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哥哥小时候很笨,仰面跌倒不会翻身,无法爬起来,就喊,“妹妹,快回家叫妈妈,拉我起来。”我就快跑回家叫妈妈。之后哥哥和我几乎形影不离,我成为哥哥的小跟班。
???????????????采中药材
?????哥哥上二年级的时候,课本最后附页有许多中药材图片,如车前草、枸杞根、猫眼草、地锦草、艾蒿、楝树籽等。
?????哥哥先请教奶奶,学会识别这些中药材,再教会我。
?????哥哥:“枸杞,就是红耳坠,因为果实红红的,很像耳坠子。”
????哥哥:“猫眼草,就是猫猫眼,因为它的叶围着小花,很像猫眼睛。”
????哥哥:“地锦草,就是米饭疙瘩,因为它叶子和花都极小,簇在一起。”
????哥哥:“车前草,就是老婆纺花,撕开叶子,里面还有细线连着。”
?????......
?????哥哥带着我跑田埂、路边、小河岸、小树林,比对着书上的图片,采集中药材。最难采的枸杞根。枸杞总是长在粪坑边上,地面很硬,不容易挖。枸杞枝带刺,不小心就扎到手。粪坑里散发的臭味能呛死人。哥哥不怕这些,总是仔细挖出比较完整的枸杞根。车前草在小河边近水的区域比较多,棵大叶肥,果穗直立约二十厘米高,采摘要求整棵挖出,几棵就装满一篮子,拿回家用绳子捆着根部,挂房子后面墙上避光晾干。不同的药材采摘季节不同,哥哥带着我整一年都在寻找书上画的植物。哥哥说这是一年的作业。
?????从春天走到了冬天,一年的采摘期完成,我们采到了十多种,还有三种没有找到,哥哥说我们是在平原地带,土地都种了粮食。如果在山区,药材根本采不完。但是马上要交作业,无法补救。哥哥的药材一束一束捆扎好,好大一堆。我自报奋勇帮忙送到学校,学校就在我家隔壁。那时我特别想蹭到学校,特别想做一名小学生。
?????出乎我们的预料,哥哥采集的中药材最多。哥哥的同学大多只有两三种。校长反复翻看着我们的药材,很满意的样子。
?????校长:“这些药材怎么采到的?”
?????哥哥:“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这么多。”
?????我:“有的是春天采的,有的是秋天采的,有的是奶奶帮我们采的。”
?????校长:“你明年可以上学了吧?”
?????我:“是啊,我学数数的串串都早就准备好了。”
?????校长:“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将来准保有出息。”
??????????????收集蝉蜕
????哥哥说我们采的中药材是可以卖钱的,但是太少了,没有人来收购。有一种很贵的药材,供销社年年收,再少也可以卖,就是蝉蜕,一斤三元五角。于是哥哥就带着我满村子的树林转悠,收集蝉蜕。
?????收集蝉蜕要分时间段。傍晚的时候,蝉蛹会从土里钻出来,寻到一棵树爬上去。吃完晚饭许多小孩都在树林里,把每棵树的树干摸一遍,有蝉蛹就可以摸到。那时候家里还没有手电筒,摸蝉蛹最大的风险就是摸到蛇,人人都很怕蛇,但还是会去摸。哥哥和我一起,通常是哥哥摸,我提着小篮子,摸到的放篮子里。一个晚上大约可以摸到十几个。这些蝉蛹拿回家盖在小筐下面,第二天早上就蜕完皮。蜕掉的皮即蝉蜕,收集起来等供销社收购的时候拿去卖。蝉的成虫我们就在火上烤熟吃。在那个基本不吃肉的时代,这点肉食也是很诱人的。蝉头上有眼睛,哥哥吃,这样他眼睛会更亮,可以找到更多的蝉。胸部基本是一块瘦肉,我们四个小孩分着吃。
?????哥哥做了研究,发现晚上最晚出来的一批蝉蛹不会被摸走,天亮的时候刚刚蜕完皮,成虫在树干上没有爬太高。光线虽然弱,但基本可以看到。于是整一个夏天哥哥都叫我早起,赶在别人之前转村里的小树林,收集蝉蜕和成虫,然后送回家,再去上学。开始还有人和我们抢,后来坚持早起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每天可以收到三十多个蝉蜕,十多个成虫。
