏肝散、越鞠丸、逍遥散。

自拟方:柴胡6g、炒白芍9g、枳壳6g、川芎5g、制香附9g、合欢皮12g、六神曲9g、广郁金9g、绿梅花6g、炙甘草5g。

本方系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化裁而成,功能疏肝解郁,临床使用对气郁体质有一定效果。

9.特禀质

其调理方法当以祛风抗敏、益气固本为主。因特禀体质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易发过敏性疾病,因此扶正固本乃图本之治,“抗敏”是治标之法。一般选用玉屏风散、二至丸、过敏煎。

自拟方:黄芪15g、炒白术9g、防风6g、制女贞子12g、旱莲草12g、蝉衣6g、乌梅6g、银柴胡6g、五味子6g、炙甘草6g(必要时可加紫河车3g)。

本方系玉屏风散、二至丸、过敏煎合化而成,功能补气益肾、祛风抗敏。值得说明的是,方中玉屏风散乃益气固表的经世名方;二至丸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过敏煎是著名医家祝谌予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经验方,被誉称现代“经方”。三方合化,共奏益气、补肾、祛风之功能。临床使用对特禀体质有一定效果。笔者体会,该类体质调理颇为棘手,临床效果不够理想,今后需重点加以研究。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中医体质学说十论》这本书,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直接把它抱回家吧!

新媒体编辑王丹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医体质学说十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盛增秀、庄爱文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y/7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