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地黄 >> 地黄泡酒 >> 阴痿门

阴痿门

阴痿门

人有交感之时,忽然阴痿不举,百计引之,终不能鼓勇而战,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气之不足乎。凡入房久战不衰,乃相火充其力也。阴痿不举,自是命门火衰,何谓是心气不足?不知君火一动,相火翕然随之,君火旺而相火又复不衰,故能久战不泄。否则君火先衰,不能自主,相火即怂恿于其旁,而心中无刚强之意,包络亦何能自振乎。故治阴痿之病,必须上补心而下补肾,心肾两旺,后补命门之相火,始能起痿。方用起阴汤∶

人参(五钱)白术(一两)巴戟天(一两)黄(五钱)北五味子(一钱)熟地(一两)肉桂(一钱)远志(一钱)柏子仁(一钱)山茱萸(三钱)水煎服。连服四剂而阳举矣,再服四剂而阳旺矣,再服四剂,必能久战不败,苟能长服至三月,如另换一人,不啻重坚一番骨,再造一人身也。

此方大补心肾之气,不十分去温命门之火,而火气自旺。世人不识补心以生火,则心气既衰,火旺则焚心矣。不识补肾以生火,则肾水既亏,而火旺则损肾矣。心焚而肾损,虽火旺何益乎?及足以烧干阴血,势必阳旺阴消,而不可救耳。

此症用济阳丸亦妙。

人参(六两)黄(半斤)鹿茸(一个,酒浸切片,又切作小块,粉炒)龟膏(半斤)人胞(一个,火焙)麦冬(四两)北五味(一两)炒枣仁(三两)远志(二两)巴戟天(半斤)肉桂(三两)白术(八两)菟丝子(一斤)半夏(一两)砂仁(五钱)黄连(八钱)神曲(一两)

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服一月阳举矣,且能善战。

人有精薄、精冷,虽亦能交接,然半途而废,或临门即泄,人以为命门之火衰,谁知是脾胃之阳气不旺乎。夫脾胃属土,土生于火,脾胃之阳气不旺,仍是命门之火衰。盖命门之火乃先天之火,脾胃之土乃后天之土也。后天之土,本生于先天之火,先天之火不旺,则后天之土不能生。然脾胃之土虽属后天,而其中未常无先天之气,命门之火寒,则脾胃先天之气,何能生哉?命门既不能生脾胃先天之气,而脾胃后天之气益加衰微,欲其气旺而能固,精浓而不薄,乌可得乎。治法必须补先天命门之火,更补后天脾胃之土,则土气既旺,火又不衰,庶几气温精浓乎。方用火土既济丹∶

人参(一两)白术(一两)山茱萸(一两)菟丝子(一两)山药(五钱)巴戟天(一两)肉桂(一钱)水煎服。连服十剂而精浓矣,再服十剂而精温矣,再服三月永不再弱。

是方健脾胃之土,仍是补命门之火,湿气去而精纯,寒气去而精暖,寒湿既除,除气消亡而阳气健旺,何至成怯弱之病哉。

此症用旺土丹亦甚佳。

人参(六两)白术黄(各一斤)巴戟(一斤)茯苓(五两)山萸肉(半斤)菟丝子(八两)肉豆蔻(二两)北五味(一两)肉桂(三两)破故纸(四两)杜仲(八两)山药(八两)芡实(八两)神曲(三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服一月,阳事改观,而精亦不薄冷矣。

人有年少之时因事体未遂,抑郁忧闷,遂至阳痿不振,举而不刚,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火之闭塞乎。夫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藏精与志者也。志意不遂,则阳气不舒。阳气者,即肾中之真火也,肾中真火,原奉令于心,心火动而肾火应之,心火抑郁而不开,则肾火虽旺而不能应,有似于弱而实非弱也。治法不可助命门之火,如助命门之火,则火旺于下,而郁勃之气不能宣,必有阳旺阴消之祸,变生痈疽而不可救,宜宣通其心中之抑郁,使志意舒泄,阳气开而阴痿立起也。方用宣志汤∶

