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巨头,业绩对比
01
中药老字号,最新业绩发布
随着年报季接近尾声,同仁堂、片仔癀、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老字号均已发布了年年报。总的来看,除同仁堂业绩有小幅下滑外,各家都有一定的增长。
云南白药
年,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0.38%;实现利润总额68.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43.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31.85%。
年云南白药推出“稳中央、突两翼”产品战略,主营业务包括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省医药四大板块,同时尝试医美、骨伤科领域,依法稳步推进工业大麻业务。
产品从单瓶的白药散剂,到涵盖中成药、化药、医疗器械、健康个护产品、中药养生类产品等多个品类的产品族群,再到近年陆续推出的泰邦护眼贴、“国潮IP泰迪熊”款热敷蒸汽眼罩、治愈之茶炫彩CC牙膏、口腔修护含漱液、水牙线。产品呈现出立体化、产业跨界化、消费多元化的全新布局。
其中,云南白药牙膏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0%,目前位于国内牙膏市占率第一位,此外公司还成立云南白药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实现医学技术与市场推广的良性结合。
东阿阿胶
年,东阿阿胶总营收34亿,相较去年增长14.79%,其中医药工业板块营收30亿,占总营收88.05%,同比去年增长43.61%;毛驴养殖及贸易实现营收2.9亿,实现营收8.69%,同比去年下降59.9%。医药工业板块中,阿胶及系列产品营收27.89亿,占总营收81.82%,同比去年增长46.23%。
公司主要从事阿胶及阿胶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阿胶、复方阿胶浆、“桃花姬”阿胶糕、“真颜”品牌系列产品、东阿阿胶牌“阿胶粉”以及气压战略储备品种40余种。
年报指出,东阿阿胶在产品研发方面,积极开拓年轻新人群,探索开发即食化、快消化新产品,拓展、培育新品类,为公司全面转型提供创新动力。此外,进一步完善阿胶标准体系,构筑产品技术壁垒,持续推进药理及临床研究,科学诠释东阿阿胶功效及作用机制,加快成果转化,赋能市场营销,建设有行业影响力的研发平台。
同仁堂
年,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下降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6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亿元,同比下降4.36%,综合毛利率47.04%,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
同仁堂以生产、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公司拥有余个药品品规,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个品规,按照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进行划分,心脑血管类代表品种包括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愈风宁心滴丸、偏瘫复原丸等;补益类代表品种包括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阿胶系列、五子衍宗系列等;清热类代表品种包括感冒清热系列、牛黄解毒系列、牛黄清胃系列等;妇科类代表品种包括同仁乌鸡白凤系列、坤宝丸、调经促孕丸等。
公司产品主要依靠经销商渠道销往市场,部分通过同仁堂商业零售药店销往终端,同时运用线上线下家和方式将小部分产品直销终端。
年,同仁堂商业开店速度较去年有所放慢,年内租赁费用为3.99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广告及推广类业务经费为10,.18万元,较去年同口径费用上升19.48%。医药商业板块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2.16%,同比增长0.66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同仁堂商业下属门店为家,实现营业收入,.12万元,同比下降3.62%,营业利润36,.65万元,同比上升3.25%。报告期内,同仁堂商业稳步推进自有零售终端拓展,新设门店28家。
报告期内,零售药店通过销售中西成药及饮片获得的销售收入占零售总收入的77.59%,其次为保健品及食品。零售药店在年从前5名供应商处采购中西成药及饮片,共计约25.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4%。零售药店中,有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有家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有医保定点药店占门店总数的73.52%。
片仔癀
昨日,片仔癀发布了年年报和年第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年片仔癀实现营业总收入65.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9亿元,增长13.78%;实现利润总额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4亿元,增长20.33%;实现净利润1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亿元,增长21.85%。
第一季度报告显示,片仔癀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亿,同比上年末增长1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亿,同比上年末增长了20.84%.
片仔癀年开始实施“一核两翼”大健康发展战略,主营板块有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和日化板块。
医药制造业的主要产品涵盖了肝病用药、感冒用药、皮肤科用药等众多领域,包括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产品以及近年来拓展的“安宫牛黄丸”等传统中药产品,年营收27.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0.25%。日化板块拥有“片仔癀”“皇后”等品牌,以及以“清火”为核心定位推出的牙膏及漱口水等口腔产品,年营收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2.49%。而医药流通业年营收28.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
02
药材质量与终端创新并重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保健养生意识进一步觉醒和政策多重利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成药发展态势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依旧存在一些限制行业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不高,再加上中药材市场也较为混乱,药品质量难以把控,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销售渠道正在变革,加上市场创新迭代提速,药企的产品、运营模式、营销策略也需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自我升级。
而针对这些问题,各家都有相应的举措。
云南白药
为保证中药质量,云南白药建立中药材可追溯体系,以“豹七”三七种植生产流程为标准,自主搭建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云药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了内外部三七种植销售各环节进行全过程闭环溯源,有效促进公司基地建设迈向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
搭建“数字三七产业平台”,以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为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集合从科研、种植、初加工,到成品加工、第三方检测,再到现代仓储、物流配送、电子交易的三七全产业链4.0平台。
业务创新方面,云南白药持续升级药房管理,着力DTP药房建设、慢特病药店项目,打造专业化零售药店;建成了“三中心一平台”的数字商务,即订单中心、承付中心、BI中心,供应商服务平台,实现智能采购,电子订单系统全流程自动处理。
东阿阿胶
由于农业与运输机械化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毛驴养殖产业规模化进程较慢,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原料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长期内仍将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东阿阿胶创新毛驴产业模式,稳固驴皮供应,引领产业链关键环节,逐步退出低价值环节,由重资产转向轻资产。
营销方式的创新方面,东阿阿胶逐步由传统营销向数字营销转型,线上线下相互赋能,推动市场下沉,深度拓面增量。推动工厂直达顾客,从传统消费终端,到“人人终端”。
围绕顾客运营配衬组织;以内容营销、场景营销,社群运营等方式,上市东阿阿胶牌“阿胶粉”,开创“阿胶粉+”消费场景,以年轻、时尚、方便的理念,从“秋冬滋补”到“随时随地的滋养”;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创新突破式增长;将“东阿阿胶生活化”作为目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