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常用补肾方剂七地黄饮子

常用补肾方剂

肾为人体生命之本,先天之本,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与肾脏有关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肾只有虚证,没有实证,所以补肾方剂在治疗上越发显示其重要位置。肾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分,故补肾方剂亦有补肾阴方剂和补肾阳方剂之别,临床当认真辦证,予以对证施治。

两千多年来,古今医家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研制了数以千计的有效补肾方剂,在治疗各种慢性病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仅举常用的十六个补肾代表方剂。

本期为大家介绍常用补肾方剂地黄饮子和龟鹿二仙胶。

地黄饮子

熟地黄四钱(12g)、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各三钱(各9g)、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各二钱(各6g)。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15g),或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薄荷五七叶,煎服。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喑痱乃因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喑”是舌强不能言语,“痱”是足废不能行走,下元虚衰,包括肾阴阳两虚。方用甘温的熟地黄与酸温的山茱萸相配,补肾填精;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源;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功能开窍化痰、交通心肾。再加少许薄荷以疏郁而轻清上行,姜、枣以和中调药。综观全方,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临床上治疗晚期髙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阴阳两虚者,均可加减运用。

龟鹿二仙胶

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子。

原方载:上前二味袋盛,放长流水内浸三日,用铅坛一只,如无铅坛,底下放铅一大片亦可。将角并板放入坛内,用水浸高三五寸,黄蜡三两封口,放大锅内,柴火煮七昼夜。煮时坛内一日添热水一次,勿令沸起,锅内日夜添水五次,候角酥取出,洗,滤净去滓。其滓即鹿角霜、龟板霜也。将清汁另放。另将人参、枸杞子用铜锅以水三十六碗,熬至药面无水,以新布绞取清汁,将滓置石臼水捶捣细,用水二十四碗又熬如前;又滤又捣又熬,如此三次,以滓无味为度。将前龟、鹿汁并参、杞汁和入锅内,文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乃成胶也。每服初起一钱五分(4.5g),十日加五分(1.5g),加至三钱(9g)止,空心酒化下。

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面色萎黄或胱白,全身瘦弱或乏力,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酸软,妇女月经不调,久不孕育等。

本方证为真元虚损,阴阳精血不足所致。方中鹿角胶甘咸而温,善于温肾壮阳,益精补血;龟板胶甘咸而寒,长于填精补髓,滋阴养血味均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峻补阴阳以生气血精髓,共为君药。配伍人参补后天脾胃之中气,以增强化生气血之源;枸杞子益肝肾,补精血,以助龟、鹿之功,均为臣药。四味合用,阴阳并补,气血兼顾,故又能益寿延年,生精种子。

治疗各种慢性病久,体质亏乏,以及内分泌障碍引起的发育不良、重症贫血、神经衰弱,以及性功能减退等属阴阳两虚者。

文章来源:《张大宁谈肾病与肾保健》

编辑

王梓校对

常泰然

责编

陆静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补骨脂素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gx/3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