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满地黄李运和

  我所居住的这座小城,近期颇为热闹。当地政府举办的“第六届桃花节郁金香节暨第三届纺织服装博览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据说周末高潮时节,每天涌入滨河公园赏花观景的游客达到“10万+”规模。我是一个慵懒、散淡之人,远喧嚣,喜独处,加之工作繁忙,至今未曾踏足那里半步。

  春天,总得出去走走。要不,到城外原野上转转?

  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清晨,天气晴好,我和妻吃过早饭,骑上摩托车,从城北出发,沿着国道向东南方向缓慢行驶。路边大片大片麦田呈现出的绿色,似乎垄断了整个田野。感觉单调、乏味之际,后座的妻子突然叫停,指着远方的一片金黄让我细瞧——那是一块油菜花地。

  沿着崎岖乡道,我们步入了那片花海。坐在田埂上,顿觉四周的油菜花围了过来,像是和我们打招呼。霎时,我感受到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这遍地的油菜花,不只是一场盛大的花事,更是一场不负春光的农事,记忆深处的丝丝隐秘慢慢浮上心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处物资短缺的困难时期,解决温饱成了农村不少家庭的大问题。春节过后的缺粮日子里,肥硕的油菜茎叶总会和着稀稀的面汤,出现在母亲的饭锅里,成为全家果腹的珍馐。此前的食用油主要是棉籽油和芝麻油,前者用于偶尔的炒菜和煎炸食品,后者更得节省着用。邻居七婶常用筷子在芝麻油瓶里蘸一下,然后迅速取出,朝孩子的饭碗里滴几点作为听话、乖巧的奖赏。随着棉田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带些哈喇味儿的棉籽油已不宜食用。人们开始种植一些油菜,泛着清香的菜籽油逐步走上百姓餐桌。

  3月下旬以后,油菜根茎迅速长高并绽出嫩黄色花朵。4月、5月花期过后,便结出圆筒形的长角果实,重重叠叠,密密麻麻,几乎遮盖了整个地块。油菜果在麦收前十天左右收割,打出的菜籽大部卖掉,母亲往往留下少许,拿去榨油。割麦前夕,家里罕见地支上油锅,散发着菜籽清香的油条外加母亲早先腌制的咸鸭蛋,成了麦忙期间高强度劳作时的信念和支撑。

  改革开放以后,春天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演绎出新的精彩。20世纪90年代,我从师范院校毕业,被分配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每逢清明前后,我会组织同学们外出踏青,油菜花地成了大家的最爱。

  彼时,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油菜在大家的心目中,已不仅仅是一种油料作物;盛花期的油菜地已成为一道亮眼的田园景观。置身花丛中,感受着春天的绚烂和辽阔,觉得所有的色彩和芬芳几乎扑面而来,无限的美好顷刻间向内心灌注。孩子们的张张笑脸和油菜花一同绽放,无拘无束,天真烂漫。这场花事定格了同学们珍贵的青春记忆和我们的师生情谊。

  如今,我已年逾半百,有幸见证了共和国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随着全国人民铿锵有力的步伐迈入新时代。眼望面前金灿灿的油菜花,脚踏祖国美丽富足的土地,不由得记起了明代余邵的那首咏花诗:

“油菜花开满地黄,

丛间蝶舞蜜蜂忙。

清风吹拂金波涌,

飘溢醉人浓郁香。”

  黄色有幸福、愉悦、尊贵的寓意。这首诗不正是昂首进入新时代的我们的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组版易涛实习生赵梦琦耿彤彤

作者简介

  李运和,男,河南新野人,新野县政协文史资料管理员。

本文作者李运和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p/8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