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推荐下周具备布局潜力六大金股

中远海控:推进并购有望跻身三甲买入评级中泰证券

  

投资要点集运行业兼并重组再洗牌,集中度提升助力业绩向好。16年3月国内航运巨头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完成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中远海控专注集装箱运输业务,成为集装箱运输A股唯一上市平台,集装箱运力跃居世界第4。跨太平洋线(美线)和亚欧线(欧线)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16年美欧航线营业收入占比49%。公司所属OCEAN联盟在跨太平洋线(美线)、亚欧线(欧线)市占率分别为41%、35%,市场高份额有利于公司优化自身航线网络、降低运营成本。

  

受益进出口贸易景气向上,集装箱运量增速回暖。美欧制造业PMI持续走高,17Q3进出口增速有望延续回暖态势,我们预计17年跨太平洋线(美线)和亚欧线(欧线)航线运量增速为5%、4%。16Q1集装箱运量基数较低,17Q1公司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较快,我们预计17年公司集装箱运量整体增速18%。我们判断17年行业新增运力增速为2.9%,目前行业闲置运力下降至2.66%,闲置运力占比处于历史低位,对下半年运力投放影响较弱。

  

集装箱运价表现强劲,有力增厚17年公司业绩。16年集运市场运价降至历史新低点,行业普遍承受亏损压力。17H1跨太平洋线(美线)、亚欧线(欧线)运价增速明显,运价回调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我们预计年跨太平洋线(美线)、亚欧线(欧线)和其他线运价同比增速42%、42%和20%。

  

推进东方海外收购进程,优质资产有望增厚业绩。集装箱航运同质性较强且规模效应显著,如果收购交易完成,中远海控运力占比全球11.6%,排名跻身三甲,在手订单超过万TEU。亚欧线(欧线)市占率提升至13%,排名第三;跨太平洋线(美线)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排名第一。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同属OCEAN联盟,如果收购交易完成提高运力和市场份额,更重要航线网络的协同、优质客户积累和先进管理经验。我们预计年中远海控投资收益10.2~15.6亿元,对应业绩弹性23.8%~36.4%。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19年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19.8%、5.5%、5.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4.5、42.9、47.0亿元,同比增长.8%、24.2%、9.7%,对应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4、0.42、0.46元,给予6.4元目标价,对应年15.8XPE。随着全球进出口贸易回暖,集运行业迎来复苏,集运主业有望量价齐升;推进东方海外收购进程,如收购交易完成、优质资产有望增厚公司业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美欧反垄断审查不确定性、收购完成交易时间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低于预期、运力投放超出预期、油价增长超出预期。

中兴通讯:格局与盈利双提升买入评级国信证券

  

当前时点的中兴:EPS和PE双提升EPS提升之管理视角:内部变革加速,管理改善推动业绩成长EPS提升之研发视角:研发成就突出,长期价值凸显PE提升之国内视角:多点开花显实力,弯道超车迎契机PE提升之国际视角:市场重新洗牌,海外客户认可度上升中兴5G最新的最新突破天时地利人和的逻辑逐步开始显现总结:利润回流+股值提升,九转功成公司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3.09%;营业利润32.94亿元,同比增长.83%;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增长29.85%,业绩超市场预期。Q1增速28%,H1增速接近30%。H1净利润受投资收益和汇率损益影响较大,说明年同期的净利润更多来自主营业务增长极利润率的有效提升公司半年度的摊薄ROE为8.30%,相比年半年度的4.40%大幅提升,公司经营质量明显改善。

佛慈制药:导致净利润增速放缓增持评级西南证券

  

事件:公司公告H1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0.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9%、18.4%;Q2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4%、7.4%;同时预告年1-9月净利润增速约为10%-30%。

  

单季度销售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增速放缓。H1公司收入同比增长约23%,主要是公司在期间内加强对大连锁、医院等终端建设,继续加大对六味地黄丸、阿胶等产品的推广力度。其中六味地黄丸收入约为0.5亿元,同比增长约为48.5%。H1扣非净利润增速约为18.4%,低于收入增速约4.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如下:1)毛利率下降。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28.9%,下滑约0.5个百分点。具体原因有两点:a、药材经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导致公司收入结构变化引起毛利率下降。b、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六味地黄丸及阿胶等品种毛利率下降,其中六味地黄丸毛利率约为54.9%,同比下降约0.84个百分点;2)销售费用增加。期间费用率约为9.2%,增加约0.7个百分点。主要为加大对大连锁、医院终端的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增长较快,超过收入增速约10个百分点。

  

从单季度情况来看,Q2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4%、7.4%。收入端快速增长继续,但受到成本上升及费用投入增加,净利润增速放缓趋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各产品基数较低,销售费用投入对收入拉动明显,规模效应对净利润的拉动作用也将逐渐体现,预计公司年净利润增长或超过30%。

  

低价药红利继续,中药配方颗粒政策受益标的。1)低价药提价效果逐渐显现,结构优化提升盈利水平。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优化的趋势仍然存在,且仍将继续受益于市场化调价的政策红利;2)中药配方颗粒政策放开概率较大,公司将率先受益。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已结束,正式文件出台预期强烈。

  

