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改,就改得有意义记大黄蜂陪伴我的

写在开头——

这篇文章可能有的朋友在汽车之家看到过,但当时并没写完;

那是有一天,我突然觉得真应该给自己的爱车写点什么,尤其是在第五代停产之后,当做这段爱车陪伴自己的,值得回忆的一个纪念;

我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不管你的爱车是野马、大黄蜂还是挑战者,既然选择了它,它就是你的好兄弟,不管你打算怎么折腾,珍惜他陪伴你的日子,一起好好走下去……

现在把这篇文章的完整版发出来,

先上语音吧:

也许我已经说过不止一次,

第五代科迈罗算是第一款正式引进中国的美式肌肉,

而且也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亲身接触到大黄蜂。

这样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但同样也是具有代价的。

或许由于第五代在国内的价格(税)原因,我们付出了比北美多几倍的代价,比如一台50万出头的科迈罗,在美国可以买到克尔维特。

所以在这一点上,随着第六代2.0T的推出,第六代的车友是幸福;当然对于2.3T野马也一样。

但是我们仍然有不少追梦的伙伴们,做出了选择,克服了家庭、工作、个人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选择了这样一台“不实用”的车,让大黄蜂走进了自己的生活。(献给为了肌肉车之梦而奋斗的人们:年轻人为什么要奋斗?)

距离第五代停产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有时候看着自己的爱车,我只想到一件事,我们一定要互相陪伴着好好走下去。

很喜欢这张图,第五代和第一代在一起,几乎代表了半个世纪。

下面来说说我的玩车历程,从12年至今,这台第五代12款大黄蜂,也确实改装了不少,而且一切都秉承实用的原则(当然也兼顾美观)。但是更没让我想到的是,因为有了大黄蜂,让我变得更加痴迷美式肌肉文化,不但是改装、玩车,还有背后的各种故事,以至于后来我创立了AMCC——这是一段以前完全没有想象过的经历。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大黄蜂,似乎历史就要改写了。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洛杉矶的好莱坞——因为AMCC,认识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车友,这是个非常有趣而且有意义的经历,因为大家,也让我学到了更多,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才是肌肉车特有的文化。

不过既然要说玩车的经历,当然离不开改装,

本文就以改装作为主要思路,把这段经历贯穿起来:

好像之前也一直没有去列过改装列表,

想到这里,也确实应该总结一下。

或许是由于担任AMCC会长的缘故,各方面的信息还是比较便利的,所以有些比较难弄到的改装件、装饰件,也都弄到不少

我想把做过的改装、装饰分成几个大的部分:

一、车标及装饰

车身上的各种标志,就好比是人身上的纹身,尤其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标志,就更有价值。

装饰部分的列表如下:

1、款Camaro车标

2、镂空雪佛兰中网标

3、45周年纪念标

4、第五代Camaro纪念标

5、AMCC会标

6、AMCC车尾标及装饰车牌

7、中冷器真碳纤维挡板

8、机舱内装饰

9、大黄蜂拉花及其他小装饰

10、美规尾灯+MonsterEnergy装饰

11、V8原厂前脸

下面一样一样来说:

先亮机舱,保持干净整洁,这也是一种逼格。

在美国玩车,基本上每次聚会大家都会打开自己的机舱,互相交流改装、玩车的心得。不得不说,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氛围还差很远。我有个愿望,希望以后在国内也能看到肌肉车丰富多彩的机舱文化!

下面的照片是我在洛杉矶参加当地野马大型活动时拍摄的,

每个车主都会自豪地打开自己的机盖,秀出自己对爱车的理解:

第五代Camaro一个最大的先天不足就是车身太重。为了把偷轻做到极致,我更换了中冷器上方的真碳纤维挡板,替换掉了原来的铁制挡板。不过这个位置,也可以说更多是为了装饰。

更换美国AC的碳纤维件确实能够轻很多,但是考虑到这个位置原来的铁制品也不算太重,所以更多还是为了机舱美观吧:

真碳纤维的纹理非常漂亮

下面到车尾标,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标,甚至有些半懂不懂的会说这是克尔维特,其实这就是Camaro的标志,只不过它属于第一代款Camaro,我选择他的原因更多是向经典致敬:

这个67款的标志,最早开创了科迈罗的三色标传统,红白蓝三色代表Camaro的赛车运动DNA。虽然大家熟悉的第五代暂时回归了雪佛兰的金领结标志,但其实在Camaro的发展历史中,更多时候还是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三色标,除了第一代,比如在第四代和第六代也都是三色旗的设计。

比如下面就是大家熟知的第六代Camaro车标,:

由于这款第六代标具有浓郁的历史情怀,我就特意把这个标放到了我的轮毂中心盖上:

45周年纪念标:Camaro从年的第20周年开始,每逢5年就会推出一款纪念版,在年时,刚好是45周年。(款科迈罗50周年纪念版发布!半个世纪的传奇)第五代纪念标:纪念第五代在Camaro历史上创下的辉煌成绩(销量力压老对手野马,并且连续5年获得全美最佳性能车荣誉)。

