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地黄0928

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十六地黄(干地黄)

上品

一名地髓。味甘寒。生川泽。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鲜生地根绞汁晒干曰干生地,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

产陕西河南者良,生川泽黄土之地。根入药,根须之鲜者即鲜生地。

味甘性寒无毒。

干地黄为滋阴养血要药,功能凉血热,滋肝肾,养心益肺,通血脉逐血痹。

上品

干地黄:味苦,无毒。主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生地黄: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捣饮之。一名苄名芑,一名芑,地脉。生咸阳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夷。

①滋阴

②补血中津液。

③由于①②的作用结果,使其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弱)。

増加胃中津液,补全身之阴,补血中津液。清热凉血作用较弱。补血中津液从而使血流改善起到通络作用,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从而具有止血作用。

地黄分为干地黄、熟地黄、鲜生地(原药材)三种。因鲜地黄不在市场上流通,便剩下干地黄、熟地黄两种,在经方中使用的是干地黄。

胃、肾、肺、心、心包、肝、脾、血脉中。

(10方)

汤剂:生地黄:1.炙甘草汤、2.百合地黄汤、3.防己地黄汤

干地黄:1.黄土汤、2.芎归胶艾汤、3.当归建中汤加地黄阿胶、4.三物黄芩汤(《千金》)

丸剂:1.崔氏八味丸(肾气丸)、2.薯蓣丸、3.大黄廬虫丸。

助心胆气,强筋骨,长志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力,心肺损吐血,鼻血,妇人崩中血晕。

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主心病掌中热痛,脾气痿蹶,嗜卧,足下热而痛。

产中州,得土深水厚之性,内含润泽之湿也。原色为黄,制后为黑,故人知地黄之能滋肾阴,不知地黄实滋脾阴,内经云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受其灌溉。其不辛温,故能益水液,滋血之源,而不能变化、以成血色。以水配火,不使壮火食气,如此气纳矣。

主治血症及水病也。

熟地补血,生地凉血。

日现市面用药有三种,鲜生地、干地黄、熟地黄,一物各有其用,鲜生地多用于肺胃实热,口燥烦渴,舌苔光绛色。干地黄多用于滋养阴血,血虚内热之症。熟地黄则用于补阴生精,扶养亏弱之虚。是故元素曰生地凉血,血热者须用。熟地微温,血衰者须用。

男子多阴虚宜熟地,女子多血热宜生地。

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凡病人脾胃弱,大便泄,产后不食或泻,及胸隔多痰,气道不利者均忌,忌铜铁及茶,得清酒麦冬良。

附:

上古是先有药而后有医也,是故治病之道必先于用药,而用药之道必先于识药。

《神农本草经》共分上、中、下三种药物的说明。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中药一百二十味,下药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

1.每日一药:人参

2.每日一药:艾叶

3.每日一药:姜

4.每日一药:桂

5.每日一药:麻黄(.09.17)

6.每日一药:附子(.09.18)

7.每日一药:细辛(.09.19)

8.每日一药:大黄(.09.20)

9.每日一药:黄连(.09.21)

10.每日一药:石膏(.09.22)

11.每日一药:消石、芒硝、朴消(.09.23)

12.每日一药:阿胶(.09.24)

13.每日一药:茵陈(.09.25)

14.每日一药:五色石脂(.09.26)

15.每日一药:酸枣(.09.2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zp/6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