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鐥呮渶濂界殑鍖婚櫌 http://m.39.net/pf/bdfyy/bdfjc/
千丝万缕黄瓜情
梅影
小时候,生病了吃了药,我妈总要递给我一根黄瓜干,让我就着吃一大碗热热的白粥。待病病怏怏的我一吃完,微微出点汗,整个人立马有精神了。后来自己当了妈,每当孩子胃口不好的时候,我就会泡一根黄瓜干,剁点瘦肉,做成黄瓜肉饼,孩子就爱吃饭了。再后来,有人告诉我,荔枝吃得多,上火了,用黄瓜干泡水喝,能解荔枝热毒。酷爱吃荔枝的我,信了也试了,果然屡试不爽。
《本草纲目》里有记载:“黄瓜味甘,性凉,能清血除热,解毒消炎。”而生长于农村的我从小跟着妈妈种黄瓜,摘黄瓜,晒黄瓜,对黄瓜司空见惯,不晓得它什么功效,只知道它就跟我们日常的五谷杂粮一样平常。在我的记忆中,分干到户后的农村,大块的田地是用来种水稻的,只有小块的自留地才用来种黄瓜,所以黄瓜一般种在一块不大的乡野地里。每到春末夏初黄瓜收成的时节,瓜蔓上就会开着些金黄色的小花,细碎而艳丽,在阳光下,在微风中,吟唱着快乐的歌。瓜蔓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慈爱的美,左边吊一根,右边吊一根,丝丝缕缕,纷垂悬挂着大小不一的瓜条。从黄瓜地旁走过,闻到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混杂着水稻、青草与黄瓜的清香,嗅觉上可以得到极大满足。
我虽说对黄瓜素有好感,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会把它写上文章。
四月,春风温柔,万物可爱,又是瓜果飘香时节。是日我们一行十一人,来到素有“黄瓜之乡”之称的笪桥镇,参观了当地最大的黄瓜厂——翠的特产食品公司。一走进厂区,一股熟悉的清香扑鼻而来。诧异间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一个偌大的黄瓜晒场。几位工人阿姨在忙着晒黄瓜。她们快速熟练又有条不紊地把一条条黄瓜摆放,让每一条黄瓜都充分地享受阳光的浴晒。文友燕玲的儿子在妈妈的鼓励下,也跟着有模有样地晒黄瓜。我笑着说:“这孩子真好样的!”孩子害羞了,但很兴奋,在大家的赞美声中干得更欢了。
走进生产车间,因为工人放假了,我们没看到黄瓜的加工过程。但看到架子里晒好的瓜干,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暖心的春丽妹妹递给我一小段,我迫不及待地放进口里试了一下,淡淡甜甜的,非常可口。然后我像只馋吃的猫,缠着春丽妹妹还想要吃一段。虽说现在物质丰饶了,但吃腻了珍馐美味,再吃点爽口爽心的黄瓜,是会让人上瘾的。
不瞒你说,我们小孩子还真有过偷黄瓜的经历呢。放学后就要去地边割草的我们,口渴了,看到垂挂在瓜架上的黄瓜,发出诱人的清香,总是垂涎欲滴,不能自己,四顾无人,眼睛先锁定其中一条,再慢悠悠地割会草,然后快速摘下来,慌乱地丢进草筐里,再跑到离瓜地远点的河边洗干净。“咔嚓”一口,嫩,汁液青翠,又脆又爽,唇齿生津,口舌留香。那种味蕾上的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幸好农家人淳朴友善,即便是瓜主人知道我们小孩子偷了瓜,也不在意,没有谁会因为不见了一根黄瓜而发生争吵。
这也难怪我们啊,谁叫黄瓜那么好吃呢!陆游就是个极爱吃黄瓜的人。他写过很多有关黄瓜的诗,当我们读到其中“白苣黄瓜上市希,盘中顿觉有光辉”的诗句时,就满口都是香的了。为黄瓜作诗的有陆游,为黄瓜作画的有齐白石。齐白石是位有趣的画家,他画过很多蔬菜。在齐白石的画里,黄瓜这美好的乡下小物,也无比的亲切可爱。可见,对美好的事物,人总是有共情的。
在接待室,我听到茂名文化非遗传承人李锦昌介绍:笪桥翠的黄瓜,近年来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有三点。一是瓜种好,纤维素多,水分少,有利于做成黄瓜干;二是利用附近糖厂产生的火灰或农家的基肥种植,无化肥的敏感刺激;三是种植过程中,应对黄瓜的天敌,蜜蜂蚊虫等,采用物理擒杀、物理治虫的方法,种植出来的黄瓜是无公害食品。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加工过程中,跟传统的腌制方法不同,是原汁原味的低盐保存,不会产生亚硝酸盐。他们办厂的信念就是:做健康的食品,做自己想吃的食品,做受市场欢迎的食品。
听着李经理娓娓道来,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位朴实敬业的中年人肃然起敬。做人嘛,就要有点家乡情怀,带领家乡人发家致富走乡村振兴道路;做事嘛,就是不能没有信念,要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产业。正因如此翠的黄瓜厂做出了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也正因如此,黄瓜已成为笪桥人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从笪桥回来,我兴致勃勃地发了个朋友圈:“来笪桥,看一场盛世瓜事……”很快就有个三十多年没见面的在外地的老朋友给我评论:“黄瓜,几乎是老家唯一记挂的食物了。”我心头一热,家乡的黄瓜啊,依然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牵挂。时光可以带走岁月,但带不走游子记忆中故乡的食物的味道!朋友如此,我又何尝不是?四季芳华,浮世万千,吾爱只有二:春日的东风,家乡的黄瓜。
我给远方的朋友寄去了一些黄瓜干,“乡野无所有,聊赠一斤瓜”,那是故乡食物的味道,是朋友记忆中的味道。我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她心心念念的家乡的食物的味道,从来不曾改变,那千丝万缕的黄瓜情,一直在。
梅影,广东化州人。主业教书,闲时读书,偶尔写作,以字为舟,自渡人间心河。刘思镁悦读,赞赏,感恩有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