?????还有一个好时机是下午的雨后,地面湿湿的,天气阴沉沉,大约蝉蛹以为天黑了吧,纷纷从窝里挖开小口。哥哥和我就找这些小口,轻轻揭去边上的土皮,蝉蛹的头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好时机可以抓到很多蝉蛹,第二天蜕皮后就有很多成虫。这时候奶奶就会帮我们把成虫收拾干净,炒了给我们吃。炒了之后,头、胸、腹都很可以吃,都很好吃。
????为了吃,有时候我们也会专门去抓成虫。我们到大路上、牲口棚,捡马尾丝,打成活节,绑在一根短的铁丝上,铁丝绑在长竹竿上,这就制成了抓铺工具。中午我们扛着竹竿到河堤上去抓蝉成虫,发现一只,哥哥就用马尾丝去套它,马尾丝只比头发丝粗一点点,要套住高处树干上的蝉,实在是绝活!哥哥有耐心,偶尔可以套到几个。有一次爸爸发现我们干这个,可能觉得我们可怜吧。晚上爸爸在小树林生了一堆火,用脚踹树,树摇晃,哇哇啦啦哇啦哇啦.......数不清的蝉落下来,向火堆飞去,我们捡了一脸盆。第二天奶奶炒了三锅,全家人都可以尽情吃。只是,爸爸很少帮我们。妈妈说是担心我们学着用火,水火无情。
????有一次哥哥说要开发新领地,带我去河边找蝉蜕。河边很少,我们很沮丧。哥哥到玉米地去解手,竟然发现玉米叶子下面有蝉蜕!趴到地上一看,乐坏了,长长的一垄玉米,每棵上都有,有的还有两三个!我们的小篮子装满了,还用柳条穿了四串。为了保密,我们等到天黑才回家。
????这一年,我们捡的蝉蜕竟然卖了十多元钱,全村最多,供销社的人说全乡也是我们最多。我们的第一一直保持到哥哥小学毕业去邻村上初中。没有哥哥带,我也放弃了这项活动。
??????????????种地黄
????我读初一,哥哥读高一的时候,生产队在搞责任田制度,责任田预先规定产量,多出部分发奖金。我们生产队年年种地黄,种地黄社员们都很有经验。可是这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家家的地黄出苗率都很低,有百分之三十的出苗率都算是好的了。大家都发愁,可是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因为种根没有了。哥哥原本已经一心读书考大学了,很少关心生产的事情。这时突然心血来潮,说可以解决我们家地黄苗不足的问题。
?????这次我们把弟弟妹妹也带上了。我们寻找别的生产队、别的村子前一年的地黄地。收地黄的时候,根太小不收,会遗弃在地头,地黄根很耐活,可以捡回来做种根。前一年的地黄地总会冷不丁发一些苗,东一棵西一棵的,耐心找,也能找到一些。我们在哥哥的带领下,找了三块旧年的地黄地,终于凑齐了苗和种根。我们赶在周日天黑前种下去,不影响返校。那一年只有我们家的地黄是齐苗,产量也高出平均产量很多。结算的时候得了六十多元的奖金。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之后哥哥和我都忙于读书考大学,有时也会帮家里干些田里的活。不再有独立的创收项目。
????妈妈一直很满意我们两个小时候的表现。有一个年轻妈妈问她:“奶奶,你家四个孩子咋养大的?我的四个孩子,我都要愁死了。”
????妈妈:“愁啥呢?不用愁,小孩子长到十岁,大的带小的,呼呼啦啦就长大了。”
????妈妈:“我家两个大的,小时候还会赚钱呢!”
????
????
?????
?????
???
?????
宋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