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人,周光白。
你知道吗?在中医的世界里,有这么一张方子。
这方子,就好比慈母一样,关爱呵护着每一个中国人。
它就是人参养荣汤。
我为什么说它是慈母呢?
慈母,能够给孩子什么?首先是吃的。甘甜的乳汁,是孩子活下去的希望。
慈母,还能给孩子心灵的慰藉。哭闹的孩子,看到了妈妈,才会眉开眼笑。
同样,这人参养荣汤,一方面能给中国人活下去的资本,也就是气血,另一方面能安养中国人的心神,改善神志烦乱、失眠不安。
你说,它像不像慈母呢?
来吧,我带你领略一下这张方子:
黄芪、当归、桂心、炙甘草、陈皮、白术、人参、白芍、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方子看上去十分眼熟。
没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补气的四君子汤。熟地、白芍、当归,这又是四物汤的基本结构,只是少了川芎。
四君子加四物汤,就是八珍汤。
同时,这里还有黄芪和肉桂。那好了,这是妥妥的十全大补汤。
再仔细一看,这里还有陈皮、五味子、远志,这三味药,能理气,能养心安神。好了,这老哥仨往十全大补汤里一加,就成了人参养荣汤。
这方子,出自《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值得注意的是,原方中的白芍,用量很重。白芍,养阴血,敛汗,同时还能凉肝,清虚热。可见,这方子十分注重清虚热、安心神这件事儿。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说来也简单。你想啊,人的气血要是少了,除了会消瘦、倦怠无力、惊悸健忘、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咳嗽气短之外,还会因为阴血的亏虚,而出现虚热,以至于夜里睡眠不安、爱出汗、唇干唇燥、皮肤干枯。这个时候,就得在补益气血的同时,清虚热、养阴,除烦安神。对这个情况,人参养荣汤就非常适合了。
所以你记住了,人参养荣汤啊,治的是气血两虚、心神失宁的毛病。辨证要点,是舌淡红,脉细弱或细数无力,伴随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口唇干燥等现象。
这么说,你看着还是有些枯燥难懂。现在,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是30多岁。
这个人,之前做过流产。多少次呢?三次。
流产以后,大概三年来吧,她的睡眠就越来越差。每天晚上,也就能睡上三个钟头,而且多梦易醒,心中比较烦乱,全天24小时感觉说不出的闹心,心里乱糟糟的。
后来,这个人实在扛不住,就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细弱,苔薄白,舌质偏淡,面色苍白。细问得知,患者平时总感觉腰酸,头晕,全身乏力,心中烦乱。哪怕是到人多一点的地方,她都受不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生白芍,熟地,炙黄芪,五味子,远志,肉桂,陈皮,生姜,大枣。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以后,睡眠状态大大好转,其他不适也有所改善。
这时候,在原方中加入柴胡和麦冬,继续投用10剂。
10剂用完,患者睡眠进一步好转。这时候,上方去掉柴胡和麦冬,继续投用10剂,隔一天用一剂。
最终,患者诸症悉平,夜里睡眠7小时左右,面色和舌脉均基本恢复正常。而且,随访半年,病情未曾复发。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你若细心观察,会发现,当时医家用到,就是人参养荣汤原方。只不过,每一味药的用量,和原方有所不同。
为什么会用到人参养荣汤呢?
你看,这患者,发病之前三次人流。三次啊!每一次,都是失血。那你想,三次之后,患者的气血能不受损吗?
所以,她当时就出现了明确的气血两虚症候,包括乏力、脸色苍白、舌淡、脉弱等等。
与此同时,她心烦、心里乱糟糟的。这说明什么?由于气血不足,阴血不能濡养心神,故而神志不安、失眠。那怎么办?就得补益气血,养阴血而清虚热,达到安神助眠的目的。
于是,就用人参养荣汤了。我方才说了,此方是补气血、清虚热、宁心安神的方子,用它是正合适的。
通过这个例子,你对人参养荣汤的理解,就更明确了吧?
它如一位慈祥和蔼的老母亲,给我们气血来生长,又安我们的心神,让我们愉快地生活。我们对这样的方子,怎么能不心怀感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