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冲刺万吨级市场,这个经销商不简单

白癜风的相关知识 http://www.pfbzl999.net/m/

三年冲刺万吨级市场

被新洋丰誉为“豫北三匹马(三位马姓经销商)”之一的马红波,率领神农农资这个年轻的农资团队三年间冲刺万吨级市场。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马红波在洋丰小麦营养套餐肥示范田为农户讲课

良马遇伯乐千里任驰骋

马红波年从河南省供销干部学校毕业后,在温县供销系统谋到了一份工作。但却生不逢时,赶上全国供销系统大改革的大潮,铁饭碗还没来得及捂热就被砸了。置之死地而后生。20岁的马红波自立门户,东拼西凑弄来一点小本钱干起了农资个体户。品牌肥料先款后货。因没有本钱,他当然不敢企及。小厂肥料给了他们一线生机:不用付款就可把肥料给送上门,卖了货给厂家回款。走村串户散发宣传单,推介产品,建立自己的渠道和客户群体。双脚+汗水是其仅有的资本,滚雪球滚大了一点原始资本后,他就注册了自己的农资公司——神农农资有限公司。雏鹰的志向总是在高远的蓝天。年轻且接受过供销学校专业训练的马红波心里再清楚不过:要想在农资行业立足,做强做大,没有强大的品牌肥料作支撑不行!年,马红波被新洋丰驻河南销售分公司业务经理相中,双方一拍即合,由他担纲温县洋丰肥料经销商。历经十年磨砺,年,温县的“洋丰”单品销量做到吨。严格地说,这个销量在洋丰县级代理商中是很小很小的。但新接手温县市场的洋丰业务经理黎超通过接触,看中了他年轻有为,有一股子闯劲和冲劲,与新洋丰营销模式改革的思路合拍,是一支潜力股。于是,黎超向新洋丰豫北销售分公司经理王金虎提了个建议:将焦作市当时销售工作不尽如人意的孟州市、沁阳县、武陟县一并划给马红波代理,公司给予相应的扶持,让洋丰品牌在古怀庆府辖区焕发光彩。虽然论县级行政区划是四个,但此四县市的耕地总面积加起来不足百万亩,只相当于河南省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马红波有了一个更大舞台,三年时间,演绎出这样一曲销量跃升的乐章——年销量吨;年吨,其中新型肥料吨;年吨,其中新型肥料吨;今年的目标:吨。其中新型肥料吨!数字是枯燥无味的。但是,音乐人将其谱成曲,或舒缓悠扬,或高亢激越……给人以美的享受。马红波将数字谱写成了一曲高亢激越的曲调,我给这首乐曲取名为《骏马奔驰在辽阔的中原》。

种植户在示范观摩会上现场订货

示范+观摩,产量会说话

近几年农资行业竞争惨烈,不少品牌保量已是压力山大。新洋丰在全国复合肥行业是个例外,每年持续稳定地增量。但像神农农资这样每年以50%左右增量的代理商却是为数不多。是一种什么魔力让神农农资能够如此逆市增量?笔者在其经营区域走访零售商、种植大户和农民朋友,大家津津乐道的第一个话题,就是洋丰肥料质量过硬,新品迭出,为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新洋丰高度重视农化服务,通过种植示范田,组织观摩会、培训会,用作物的长势说话,用产量说话,用增收的钞票说话,赢得了话语权。用农民朋友的话说,“俺们看到了结结实实的种植效果,信了,服了!”新洋丰要求通过示范种植推广产品,从中国农大—新洋丰联合组建顶级农艺专家服务团队,到公司农化技术部服务团队、业务员示范田种植,到经销商自己的示范基地、示范户建设,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区域,都有示范基地涵盖,点燃了科学种田的星星之火。

山药种植区用洋丰硫已是一种趋势

马红波抓住机遇,就当地的特产药物——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以及大宗作物花生、玉米、小麦,小宗作物蔬菜、水果等,在集中产区乡镇都建设了示范基地,每年种植示范田逾百块。还有种植大户自己用洋丰肥料与其他品牌的肥料做对比种植试验,掌握了洋丰肥料增产收的真凭实据后,把洋丰肥料作为自家用肥的不二选择。马红波说,其辖区内主要作物的集中产区乡镇,实现了示范种植全覆盖。就拿花生来说,用同等含量同等数量的洋丰肥与其他品牌的肥料做对比种植示范,收获后每亩增产百把斤是普遍现象。百把斤花生可多收入元左右,在地租、种子、农药、人工大体相等的前提下,每亩施洋丰新型肥料“洋丰硫”两包,投肥成本多花了七八十元钱。但从三百多元中刨去这多花的七八十元,不等于多赚了二百多元?这个账谁都懂算!这是见到了示范效果的农民坚定地选择洋丰肥料的根本原因。

