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凹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西部的深山区,虽然这是一个深山小村,却处处洋溢着时代气息:道路宽阔平坦,楼房气派洋气,学校、卫生室、游园、超市、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太阳能路灯等一应俱全。走进村民家里,家用电器、时尚家居也是样样齐全。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全村来户人家,百余户都有自己的私家车……俨然一个“深山小都市”。
好支书陈光敏:20余年把昔日穷村变成“深山小都市”
“以前俺村可是全县有名的穷村!”村里的老人们说,“如今能过得跟城里人一样,全是因为俺村有个好的领头人——陈光敏!”
昔日的郭凹村没水、没路、没学校村民也都住在破旧的窑洞和土坯房里
打井、修路、盖学校、建新房深山小村摆脱贫穷面貌
陈光敏是年走上村支书岗位的。上任伊始,一个凄苦的现实就摆在了他面前。年至年间,豫西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赤地千里、禾枯苗干,郭凹村更是水贵如油。
为了生存,青壮劳力只能靠攀援悬崖峭壁到3公里外的黄河边排队担水。怎么办?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打深井!
“但当时一提出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全村人的质疑,大家都认为自古以来都打不出水的地方,你一上来就能出水?”陈光敏说,“打井时生的气多着嘞,我哭的也不止三五场!”但为了全村百姓,陈光敏还是“豁出去”了。
打井的资金预算对村里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陈光敏和村班子带头捐款。之后,他又到市里、省里走访水利专家、邀请水利队探测。凭着契而不舍的精神,年村子终于从米的岩层下打出了井水。陈光敏又一鼓作气,带领群众建起3个水塘,铺设管道余米,让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当时村里的老太太喝着自来水哭得啊……”陈光敏说,“我感觉当初生的气也值了!”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是村子学校状况的真实写照。每逢下雨,为了安全,学校只好放假。年,陈光敏和村班子发动党员、群众义务出工,一方面自己努力,一方面向外求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子筹资41万元终于建起了一所标准学校。
“沟套沟,岭挨岭,山路崎岖真难行。去趟镇里带干粮,去趟县城像进京。”为了改变出行难,陈光敏和班子成员又历尽千辛万苦,八方筹资多万元,修筑了一条连接莲花、安里、西岭三村,长8.8公里、宽4米的柏油路,连组接户,与城镇公路贯通,受益群众万余人。
之后,借助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在陈光敏的带领下,村子又在中心地带征地51亩,建设了新村。年,全村百姓彻底告别了土窑洞、土胚房,实现了集中居住。
如今的郭凹村已俨然一个“深山小都市”了
种树、办公司、成立合作社群众鼓起了“钱袋子”
在努力改变村里落后面貌的同时,陈光敏也时刻在琢磨,如何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最好的办法还是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年,利用国家发展生态林和退耕还林的政策,陈光敏带领全村人挖坑种树,治理荒山0余亩,栽植松柏28万株、经济林木15万株,还推广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为村子建起了“绿色银行”。
年,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后,地处主景区的郭凹村由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奇山秀水”,原来无人问津的山野菜、土鸡蛋、柿子醋等绿色食品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
年,村子建起了洛阳老山根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商标,开发出了享誉四方的山野菜、柿子醋、小杂粮等土特产。昔日的栾芽、皂角芽、棠梨花、洋槐花、山韭菜等野菜被就地采摘、浸泡去苦、高温消毒后真空包装。“老山根”公司是县城5家土特产商店的供应商,产品远销洛阳、郑州、西安等城市。
兴办企业除了吸纳村子40多人就业的外,每年野菜集中上市的季节,还能带动包括郭凹在内的周边4个村子多人参与采摘,每年村民累计能从公司领取工资35万多元。
陈光敏(右)在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进一步盘活资源,提高土地附加值,年陈光敏又将目光瞄向了养殖业。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立杆架电、挖地接水、开山修路,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最终用诚心感动了郑州一养殖企业。半年时间不到,投资余万,占地10亩的羴犇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只湖羊入圈,养殖厂流转亩土地的同时,还吸纳了60人就业。
年,春阳露种植专业合作社又成立了,这个以种植黄芪、血森、地黄等中药材为主的合作社,流转土地亩,安置剩余劳动力80多人。
如今的郭凹村,不仅学校、卫生室、绿地、超市、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太阳能路灯等一应俱全,而且家家户户有就业,百余户有私家车,多户在县城买了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富足又幸福。
“治穷先治愚,治愚抓教育。”村里有了钱,陈光敏考虑最多的还是教育。年,在他的倡议和带头下,本村和外地爱心人士50多人共捐款44万元,成立了“郭凹革命老区爱心助学基金会”,用于资助本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贫困学生和贫困教师。去年秋季开学,5名刚刚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每人领取了0元助学金。
陈光敏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切磋“致富经”
为村子办事,为山区操劳,跑腿、贴钱、搭工夫,还落下不少埋怨。为此,家人没少替陈光敏操心,父亲也多次劝他辞职。早些年远在新疆作棉花生意的舅舅让他放下这个穷山沟跟他到新疆发展,被他婉言谢绝。如今,舅舅当年带过去的助手已拥有两家公司,资产多万元。陈光敏说:“山区就是我的根,干了这么多年村支书,已经有感情了,百万富翁我也不眼红,看着山村亮堂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我比干啥都高兴!”
本期编辑
侯琳琳审核
时岩
辛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