在浙江省、江西省后,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政策又有新进展,我们认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质放开是大势所趋。公司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合作,受让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与鉴别技术秘密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可生产多种配方颗粒,有望取得首批生产资格,占领市场先机;3)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布局,培育新看点。公司正在建设陇药大宗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基地以及甘肃佛慈天然药物产业园,充分依托甘肃特色大宗中药材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配送、经营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年EPS分别为0.16元、0.20元、元,对应PE分别为58倍、46倍、37倍,我们认为公司具有品牌价值,六味地黄丸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将优化盈利结构,且将分享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及大健康领域快速增长的红利,前景值得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建设或不达预期。

四方精创:积极推进FINTECH发展增持评级华金证券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9%:公司发布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41.62%;营业利润.74万元,同比增长2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万元,同比增长33.63%;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长35%。按照业务分类,上半年公司软件开发、维护服务和系统集成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万元、万元,同比增长50.3%、47.8%、-33.59%。同时根据二季度口径计算,Q2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9.2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15.59%。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司软件开发和技术维护收入的增长。

东方日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买入评级   安信证券

  

光伏产业链进一步拓展,注重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年度,公司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业务营收占比62.36%,电池片产能达MW、光伏组件产能达MW,产能分布于宁波、洛阳、乌海等地。光伏电站业务营收占比11.55%,国内电站业务分布于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地,海外市场拓展迅速。通过收购斯维克公司发展光伏新材料业务,太阳能小系统及灯具、新能源金融服务业务增长迅速,实现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全年开展30余项自主创新项目,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46%,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6.23%,实现多晶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突破19.10%,组件转换效率突破17.00%。

  

光伏电站迅速扩张,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全资子公司日升香港、日升电力专注拓展海外电站布局,在德国、英国、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地区累计投资建成总装机容量超过MW的光伏发电项目,海外电站业务遍布欧洲、美洲、中亚、大洋洲。目前,海外营收占比37.68%,同比增长9.84%,海外项目营收规模较大,毛利率比国内高出近6个百分点。16年12月定增获批,将投资墨西哥MW集中式光伏电站。海外市场发展重心从欧洲转移到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预计年公司将继续抢占新兴市场份额,提升内部收益率。

  

产业转型升级,布局重点转向下游终端市场:年光伏抢装热度退去,光伏上游制造业毛利率不断下降,竞争加剧,太阳能组件、EVA等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减少0.94%、2.94%,公司在光伏电池组件传统业务的主营占比同比减少17.59%。公司的盈利方向向下游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及运营转移,年光伏电站主营占比同比增长10.90%,通过定增为光伏电站项目筹集资金,加速光伏产业链下游市场的大规模布局。自年开始,子公司光合联萌、日升融资租赁开始提供新能源金融服务业务,本年营收占比为0.77%,有望进一步提高,通过这一举措,公司希望完成由光伏制造企业向光伏制造与能源金融服务企业的逐步转型,实现收入的可持续化。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年-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93亿、9.86亿、12.12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06%、24.38%、22.89%,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7.6元。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低于预期,光伏电站盈利低于预期。

杉杉股份:业绩有望持续大幅增长买入评级   安信证券

  

事件:杉杉股份发布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3-3.58亿元,同比增长40%-60%。

  

正极材料量价齐升,拉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大幅提升所致。公司年正极材料产能3.3万吨,销量1.9万吨,产销规模全球第一,今年将新增1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NCM和NCM,预计正极材料销量今年有望达到3万吨,同比增长58%。三元正极主要原材料为硫酸钴,钴酸锂正极主要原材料为四氧化三钴,年初至今,硫酸钴和四氧化三钴涨幅分别为57%和84%,根据材料分子式测算,除NCM价格涨幅与成本涨幅持平,NCM和钴酸锂价格涨幅均高于成本涨幅,正极材料单吨盈利显著增厚。

  

负极产能大规模扩张,有望显著受益针状焦涨价:公司年负极材料产能2.8万吨,销量2.26万吨,产销规模位居国内第二,预计今年将新增3.2万吨产能,规模优势更为突出。作为国内人造石墨领域绝对的龙头,公司技术储备充足,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并已取得大客户的中试认证。另外,近期人造石墨负极原材料针状焦价格暴涨,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有望显著受益(类似于正极)。

  

服装及租赁逐步剥离,新能源战略日渐清晰:根据公告,杉杉品牌服装业务拟启动H股上市,富银融资租赁已于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随着服装和租赁的逐步剥离,杉杉股份将成为纯粹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并以此为支点,逐步向下游动力及储能电池系统集成、三电集成、整车验证平台、新能源汽车及车辆运营进行整体布局,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日渐清晰,估值有望显著提高。

  

投资建议:考虑到钴价大涨,公司作为最受益的正极材料标的,钴酸锂和NCM毛利显著增厚,同时考虑到针状焦价格大幅上涨,公司负极材料也将显著受益,预计公司年-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85亿、9.78亿和12.16亿,增速分别为%、25%、24%;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4.5元。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进度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提示声明:本文涉及的行业及个股分析来源于券商研究报告,仅为分析人士对该行业及个股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作为投资者买卖股票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赞赏

长按







































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pj/1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