茯苓(五钱)菖蒲(一钱)甘草(一钱)白术(三钱)生枣仁(五钱)远志(一钱)柴胡(一钱)当归(三钱)人参(一钱)山药(五钱)巴戟天(三钱)水煎服。二剂而心志舒矣,再服二剂而阳事举矣,不必多剂也。

盖此病原因火闭而闷其气,非因火寒而绝其烬也,故一升火而阳痿立起矣。

此症用启阳娱心丹甚佳。

人参(二两)远志(四两)茯神(五两)菖蒲(一两)甘草橘红砂仁柴胡(各一两)菟丝子白术(各八两)生枣仁当归(各四两)白芍山药(各六两)神曲(三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服一月,阳不闭塞矣。

人有天分最薄,无风而寒,未秋而冷,遇严冬冰雪,虽披重裘,其身不温,一遇交感,数合之后,即望门而流,此命门之火太微也。夫命门虽是先天之火气,而后天功用实可重培。

第命门藏于肾中,乃无形之火也。有形之火,宜以火引火;无形之火,宜以水引火。以火引火,而火反不旺;以水引火,而火自难衰,此补命门之火,与补他火实不同也。方用扶命生火丹∶

人参(六两)巴戟天(一斤)山茱萸(一斤)熟地(二斤)附子(二个)肉桂(六两)黄(二斤)鹿茸(二个)龙骨(醋,一两)生枣仁(三两)白术(一斤)北五味(四两)肉苁蓉(八两)杜仲(六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早晚各用五钱。服三月,自然坚而且久。

此方填精者,补水以补火也。何加入气分之药?不知气旺而精始生,使但补火而不补气,则无根之火,止能博旦夕之欢,不能邀久长之乐。惟气旺则精更旺,精旺则火既有根,自能生生于不已。况气乃无形之象,以无形之气,补无形之火,则更为相宜,所以精又易生,火亦易长耳。

此症用壮火丹亦甚佳。

人参(五两)巴戟天(八两)白术(炒)熟地(各一斤)山茱萸(八两)肉苁蓉枸杞(各八两)附子(一个,用甘草三钱煎汁泡过,切片,炒熟)肉桂(三两)破故纸(炒)茯苓(各四两)北五味(一两)炒枣仁(三两)柏子仁(二两)山药芡实(各五两)龙骨(醋,为末,一两)各为末,蜜为丸。服二月,坚而且久。

人有中年之时阳事不举,虽妇女扪弄而如故,即或振兴,旋即衰败,此心包之火气大衰也。夫心包之火相火也。心包火旺,力能代君行事;若心包火衰,心火虽动,如相臣卧病,气息奄奄,欲其奋身勤王,其可得乎。且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正相通也,未有心包寒而命门能独热者,所以心包之火微有扶之而不起者。治法温其心包,不必温其命门也。方用∶

人参(一两)巴戟天(一两)肉桂(三钱)炒枣仁(五钱)远志(二钱)茯神(一钱)良姜(一钱)附子(一钱)柏子仁(二钱)黄(五钱)当归(三钱)

菟丝子(二钱)水煎服。连服十剂,兴趣自生,服二十剂,阳旺不倒矣。

此方名为救相汤,专治心包虚寒之症,不止振举其阳也。方中虽治心包,实皆统治心者。盖补其心君,则君王富足,而相臣自强,相助为理矣。

此症用辅相振阳丸亦佳。

人参(五两)巴戟天(十两)炒枣仁麦冬(各五两)菟丝子(十两)远志柏子仁肉桂(各二两)茯神枸杞(各三两)黄(八两)当归仙茅(各四两)白术(六两)人胞(一个)陈皮(五钱)阳起石(火,醋,一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四钱,滚水下。三月阳事振发。

下痢第十五

(方十九首)