马红波在花生示范地组织召开观摩会

大户信得过十年不弃离

神农农资公司拥有8名业务员。大力从种植大户中发展用户,依托大户带动小户,是新洋丰同样也是神农农资发展的战略思路。温县南张羌街道张疙当村铁棍山药种植大户张凯,虽然年纪只有三十岁,可他种植山药已有十年历史。十几岁就帮别人种山药,学到技术后,刚过二十岁,张凯就开始自己创业,种植山药。从三五亩地起步,张凯就接触了洋丰硫酸钾复合肥,发现其增产效果是其他肥料所没法比的,他就一直用洋丰硫酸钾肥料。年,他的种植面积发展到过百多亩,通过试用洋丰硫新品肥料,平均产量达到-斤(土壤、灌溉等条件有异,产量差异比较大),比用洋丰普通硫基肥每亩增产三五百斤。洋丰硫种植的山药产量高年,他的山药种植面积扩大到亩,他一次性买了40吨洋丰硫,底肥追肥全部使用该肥。去年也是如此。今年,张凯的种植基地扩大到亩,他一次性订购了吨洋丰硫,50吨自用,另50吨为其他山药种植户代购。张凯很诚恳地告诉我:“像我这种规模的山药种植,肥料可不能有半点含糊,一旦用了孬肥造成减产,一年的损失就是几十万!我信得过洋丰肥料,洋丰硫更是精品中的极品!”他给我算了一笔账:种山药每亩用5包肥,购肥款元;增收斤山药,多收入2元左右,刨去元购肥款,每亩可多赚元!单这笔增收的款项,比种一季普通作物的纯收入还高!我问他,去年种山药净利润有多少?他先是不愿意露富,在我反复催问下,他才做一个劈叉的手势:八十万!温县黄河街办种植地黄的大户高四,种50亩地黄。说起用洋丰肥料的历史,他比张凯的资格还老。他告诉我,十几年前,他就一直全部使用洋丰硫酸钾14-16-15和15-15-15配方的复合肥种地黄,三年前发现新洋丰推出了新品“洋丰硫”,经过试种,他改用了这款新型肥料,连续两年都购买了10吨洋丰硫。我们有过这样一番对话:“今年的肥料买了吗?”“还没到时间哩!”“还用洋丰硫吗?”“那当然!洋丰肥料让我圆了小康梦,我不用这肥岂不是跟钱过不去?!”看得出,这是一位吐口唾沫就是一颗钉的实诚人。从他不多的话语中,能掂量出他的心满志得。

新洋丰业务经理与种植户张凯(右)

马红波介绍,神农农资辐射的四县市中,种植山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使用洋丰肥料的在户以上,种植地黄达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用洋丰肥料的已超过80户。随着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种植大户用户群体还会不断扩大。在吃大锅饭年代有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如今这句话变迁为:“村看村,户看户,小户看大户。”这是对自己负责,对种植结构和技术负责的一种精准表述。大户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必须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种植大户有资金实力雇佣专业技术人员,用什么肥料,什么种子,什么农药,才能达成目标的实现,对增产增收拿捏得更准确。因而,他们对散户的引导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前种植产业中存在一个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少数种植大户不考虑资金实力,盲目扩大项目投资,最后搞到肥料种子农药大量依赖赊账,用时髦话说,就是拿别人的钱来赚钱,赚不到钱或者遇到天灾就跑路。这直接导致一种后果:品牌好肥料不会赊欠,赊欠来的肥料往往是肥效差减产歉收的孬货!陷入恶性循环,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过这次走访,我甚至理出了这样一个公式:土地流转费、种子农药(合格的)、用工费用等是一个相对的定数,差异只能以加号或减号来调校。在定数大体确定的前提下,肥料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变数,当用乘号或除号来运算!上述种植大户对肥料与增产增收关系的认知,应为更多的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民朋友所借鉴和汲取。

改革风浪快马加鞭

自年起,新洋丰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营销模式改革与创新,与之相匹配的是开展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六七年来,新洋丰不断推出新型肥料,与国际顶尖的肥料企业掰手腕,引领中国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中国农民的用肥革命。

几年间,推出国内首款生态级肥料“洋丰硫”,推出了比照国际顶尖复合肥品牌研发的“洋丰优雅”,推出广受市场好评的生物菌肥、海藻肥、硝硫基肥、水溶肥等十多款新型肥料,引进德国顶尖的肥料品牌“康朴”“诺泰克”产品,及其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关键原料硝化抑制剂,实现“康朴”“诺泰克”的国产化。

诸多产品创新,为参与供给侧和消费侧改革、参与近几年惨烈的肥料市场竞争做了良好的铺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竞争力不光来自产品自身,优化服务模式对产品(尤其是新品推广)更是如虎添翼。

近三年,新洋丰不遗余力地建设具有洋丰特色的农化技术服务体系,在与中国农大及其协作的20多所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了十年的基础上,去年,将公司农化技术服务队伍从60人扩大到百人队伍,今年拟扩编到人,到十四五末拟扩编到-人。在这个目标指引下,今年,新洋丰把河南省46个县划定为新洋丰营销改革试点区域,成立新洋丰改革市场分公司,配备了余人的农化服务和市场推广团队,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充实改革市场分公司,以期探索出一种成功的营销服务模式,在全国所有营销分公司中复制和推广。马红波的神农农资有幸被整编到改革分公司。目前,为他公司配备的2名农学硕士和6名推广员已到位,示范观摩和新型肥料推广的计划正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这对马红波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面对机遇,马红波自告奋勇地将神农农资今年的销量目标调整到吨,其中新型肥料销量吨!有规划有信心,贵在落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到位。三月之初,中原大地春耕尚未开始,神农农资已备货和销肥近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量逾1吨,目前,农民培训会正紧锣密鼓进行,捷报频传。

马红波组织农民在示范田现场观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笔者走访中原大地的时候,适逢贵如油的春雨降临。我联想到,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中国人的饭要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里”的相关指示精神,以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发展的大政方针,更是及时雨,对振兴中国农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我想,马红波和他的神农农资,连同中华大地有作为有抱负的农资人,以及广大农民朋友,欣逢润物好雨,定会更加茁壮。乘长风破万里浪,凌青云啸九天歌,抓住机遇,从牛年春季开始,放手一搏!

作者:成华彪

编辑:甄素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8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