可以看到那个45周年的“4”和第五代纪念标的主体,上面都带有Camaro经典的三色旗标识,我把他们放在一起,跟尾标也算是遥相呼应。

很多人在买回科迈罗之后,第一件事都会改掉雪佛兰标志。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行为。雪佛兰在国内的品牌运营或许并不被部分车迷认可,但是其本身在北美的影响力和地位,是完全值得车主自豪的:

镂空的雪佛兰车标有个官方名字叫做“flowtie”,源自Camaro顶级赛道版Z/28上的设计,根据官方的测试,改成镂空车标后,可以减少风阻,并有效提高中冷的散热效率,在赛道上激烈驾驶时,发动机温度可以下降2℉。——当然对我来说,装饰的作用更大,但是至少这也是个有来头的装饰品。

可惜Z/28的原厂标无法应用到常规车型上(Z28的中网为蜂窝造型),所以这个镂空车标是我亲手制作,又是打磨又是切割……还记得那天好像花了五个小时才慢慢做完,然后送去喷漆。而且中间还包含一个中网十字填补支架。

下面是AMCC的会标,这个标志的也有一段故事,早在AMCC刚成立的时候,要把会标设计成什么样,是个非常头大的事情,既要体现出美式肌肉的特色,又要兼具复古和现代的风格和质感,当然还不能过于偏袒三巨头的某一款;

当时我们收集了一共23个标志,最终通过大家的集体投票评选,选出了这个最符合肌肉车气质的标志。标志中间的肌肉车造型为一款带有鲁式机械增压器的经典老肌肉车:普利茅斯的RoadRunner。

这就是会标上老肌肉车的真车原型:

AMCC车尾标,为了增加成员之间的车辆辨识率(就是在街上碰到时能快速认出是自己人),AMCC车尾标也是按照AMCC成员的要求,召集了9名内部设计师推出了十多个方案后,由大家投票选出。

AMCC的装饰车牌,上面除了带有会标尾标的主要元素之外,增加了红色的手写字体:SuperchargeForward(中文翻译为:超能极速,勇往直前),出处为美国肌肉车顶级品牌赛麟的创始人SteveSaleen,写给AMCC的题词。

下面这张图,是我和史蒂夫·赛麟大师的初次见面,

并向他赠送了AMCC的荣誉会员标志:

尾灯的改造,由于中规的Camaro外侧尾灯是黄色的,看起来总是比较奇怪,所以更换会了美规的红色尾灯总成。

这个尾灯的效果,其实就是贴纸,改装成本很低,可惜也只有12款和之前的五代科迈罗可以这么改,之后的年款尾灯都变了造型。

车身侧面还有不少小装饰,其实每一个都有其意义,

具体不细说了:

二、动力及操控部分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科迈罗的一个主要短板就是车身太重。所以我的很多改装项目,都是围绕偷轻展开,尤其重点在于减轻簧下质量。

1、美国Magnaflow芒果排气+中段H管改造

2、KN高流量进气

3、发动机轻量化飞轮(共三个)

4、Z/28锻造轮毂

5、CTS-V前6后4刹车总成+StopTech划线盘(拆除备胎)

6、BMR全套防倾杆+顶吧

7、LT避震

8、ZL1原厂尾翼

9、ZL1原厂方向盘

先说说排气吧,

美国Magnaflow芒果排气,当时选择这款,一方面是一线大品牌,最起码的品质和设计是一流的,当然美国的排气都不像国产排气那么喜欢搞“面子工程”,追求鱼鳞焊之类的工艺,或许美国人觉得这玩意装底盘上的,搞这些花哨的东西没意义。

这套排气声音特点是很低沉的,相对低调,回压鼓的结构不丢失低扭,不影响日常驾驶。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偷轻——科迈罗原厂排气是铸铁的,特别重,改完之后能减轻不少重量,这样对减小油耗也有帮助。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气声浪的声音大小,并且加强声音的质感,就是常说的“滚雷声”,我把中段做了改造,改成了H结构,可以进一步促进低扭的提升。

具体的改装原理,

之前在我们制作的《AMCC老陶说车》节目中有细说,

感兴趣可以点击:AMCC老陶说车(第二期)感受野马各类改装排气的魅力

下面是中段H管+尾段芒果改装之后的声浪演示,

视频方向没有转过来,凑合吧:

关于进气不想多说了,

直接改进气会导致进一步损失低扭,我一般也就只有在比赛的时候才把KN换上;不过换上之后,确实中高转速时动力会更加充沛。

但是更换进气的最大好处是保养时省事!

这里附上一篇KN的清理攻略,扭转很多人对KN进气清理的误区:什么时候才需要清洗你的高流量进气滤芯?打破谣言!