胶蜡汤

治产后三日内下诸杂五色痢方。

阿胶黄柏(各一两)蜡(如博棋三枚)当归(一两半)黄连(二两)陈廪米(一升)

上六味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二升,去滓,纳胶蜡,令烊,分四服,一日令尽。

桂蜜汤

治产后余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方。

桂心干姜甘草(各二两)附子(一两)蜜(一升)当归(二两)赤石脂(十两)

上七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蜜,煎一两沸,分三服,日三。

治产后下赤白,腹中绞痛方∶

芍药干地黄(各四两)甘草阿胶艾叶当归(各八两)

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

治产后赤白下久不断,身面悉肿方∶

大豆(微熬)小麦蒲黄(各一升)吴茱萸(半升)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此方神验。亦可以水五升,酒一斗,煎取四升,分四服。

治产后痢赤白,心腹刺痛方∶

薤白(一两)当归(二两)酸石榴皮(三两)地榆根(四两)粳米(五合)

上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必效方》加浓朴一两,阿胶、人参、甘草、黄连各一两半)

当归汤

治产后下痢赤白,腹痛方。

当归龙骨(各三两)干姜白术(各二两)芎(二两半)甘草白艾(熟者)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

白头翁汤

治产后下痢兼虚极方。

白头翁阿胶秦皮黄连甘草(各二两)黄柏(三两)

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日三。

鳖甲汤

治产后早起中风冷,泄痢及带下方。

鳖甲(如手大)当归黄连干姜(各二两)黄柏(长一尺,广三寸)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加白头翁一两

龙骨丸

治产后虚冷下血及谷下昼夜无数,兼治产后恶露不断方。

龙骨(四两)干姜甘草桂心(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和丸,暖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一方用人参、地黄各二两。

阿胶丸

治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方。

阿胶(四两)人参甘草龙骨桂心干地黄白术黄连当归附子(各二两)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温酒服二十丸,日三服。

泽兰汤

治产后余疾,寒下冻脓,里急,胸胁满痛,咳嗽、呕血,寒热,小便赤黄,大便不利方。

泽兰石膏(各二十四铢)当归甘草浓朴(各十八铢)远志(三十铢)本芎(各十五铢)干姜人参桔梗干地黄(各十二铢)白术蜀椒白芷柏子仁防风山茱白皮麻子仁(各半升)

上二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纳桑白皮,煮取七升半,去之,纳诸药,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干地黄汤

治产后下痢方。

干地黄(三两)白头翁黄连(各一两)蜜蜡(一方寸)阿胶(手掌大,一枚)

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蜡令烊,分三服,日三。(《千金翼》有干姜一两)

生地黄汤

治产后忽着寒热下痢方。

生地黄(五两)甘草黄连桂心(各一两)大枣(二十枚)赤石脂(二两)淡竹叶(二升,一作竹皮)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竹叶,取七升,去滓,纳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

蓝青丸

治产后下痢方。

蓝青(熬)附子(炮)鬼臼蜀椒(各一两半)浓朴阿胶(炙)甘草(各二两)艾叶龙骨

上十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腹,每服以饮下二十丸。一方用赤石脂四两。

赤石脂丸

治产后虚冷下痢方。

赤石脂(三两)当归白术黄连干姜秦皮甘草(各二两)蜀椒附子(炮各一两)

上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千金翼》作散,空腹饮服方寸匕。)

赤散

治产后下痢方。

赤石脂代赭(各三两)桂心(一两)

上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黑散

治产后下痢方。麻黄贯众桂心(各一两)细辛(二两)甘草干漆(各三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五撮,日再。五日愈。麦粥下尤佳。

黄散

治产后下痢方。

黄连(二两)黄芩虫干地黄(各一两)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龙骨散

治产后痢方。

五色龙骨代赭赤石脂黄柏根皮(蜜炙令焦)艾(各一两半)黄连(二两)

上六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8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