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中药莫乱吃效佳需辨证

病例分享

老张,男性,66岁,退休前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三十几岁的时候就患上了慢性胃炎,频繁出现上腹胀满不适、饭后恶心想吐、呃逆、嗳气、反酸、厌食等症状,经常自服胃苏颗粒,舒肝和胃丸,养胃康等药物。于年初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腹部受到撞击,上述症状加重,并且有上腹部疼痛,这才引起了老张的重视,医院按胃炎治疗了3个多月,中药西药没少吃,就是效果不好。后经亲属介绍,医院找王海峰主任医师就诊。王主任见患者除了常见的胃脘疼痛、胀满、大便不爽等症状,其舌质暗红,脉涩,属于瘀血症候。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有慢性胃炎(非萎缩性),还有大量陈旧出血点。王主任给予活血化瘀,配合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中药治疗。经过三个月,患者上述不适症状消失,胃镜复查瘀血消除。

          

胃镜检查

提示什么是血瘀证?

血瘀证是中医独有的症候,清代名医王清任,所撰写的《医林改错》中,不乏论述瘀血证的文辞,更有一众活血化瘀的治疗法,流传至今,仍备受临床医家喜爱。比如血府逐瘀汤,流传甚广,可谓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

瘀血证的特点

除瘀阻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症状外,尚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疼痛:疼痛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刺痛、固定不移、拒按、经久不愈。

肿块:外伤出血,可于伤处见青紫色肿块或触到肿块。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瘀血,也在患处多可触到坚硬的肿块。

出血:出血也是瘀血常见的症状,特点是血色多紫暗,常夹有血块。

体征: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脉涩,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蜘蛛痣、表浅静脉怒张或有瘀斑。

中医治疗

中医

中医讲究辨证,只有根据患者的病情、舌象、脉象,确定病因和病位,给予恰当的药物,中药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但若不辨病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吃再好的药也是枉然,甚至还会有副作用。有些人说,现在中草药质量不好,所以疗效差。殊不知,感冒就喝感冒冲剂,腰痛就吃六位地黄丸,或者从电视里抄来验方就吃,全不问虚实寒热,效果怎能好呢?

中药包括:中成药和中草药,中成药有片剂、冲剂、胶囊,中草药有传统饮片、免煎颗粒。只要含有中药成分都是中药,需要看中医,辨证应用,效果才好。

专家推荐

专家简介

脑病科王海峰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

介绍:北京针灸学会穴位贴敷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人才,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心脑血管病和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下午

供稿科室:脑病科编辑科室:医疗发展部

精彩回顾

小病自己医——送中医进社区

落实“执勤院长制”让医患沟通零距离

“十人九痔,别等到开刀才想起治”

医院组织收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生完孩子缺奶怎么办?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