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处暑满地黄,家家农事忙

农令时节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晚秋作物要管好,水稻玉米和豆薯。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这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则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其意思就是说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因此,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逐渐变大,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获,这时的连阴雨是非常不利的天气。而对于正处在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雨水又显得特别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水,不然导致穗小、空壳率高。

华南地区

立秋处暑耕作忙,多种蔬菜和杂粮。晚秋追肥勤灌概,害虫风害要早防。

对华南地区来说,处暑是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

高原地区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

南方地区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

可是少数年份也会出现“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此外,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保障,故民间又有“处暑雨如金”之说。正因为如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农民都会在此时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各地农俗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东北地区的“立秋处暑在八月,拔草放垄晒水田”、华北地区的“立秋处暑,喜报丰收,精收细打,颗粒不丢。大茬早耕,准备秋种。晚秋作物,加强管理。地瓜追肥,黄烟培土。棉花整枝,适时打顶”、以及山东地区的“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糖保墒。晚秋管理,措施加强。秋菜定苗,锄草防荒。各种害虫,综合预防。浇水追肥,保证苗旺”、河南地区的“立秋过后处暑连,打草沤肥好时间,拔除大草放秋垄,小麦割完地早翻”、山西地区的“秋禾锄草麦地耱,打切棉花去病柯;南部种麦订计划,晋中棉花打顶柯;晋北侧重积肥事,胡麻筱麦要收罗”等等,都科学地概括了此时的农事习俗和活动,蕴含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道理。

注释: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







































迪赛胸腺肽肠溶片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