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在岭南地区种植中药材应该注

年12月22日至年12月23日,笔者参加了第二届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品种资源动态监测和岭南中药材生产技术规范的培训会。会上,专家们就如何维持岭南中药材的道地性,如何进行可溯源系统的建设,如何避免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如何解决连作障碍等,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解答,并重点介绍了化橘红、广藿香、巴戟天等品种的动态监测、种植技术、采收加工、质量要求等等。以下为培训会相关的内容整理,有误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正。

1

卫生局中医科科长和科技局局长讲话

茂名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中医科科长黄智和茂名市政协副主席、茂名市科技局局长崔锡明,着重介绍了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性。其中提到,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总书记提出的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要求。

落实《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发展好本地中药材产业,维护好道地产区相关品种的区位优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第一站——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指出的: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殷切期望。

2林励:资源动态监测专项实施方案概要和化橘红资源动态监测与产业发展

林励老师重点介绍了需要监测的广东岭南中药材第一批立法保护品种: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仁、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阐述了需要监测哪些动态数据,例如生态环境、自然分布、资源分布、群落结构、气候、土壤、亩产量、栽种面积、可采收面积、平均亩产量、产新量、主营公司等数据;同时简单讲述病害防治和八大品种共性问题,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动态数据库。

3潘超美:中药材产业与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中药材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管控

潘超美教授讲到中药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或制约着后续产业相关领域的产品发展,药材的质量更是保证用药安全、临床疗效的基础。

潘教授以高州的何首乌为例,说到高州的何首乌种植7个月左右开始产新,其含量不符合药典标准,不能作为药材使用,只能用于低含量要求的场景,如日用化学品领域;高州的何首乌之所以7个月就采挖,主要是因为高州的何首乌大部分是在水田里种植,而一到雨季,加上排水不畅通,被雨水泡过的何首乌必须要采挖,不然就会腐烂。降低品质的生产行为,使得广东何首乌的名声大损,产区和品牌逐渐向贵州产区转移。不过广东德庆、高要的何首乌能种植3-4年都没问题,品质还是不错的。

另外,潘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从国家层面掌握中药材的产量、流通量、质量、价格等等数据信息,通过监测分析,发现并引导中药材的发展趋势,广东肩负着推动南药发展的重任。

当前,由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已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监督国家中心平台;国家中心平台对各省级中心进行技术支持、质量监控,以及维持运营、信息服务指导;各省级设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拓展服务、收集信息;省级监测站下面又分县监测点,例如广东分粤东普宁站——康美药业承接、粤西茂名站——天恩药业承接。根据药材分布特点,计划在粤北再建立一个监测站点。

同时,还提到这些内容,广陈皮、化橘红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划分已经完成;牛大力、岗梅特色广东中药材资源现状调查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化橘红和檀香套种,是一种不错的种植模式;阳东区八大镇林下种植益智(申请地理标志)。以及经调查得知,广东地区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广陈皮、化橘红、白木香、肉桂、巴戟天、高良姜、穿心莲、广藿香、益智、阳春砂仁、牛大力、何首乌、广金钱草、甘葛、广佛手、凉粉草、檀香等20种药材;1万亩以下的有60种药材。

最后,潘教授介绍了中药材资源调查方式:走访调查(药监局、农药局、药材收购站、种植合作社等等),现场调查(到产地实地调查,一般选择开花或结果期进行调查,以方便采集枝、叶、花、果、根等部位,并进行拍照,获取GPS信息,土壤、水分等鉴定操作),计划在年上线广东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系统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北京中科白瘕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2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