下面说说飞轮:

我升级了发动机上的三个轻量化飞轮,这三个飞轮都是专门定制的,改完之后最明显的变化,怠速时的发动机转速,从原来的左右下降至不到,很神奇!从偷轻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减轻重量的地方都集中在车尾,导致前后重量配比比均衡(比例过于失调会严重影响操控性),所以车头部分的偷轻项目就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偷轻最厉害的就是曲折上面的那个大飞轮,当然原厂飞轮之所以特别重,也有个考虑是为了“储能”,也就是利用惯性可以在丢油后让车子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改装轻量化飞轮之后,首先这种储能的作用是没有了,但是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变得反应更为凌厉,油门变换对车子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敏捷,这样的设置也更加适合国内弯道较多的赛道。

不过这套飞轮的定制还是比较麻烦的,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动平衡都非常重要;而且安装也需要专用工具。

再就是操控件,美国BMR的顶吧+防倾杆。

顶吧这个东西如果单独安装,其实是没什么卵用的,还是要配合防倾杆才能体现它的作用,但是有的车友可能因为图便宜,会只单独安装个顶吧,其实这样就几乎变成了纯装饰。

防倾杆安装在底盘上,车头车尾各一根,安装上去之后能够明显感觉到会抑制急转弯时的车身侧倾,大大提高车身的稳定性。

BMR也是美国一个比较老牌的专业做底盘套件的副厂,这个牌子的防倾杆任性较好,前后杆都各有三个孔位可以调节防倾杆的软硬。

比如,如果你觉得原来车子过弯比较推头,就想让车子加强一点转向过度,那么就可以把前面的防倾杆调软,把后面的调硬;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觉得原来车子已经转向过度,那么就把前面调硬一些;如果原厂觉得正好合适,只是为了增加过弯的平稳性,那么前后防倾杆就都调到中间档位。

这里也提醒想改宽体的朋友,如果改成宽体,并且通过法兰之类的配件加宽了轮距,会起到类似杠杆原理的作用,让防倾杆变得更加软,发挥的作用变小。这时候又要通过避震、弹簧之类的调节来获得新的平衡,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后是升级刹车总成和锻造轮毂,

这两个项目其实都有减轻簧下质量的作用:

CTS-V的刹车总成,明显提高科迈罗的安全性,前6后4活塞,相对于V6的科迈罗来说是个巨大的升级。而且另一方面,铝制的卡钳,也可以到达减轻簧下质量的目的。属于核心偷轻项目。

不过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因为偶尔要参加比赛,所以并没选择国产的浮动盘,否则还可以进一步减轻簧下质量。目前这套是美国StopTech的划线盘。

Z/28款式的锻造轮毂,也可以大大减轻簧下质量,不但加速成绩会提升,而且刹车性能也会得到提升。

轮毂仍然保留了原厂的20寸规格,但是前后J值都+1,也是为了好看(会导致重量有一点增加),其实如果是追求性能,选择更小的锻造轮毂更有利于提供加速性能。

此外更换刹车后,备胎就没法使用了,把备胎拿掉又可以减轻不少重量。

避震在升级的时候,选择了性价比超高的LT,

32级阻尼调节,功能是很全面的,

而且最符合我预期的是,这套避震又减轻了不少簧下质量,

比原厂避震要轻了很多。

当然避震的调校是个技术活,需要时间和耐心

三、其他项目

1、第五代概念款大黄蜂档把

2、刀锋拨片

3、氙气大灯总成。

这个档把的来历可不小!是第五代概念款上面的原厂设计!概念款就是电影《变形金刚1》里的那款大黄蜂。

其实这个应该属于情怀改装,实际上会稍微增加重量。

下面是概念款大黄蜂的真实造型:

方向盘和拨片:

下图是当时刀锋拨片安装在V6方向盘上的效果。后来为了参加比赛,更换ZL1方向盘后拨片就没有继续使用了。

后来更换的ZL1方向盘:

我看美国的Camaro车主很喜欢开玩笑,说更换这个方向盘后感觉动力提升了至少匹!但我确信的是,这个方向盘稍微小了一圈(比赛时方向盘越大越不方便),尤其底部是平的,再加上翻毛皮的设计,比赛的时候手感真的非常好。

曾经开着自己精心调校的大黄蜂,去参加比赛:

之前我在美国练习赛道,虽然座驾是克尔维特Z06;但回到Camaro上并没有觉得不适应,即使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但是Camaro也同样很有乐趣。

或许我对肌肉车的迷恋和热爱,

让一些对肌肉车还不了解的朋友很难理解。但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很多跟我一样疯狂的爱好者,我们一起建立了AMCC,并发展至今,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肌肉车俱乐部!

AMCC的第六季宣传片:

下图是我们与史蒂夫·赛麟大师交流美式肌肉车的文化

既然选择了大黄蜂,就坚持下去,玩到极致!

欢迎留言讨论!

AMCC还有一个服务号,你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gx/1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