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脚后跟生长骨刺,走路时脚一着地就疼痛难忍。这里介绍一个简便办法,方便实用,坚持治疗,可获良效。患者不妨一试。
取一个相当于鸡蛋大小的圆石子,放在脚后跟痛处来回踩踏滚动。滚动时间越长越好。此法如同用石子按摩跟骨患处,通过按摩破坏骨刺再增生。开始几次磨骨刺比较疼痛,之后再磨疼痛就会减轻。坚持在骨刺患处摩擦,一般来说,轻者10余次即可见效,重者15—20天亦能获益以至康复。
万病从根治7——骨刺的诊断与治疗
小时候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里有很多鱼,于是只要有空,我就喜欢捕鱼,捕鱼就有鱼吃,有鱼吃就会出现鱼刺卡喉的情形。记得每次卡喉,家里人就让我喝些醋,说醋可以软化鱼刺。每次卡喉,每次都喝醋,但效果却很一般,因为总要拖上一天半天才好。后来太爷告诉我,让我用威灵仙一小把,再加上半碗醋煮水喝,说这样可以化鱼刺。我按照这个方法试验过几次,效果的确很好。将煎好的药汁慢慢下咽,慢慢地软化鱼刺,一般十几分钟就搞定了。从医后,遇到鱼刺卡喉的病人,我也经常介绍他们这个方法,只要鱼刺不大,通过这个办法都能见效。
内外兼治除骨刺
我一直在想,鱼刺可以软化,那么人体的骨质增生形成的骨刺,是否也可以软化?
患者李某,女性,75岁,足跟疼痛月余。她说后脚跟一着地就疼,严重影响走路。医院做X光片检查,发现是跟骨长了骨刺,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我,希望通过中药治疗来解决骨刺的问题。思考片刻后,我给病人开了方子:威灵仙克、红花30克、陈醋克。
用法:将威灵仙、红花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汁0毫升,加入陈醋克,然后用此药水泡脚15分钟,泡完后药汁不要倒掉,8小时后再泡一次。每天泡两次,连泡7天。药汁每两天更换一次。
患者使用5天后,就可以下地走路,疼痛明显缓解,但负重物时仍有痛感,泡完7天后,症状基本全部消失了。
随后我建议病人每天再用淫羊藿30克煎水后送服六味地黄丸,连用10天,以巩固疗效。
也许有人困惑,前面用威灵仙、红花加醋泡脚可以理解,后面为什么还要用淫羊藿30克煎水后送服六味地黄丸?
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
骨刺由骨质所化生。在人体,肾是主骨的,也就是说人体的所有骨头都是归肾来管理的。而肾的另一个功能是主封藏,如果肾虚,则封藏能力不够,骨髓外溢,形成“髓溢证”,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骨质增生。
那么如何来抑制这种情况的加重呢?很简单,补肾!补肾之后,增强了肾的封藏能力,髓溢就不会继续加重,就能解决问题了,运用淫羊藿加六味地黄丸就是这个目的!
