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卫生计生委,委直各有关单位、委审批发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
目前我国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我省周边省市相继出现H7N9流感病例,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作用,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中医药防治工作,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了H7N9禽流感应急中医专家组,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诊疗方案(年第1版)》,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了《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年第1版)》及《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医诊疗方案(年第1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防治工作中参考使用。
附件:
1.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年第1版)
2.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医诊疗方案(年第1版)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
年2月20日
附件1
云南省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中医预防方案
(年第1版)
目前我国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我省周边省市相继出现H7N9流感病例,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中医药防治H7N9型禽流感技术方案的要求,为有效应对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了H7N9禽流感应急中医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总结既往中医药防治流感的临床经验,结合云南实际特点,在《云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预防方案(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本方案。
一、日常预防
(一)起居预防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保持室内通风,及时加减衣物,作息要有规律,适当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可用艾叶等芳香化浊类中药进行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饮食预防
饮食要有规律,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勿过食寒凉,做菜做饭时,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禽肉、禽蛋应充分洗净煮熟。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适当的膳食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生津等功效,如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以及薄荷菊花茶:薄荷3g,菊花3g,金银花6g,甘草3g。沸水浸泡代茶频服。
(三)卫生预防
讲究卫生,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整洁,特别注意手卫生,要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应注意遮掩,不要随地吐痰,到人群聚集或不通风的公共场所应戴上口罩,接触活禽要注意个人防护,有流感症状应及时戴上口罩就医。
二、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主要用于与禽类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及儿童、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一)成人
参考处方
生黄芪g、防风g、白术g、藿香g、贯众60g、芸香草g、鱼腥草g。
功能:益气固表,疏风清热。
适应人群:平素体虚多汗,易感受风邪者。
煎服方法:每日1剂(10人份),清水煎,头煎煮取0ml,二煎煮取0ml,两煎相混,每人每次ml,早晚各一次。
参考处方
桑叶30g、苏叶40g、菊花30g、贯众60g、陈皮40g、藿香g、麦冬g、芦根g、生甘草20g。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适应人群:平素体质较好,经常咽部疼痛不适者。
煎服方法:每日1剂(10人份),清水煎,头煎煮取0ml,二煎煮取0ml,两煎相混,每人每次ml,早晚各一次。
(二)儿童
生黄芪90g、防风60g、苏叶60g、银花30g、藿香50g、焦神曲30g、焦山楂30g、芸香草50g、生甘草20g。
功能:益气固表,疏风清热,解毒消滞
适应人群:儿童外感易夹食夹滞者。
煎服方法:每日1剂(10人份),清水煎,头煎煮取0ml,二煎煮取ml,两煎相混,每人每次ml,早晚各一次。
三、注意事项
(一)上述处方应在中医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服用。
(二)中药处方服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服用3-5天。
(三)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
(四)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五)服用时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附件2
云南省人感染型H7N9型禽流感中医诊疗方案
(年第1版)
目前我国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我省周边省市相继出现H7N9流感病例,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中医药防治H7N9型禽流感技术方案的要求,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组建了H7N9禽流感应急中医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参考国家《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诊疗方案(年第1版)》、《云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诊疗方案(年第1版)》结合云南地域气候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一般情况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全国每年都有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报道,今年以来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病例数增加较快。目前尚未发现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高危人群。
二、诊断
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详见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诊疗方案(年第1版)》。
三、基本证型
(一)疫毒犯肺,肺卫失宣
症状:发热,咳嗽,痰少,口渴,心烦,汗出,身痛,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解表
参考处方: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金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
桔梗杏仁薄荷芦根
生石膏知母生甘草
加减:伴有恶寒者加荆芥、防风。
针灸治疗:取穴(肺俞中府风池曲池尺泽鱼际合谷列缺),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参考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臭灵丹合剂等。
(二)疫毒袭肺,外寒内热
