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乌龙散 https://m.39.net/disease/a_9346681.html
大家好,我是中医孙大夫。
最近很多人的鼻腔受不了,,变得干巴巴的,热灼灼的,仿佛有一个小电焊在烧你的鼻黏膜。还有一部分人咳嗽不停、干咳,其实这就是秋燥之气的侵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中医讲,肺开窍于鼻,肺里面的津液不足了,嗓子、鼻子就会一起出现燥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燥是秋季外感燥邪引起的,更易通过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侵入肺部。所以,一些身体状况本身很好的人在秋季也容易出现喉痒、咳嗽等症状。由于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所以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需要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这里我们来分享一个出自《慎斋遗书》里面的百合固金汤,方中百合配麦冬,滋肺而润燥,清肺中虚火而止咳,充水之上源而固肺金,共为君药。中医讲,肺为水之上源,当水源的水要枯竭的时候,怎么补呢?
首先当然要在水源加水,但同时,还要在河流的沿途加水,这样就可以减轻水源头的负担。肺在中医来讲是天,百合,麦冬润肺,等于是把天上的雨水降下来,这样就补充了水之上源。生地黄兼能凉血止血,清肾中浮游之火,玄参兼能治咽喉燥痛,合而为臣。生地黄、熟地黄、玄参滋肾壮水,补充下源之水,相当于是给河流的沿途加水,以充肾水,肾水得壮,津液可蒸腾以上濡肺金,金润水壮,虚火自熄,固有金水相生作用。
当归养血补肝,引血归经,白芍和营泄热,敛阴柔肝,贝母润肺化痰以止咳;桔梗,既提升肺气,又引药上行,入肺养肺,引药入肺以化痰利咽,凡是痰少的干咳、鼻孔干燥、全身皮肤干燥的人可以参考一下,由于百合固金丸里面大多是滋阴的药,在没有阴虚的情况下滋阴,容易生痰,所以,凡是痰多、体胖,没有干咳等肺阴虚症状的人,就不要吃这个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