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曰:“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两杯,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药酒是冬天的精髓,像人参酒、枸杞地黄酒、五味子酒……都可以拿出来喝了,祛寒湿、扶阳气、正精神。今天,我们邀请到南京同仁堂台湾籍中医师郭子睿博士为大家讲解,药酒应该怎么喝?喝哪些药酒更健康?
郭子睿博士说,药酒就是把药材放入白酒或黄酒中,高度的酒精能够渗透出药材有效成分,加上酒的温通作用,可以发挥出两者最大的药效。一般来说,药酒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强筋壮骨、补益气血等作用。
通常内服滋补药酒可分为补气、补阳、补血等几类。补气类药酒以人参酒为代表,对因气虚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者有较好疗效;气血双补类药酒以八珍酒为代表,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等;补肾阳类药酒以鹿茸、鹿鞭、杜仲、巴戟为代表,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功能减退等;补血类药酒以当归、枸杞、桂圆等为代表,用于面色苍白、体弱血虚等症。
郭子睿博士还介绍道,在保健食品的柜台,经常可以看见五加皮酒、十全大补酒、仲景补酒等身影。而市民常常也会自己泡药酒,最常见的就是冷浸法,将药材按要求比例加适量白酒(米酒或二锅头)放入玻璃瓶内密封浸泡。郭子睿说,浸泡药材最好采用50℃以上的白酒,高度酒较易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
药酒并非泡得越久越好
泡药酒的时间一般为15-30天,在此期间,可每天搅拌或震荡1次,到期泡成后,过滤取酒液饮用即可。温度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可长些。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泡制药酒时,不应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影响药效被泡出。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第二次浸泡,但不要再次添加药材,一是因为浓度不易把握,二是因为容易变质。
一般来说,药酒不是泡得越久越好,比如泡制一个月后,开了封,酒精易挥发,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饮用这样的药酒可能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
植物性药材泡酒较为安全
以前很多人用毒蛇、野黄蜂、蝎子等毒物泡酒,秦敏说,外用的药酒也许可以使用蛇虫鼠蚁等动物性药材,但内服的话,还是建议尽量选用常见的植物性药材,因为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未必就能被酒精杀死,同时这些昆虫和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不太安全。郭子睿博士提醒,如果要选用多种药材泡酒,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置,不要随意乱泡。
一般来说,泡药酒并非药材越多越好,药材与酒的比例通常为1:10-20:1。质地较松散的药材吸水性强可以多加些酒,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进行浸泡;质地坚实的药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如人参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当药酒泡好之后,即可饮用,不过要适当控制酒量,一般每次饮用量为10-20毫升。
不宜喝药酒的人群: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肺结核、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的人最好不要饮用。
养生药酒的12种方法
1、枸杞酒
取枸杞子60克,白酒毫升,浸泡7~10天可服用。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具有补虚祛寒、养肝明目、益肾壮阳的功效。适用于眼目昏花、腰膝无力、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并能延年益寿。
2、菟丝子五味酒
取菟丝子、五味子各30克,加入白酒毫升,密封浸泡7~10天可服用。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神明目之功效。适用于中老年肝肾不足之腰痛、眩晕、失眠、遗精等。
3、三七灵芝酒
三七粉10克,丹参10克,灵芝60克,白酒毫升,将上药择净、切片,装入坛内,加入白酒毫升,盖上盖。每天搅拌1次,浸泡15天即可服用。每天服用2次,每次20~30毫升。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适用于中老年冠心病、神经衰弱、高脂血症等。
4、冬虫夏草酒
取冬虫夏草15~30克,白酒毫升,加盖密封30天后可饮用。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食少乏力、睡眠障碍、肺气虚或肺肾两虚而致喘咳短气、自汗畏寒等。
5、人参酒
取人参50克,择净切薄片,浸入毫升的白酒中,加盖密封15~20天后可饮用。每天2次,早晚各10~20毫升。具有补气固脱、生津止渴、益智安神、健脾补肺、镇静、镇痛、抗疲劳、延年益寿之功效。
6、气血双补药酒
取龙眼肉20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肉桂10克,白术10克,熟地黄10克,牛膝20克,黄酒毫升。把上述药材兑入黄酒毫升中,泡一个月即可饮用。人参补气,龙眼肉、枸杞、当归、熟地补血,所以此酒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
7、补气壮阳药酒取人参20克,党参10克,巴戟天20克,淫羊藿20克,鹿茸10克,冬虫草10克,肉苁蓉10克,米酒毫升。此方具有温肾壮阳、填精补气、强骨抗衰等功效,可以预防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等症。
8、参茸石斛酒
鹿茸10g,白人参15g,枸杞50g,铁皮石斛20g,三七20g等,适用于身体倦怠,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萎靡者,中老年阳虚体弱者。每日服用2次,早晚5~10ml.