症状:发热伴有恶寒身痛,头痛,咳嗽,咯痰量多,色白或黄,口干,舌淡红或红,苔白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浮紧或弦滑。
治法:散寒解表,清泄肺热
参考处方:九味羌活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羌活防风白芷生地
藿香生麻黄生石膏杏仁
桑白皮浙贝母炙甘草
加减:寒战高热加柴胡、黄芩。
针灸治疗:取穴(肺俞风池曲池合谷尺泽鱼际丰隆内庭)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参考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臭灵丹合剂等。
(三)疫毒壅肺,气血两燔
症状: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喘促,甚至不能平卧,胸闷气憋,烦躁,渴饮,或见神昏,恶心呕吐,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参考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麻黄杏仁生石膏水牛角
黄连黄芩炒栀子全瓜蒌
法半夏生地丹皮赤芍
桔梗生甘草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神昏谵语,逆传心包者加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
针灸治疗:取穴(肺俞风池曲池尺泽鱼际大椎膈俞血海足三里),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
参考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红景天注射液、络泰注射液等。
四、脓毒症、MODS、MOF阶段(脏竭症)
(一)肺气衰竭,肺热传腑证(ARDS)
症状:呼吸急促或微弱,痰涎壅盛,舌淡或青紫,脉微弱而数。
治法:益气活血,泻肺通腑
参考处方:生脉散合宣白承气汤加减。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石膏
生大黄杏仁全瓜蒌葶苈子
芒硝醋甘遂枳实
参考中成药:(参麦)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二)脱证(脓毒性休克)
1.阴脱证
症状:身热汗出如油,口渴饮冷,烦躁,面红,舌干无津,脉细疾数。
治法:救阴固脱
参考处方:生脉散加减。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参考中成药:(参麦)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2.阳脱证
症状:冷汗淋漓,身凉肢厥,神倦息微,面色苍白,舌淡苔润,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参考处方:参附汤加减。
附子西洋参山萸肉
参考中成药: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3.阳脱阴竭证
症状:汗出肢厥,神倦息微,或躁烦不安,面色苍白,口渴,烦躁,舌红少津,脉微细疾数。
治法:阴阳两救
参考处方:参附汤合生脉饮加山萸肉等。
附子西洋参山萸肉麦冬
五味子
参考中成药:参附注射液联合(参麦)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三)急性肾功能障碍(浊毒内盛证)
症状:小便量极少,色黄赤,倦怠乏力,不思饮食,恶心,时有呕吐,舌质淡暗,苔黄腻,脉细数或濡数。
治法:温阳泻下,化浊解毒
参考处方:大黄附子汤加减。
大黄附子煅龙骨煅牡蛎
桂枝槐花黑丑牛
参考中成药:肾康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脾肾阳虚者可加参附注射液。
(四)胃肠功能障碍(阳明腑实证)
症状:腹痛,或腹胀,或呕吐,大便数日不下;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甚则神昏谵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泄热
参考处方: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枳实芒硝厚朴
(五)急性心功能障碍(心衰)
1.水凌心肺证
症状: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咳嗽,咯吐白色泡沫痰甚至粉红色泡沫痰,肢冷汗出,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无力而数。
治法:通阳利水,泻肺平喘
参考处方: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茯苓桂枝白术红参
葶苈子大枣炙甘草
2.阳虚水泛证
症状:全身浮肿,心悸喘促,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无力而数。
治法:温阳利水
参考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附片西洋参茯苓桂枝
白术猪苓泽泻车前子
黄芪丹参红花益母草
葶苈子生甘草
加减:痰热水瘀壅塞三焦者,用己椒苈黄丸。
参考中成药:(参麦)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六)急性脑功能障碍(痰热蒙窍证)
症状:神志模糊,甚至昏睡不醒,呼之不应,不省人事,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参考中成药:多与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并见,出现嗜睡即可加用安宫牛黄丸1丸,每6-12小时一次,连用3天,每天静脉点滴醒脑静注射液20ml,连用7至10天。痰湿蒙窍者,用苏合香丸。
(七)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证)
1.热迫血溢证
症状: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心悸,发热,唇暗,舌质红,边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治法:凉血散血
参考处方:犀角地黄汤加味。
水牛角地黄赤芍丹皮
生大黄黄芩
参考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
2.气虚不摄证
症状:便血色紫黯,面色萎黄,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心悸,少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参考处方:归脾汤加减。
西洋参黄芪白术茯神
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
炙远志地榆炭炙甘草
加减:阳虚不摄者加附子。
参考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参麦)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五、中医外治法
(一)冰敷疗法
高热病人,可将冰袋敷于病人的前额、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顿挫高热。也可用亚低温治疗。
(二)酒浴疗法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患者顿挫高热。
(三)放血疗法
高热为实热症者可取大椎、尺泽、鱼际、少商或者十二井穴放血治疗,清热除邪。
(四)敷贴疗法
生大黄粉、炒吴茱萸粉醋调,神阙穴敷贴,用于胃肠功能障碍者。
(五)灸法
神阙穴隔盐灸,回阳固脱,用于元气虚脱的患者。
(六)中药肠道给药疗法
根据病情,选用大黄、芒硝等药物,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
(七)中药雾化吸入疗法
根据病情,选用痰热清注射液等超声雾化吸入,清肺化痰。
六、注意事项
(一)严格依据《人感染H7N9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年版)》的相关规定,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对临床疑似病例和确诊患者进行隔离。
(二)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治疗上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时、有效的救治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患者。
(三)汤剂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不能口服者,胃管鼻饲给药。
(四)中成药应根据剂型、剂量、用法、用量的不同进行临床应用。
(五)本方案以我省中医药防治各型流感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云南地域气候特点拟定,仅供临床参考,全省各地医疗机构使用时需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来源:云南中医、云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