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加菊花化瘀,煮成这汤降血压
白芍11克,生地黄18克,怀牛膝28克,生龙骨24克(先煎),生牡蛎24克,代赭石24克(先煎),山药28克,柏子仁11克,山茱萸11克,牡丹皮7克,泽泻7克,茯苓11克,枸杞子11克,菊花16克。
每日1剂,分2次口服,水煎,每疗程5周。
滋阴柔肝,化瘀理气,主治高血压。
化瘀地黄汤中重用牛膝降其上行之瘀,并能滋肝养肾;代赭石降其上逆之气,并能平肝潜阳;龙骨、生牡蛎潜阳降逆,镇肝熄风;生地黄、山茱萸、白芍、枸杞子滋阴养肝,柔润熄风。生地黄补肝养肾。
山药补脾固精,山茱萸养肝涩精,泽泻清泻肾火,牡丹皮清肝火,茯苓淡渗脾湿,六药相互配合,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全方滋阴柔肝、化瘀理气,故治疗肝肾阴虚挟痰挟瘀型高血压有较好效果。
失眠者加磁石28克(先煎),天麻16g,钩藤16克,草决明18克;阴虚甚者加麦冬、沙参、玄参、墨旱莲各16克;腰酸痛甚者加沙苑子、巴戟天、杜仲各18克;头晕、头痛、血瘀明显者加三七粉6克,丹参16克,赤芍11克;脾虚明显者加生黄芪18克,党参16克。
某女,57岁。患者自诉头晕目眩,不敢睁眼,阵阵欲倒,面色红润,光泽,白睛充血,如醉酒状,头昏胀痛,失眠健忘,耳鸣口苦。症见舌红苔黄,脉弦。血压/mmHg,有高血压病史12余年,常年服用西药降压,近半个月血压常在?/?mmHg之间,尿蛋白(-)。辨证为肝肾阴虚,阳气上亢,肝阳暴张,上扰清宫。治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药用:生地黄18克,白芍11克,怀牛膝28克,生龙骨24克(先煎),生牡蛎24克(先煎),代赭石24克(先煎),山药28克,柏子仁11克,山茱萸11克,牡丹皮7克,泽泻7克,茯苓11克,枸杞子11克,菊花16克,三七粉6克(冲服),丹参16克,天麻16克,钩藤16克,草决明28克。水煎,1日1剂,分2次服。
服药4小时后血压为/95mmHg,自觉症状减轻,后续服30余剂,血压维持在?/80?90mmHg之间,尿蛋白阴性,随访2年未出现上述诸症,长期坚持服杞菊地黄丸善其后。
原发性高血压病属我国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导致疾病的因素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并走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肝肾阴虚,肝阳易亢,甚则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引起头目眩晕、目胀耳鸣。
如果肝阳上升太过,则脏腑之气随之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则见面色如醉,脑中热痛,甚则眩晕颠仆,不知人事。如阻塞经络,则可见肢体活动不灵,或半身不遂等。脉弦有力者为肝阳亢盛之征。治疗当镇摄亢阳,滋养肝肾。
高血压的哪些事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钱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