9、六味养心酒
麦冬g,藏红花5g,灵芝60g,当归60g等,适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血虚疲劳者。每日服用2次,早晚5~10ml.
10、蛤蚧鹿鞭酒
蛤蚧1对,鹿鞭1具,沉香5g,枸杞30g等,适用于肾虚腰膝酸软,四肢不湿,阳痿早泄,精神萎靡,小腹冷痛,行走无力,动则喘促等。每日2次,早晚5~10ml,久服效果更佳。
11、骨质疏松药酒(具体配置请遵医嘱)
人参15g,鹿胶20g,大海马5g,乌梢蛇10g,蛤蚧1对,龟胶20g,龙骨50g,大白花蛇10g,枸杞20g,制首乌30g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补气。每日2次,早晚5~10ml,久服效果更佳。
12、安神康宝补酒
制何首乌g,人参30g,黄精60g,枸杞60g,刺五加30g等,可以补肾壮腰,强心健脾,宁神益智,补气益精,聪耳明目,适用于心悸胸闷,腰膝酸软,食少梦多,视减听衰,神经衰弱,用脑过度及未老先衰,产后及病后失调。每日服用2次,早晚10ml,久服效果更佳。
药酒需餐前或餐后1小时适量饮为宜
郭子睿博士说,药酒虽能治病疗疾或强身健体,但在自行选购、自行配制和饮用过程中,一定要科学辨证选方、选药,恪守宜忌,不可盲目。
一、弄清自己的体质类型及寒热虚实状况,或病症病况,有针对性选用和饮服,切忌盲目“跟风”,注意对症施养。
二、懂得和谨守宜忌,有许多人和许多病症是不宜饮酒,也不宜饮药酒的。如没有饮酒爱好,不胜酒力,对酒精过敏的人;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及患有各种急性疾患的人;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肺结核、皮肤病、痛风患者;儿童;妇女,特别是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妇女;年岁过高或身体极虚弱的老年人等,均不应或不宜饮用药酒。
三、控制饮用量,对用于风湿骨痛、祛风通络的药酒,特别是对处方中含有川乌、草乌、附子等有毒的植物药,或含有毒蛇、蜈蚣、全蝎等有毒的动物药时,更应控制饮用量,此类药酒一次饮用以10~30毫升为限,含毒药较多的一次饮用量只能限于5~10毫升,1日1至2次,且在饮用5至7日后有所间隔。对于温阳补肾药酒,一般以30毫升为限。对于一般平补气血的药酒,以30~50毫升为限,1日2次,药酒绝不能豪饮。
四、饮用时间一般应在餐前或餐后1小时以后,不应选在临睡前饮酒。
五、饮用药酒如出现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口唇或肢体发麻,医院进行诊治。
温馨提示:想要泡药酒的朋友,建议先中医脉诊判定体质,选择合适自己的药方后再调配,切不可盲目乱饮药酒。南京同仁堂国医馆二十多位中医师,药酒配置经验丰富,且一楼国药馆提供各类道地的药酒药材。欢迎到店垂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