外用药物泡脚可以软化骨刺,这是治标;内服药物控制髓溢就是治本,标本结合,病人才能好得更快。
补肾还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面谈到了肾虚,肾的封藏力不足,出现髓溢证,导致骨刺。或许有的人会问,肾虚之后,除了骨刺之外,还有没有可能出现其他的病变?“肾主骨”,人体所有骨骼方面的疾病,都与肾有关!有次同一些西医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大家谈到颈椎病该如何治疗,席间有人问我:“你们中医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我说:“肾虚引起的!”大家哄堂大笑,在西医的思想中,好像肾虚总与纵欲过度有关!其实肾虚并不一定是纵欲过度引起的,长期从事特定的工作也会伤肾,比如经常站立的教师,《黄帝内经》说“久立伤骨”。经常开车的司机,经常熬夜打麻将的人,都容易伤肾。伤肾之后,人体的肾精不足,就会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此时,如果再负重物,或长时间坐立姿势不当,就会出现椎间盘突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以通过牵引使椎间盘间隙增加,进而让突出的椎间盘缩回,这样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过不了多久问题还会复发。
有的病人甚至采用手术疗法,将突出的椎间盘切掉,但不久后发现,切了三、四腰椎突出的椎间盘,四、五腰椎椎间盘又突出了;四、五腰椎突出的椎间盘切了,没过多久,二、三腰椎椎间盘又突出了!治疗总是在疾病后面跟着跑。
这是为什么?因为患者肾虚的病机没有转变,饮食生活习惯没有改变,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只是治标,全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临床上,我采用中药内服加药物外敷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无数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实治疗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从肾入手。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如果再伴有左右尺部沉细微弱,舌根发白的症状,就必须以补肾壮腰为主,配合使用活血止痛、散寒除湿、舒经活络的药物。
我经常使用的药物如下:
黄芪(通过补肺气来补肾,取“虚则补其母”之意);
杏仁(入肺,性苦降,使肺之精微下输于肾);
附子、菟丝子、鹿衔草(补肾火、养肾精);
熟地、锁阳、淮山药(补肾阴);
黑豆、莱菔子(利湿化痰,消除神经根水肿);
杜仲、淮牛膝(使药,引药入腰);
三棱、莪术、鸡血藤(活血通络止痛)。
用这个方子,通常五服见效,十服就好得差不多了。
临床上,疼痛较重的患者,可配上马钱子,腿麻较重的患者,则需配伍猪鞭,这样才能很快取效。
补肾的食疗方法
总是有人不喜欢吃药。他们会问,除了吃药,有没有食物可以起到补肾封髓的作用?下面,我再介绍一种补肾的食疗方法:杜仲枸杞腰花汤。
原料:杜仲30克,枸杞20克,猪腰1对,冬笋肉50克,花生油50毫升,鲜汤0毫升,料酒、精盐、酱油、胡椒粉、葱白各适量。
做法:杜仲洗净,用纱布袋扎好。猪腰去掉外膜,剖开两片,去臊腺,在里面切十字花刀,再分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洗净,洒上料酒稍腌。冬笋去外壳,取笋肉切成小薄片,加盐炒熟。
沙锅置武火上,放入鲜汤、冬笋、枸杞、杜仲纱布袋,煮沸30分钟,去杜仲。将清水和盐在另锅内煮沸,下腰花汆热,再放入料酒。将汆热的腰花捞入沙锅汤内,文火慢炖至香熟时加入胡椒粉、味精、酱油、葱白调味即成。
此汤补肾强腰,对于肾虚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肾虚伤骨的人忌饮食过咸
许多疾病通过饮食的调理,往往都能起效。五味之中,咸味入肾。咸味的药物或食物最容易作用于肾。咸味适度可以养肾,过咸则伤肾。对于已经出现肾虚症状,出现骨刺、骨质增生的病人,在饮食上一定不要吃太多太咸的食物,否则,只会加重病情,于身体不利。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肾虚会导致骨质疏松。许多老人经常腿抽筋,找医生看病时,大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俗话就是缺钙,于是治疗上针对缺钙采取最直接的办法——补钙。
补钙有没有效果呢?部分病人有效果,但只要一停药,腿立马又抽筋。
这类病人经常问我,难道这钙片要吃到死?吃到进棺材?
人体是一个很精密的系统,如果天天吃钙片来维持,说明治疗方法是有问题的!
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
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
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溢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
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
白术[báizhú]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后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照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等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上面这个案例。
骨刺病也叫骨刺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骨性赘生物所致。股钙流失形成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什么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两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
中间六边形分割线
中医常讲理、法、方、药,明白了理法,取类比象,小小的白术经济实惠又方便可行,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这么大的痛苦,如果您身边有被骨刺困扰的朋友不妨推荐给他可试试哦~
告知:中医是慈善医学,是顺应天地生养之道的大学,是天人合一的大学。仁爱生养是天道,是物皆有灵。为符合生养之道,恳请诸位患者在治疗之时,心怀仁悯,以不伤生为基本,能用草药治疗就不要用动物药治疗,能用针灸治疗就不要用草药治疗,能用手法治疗就尽量不要用针灸治疗,能用祝由方治疗就不用手法治疗。顺应天地生养保全仁爱不杀,使天下无戾气而长生。愿天下人无病,愿医生皆闲暇。
人吃五谷杂粮经受风寒暑湿,难免生病,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治疗,本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