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五脏的指挥官

近期,在心内科门诊中,心律不齐的患者逐渐增多。这些患者中,大部分人因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加之生活作息极度不规律,导致心脏功能受损。长期熬夜、作息混乱,使得心脏持续超负荷运转,过度消耗心血。此类患者不仅表现出心律不齐的症状,还常常伴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象细弱、月经量减少、失眠及心悸等多种症状。对于这类患者,中医有一张经典的方剂——炙甘草汤。该方源自《伤寒论》,书中记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在现代,炙甘草汤的配方通常包括: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烊化)、麦冬、火麻仁、大枣以及米酒。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原方剂量偏大。因此,医生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该方主要由两大类药物组成:一类是大量养阴血的药物,能补充心脏所需阴液;另一类是小剂量通心阳的药物,能温通心阳,使心脉得以疏通。养阴血的药物在中医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甘草、生地黄、阿胶、麦冬和大枣等。这些药物各有千秋,但都旨在补充体内的阴血。甘草,作为一味众所周知的中药,不仅具备调和诸药的功效,还有显著的养阴血、补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甘草养阴血时,剂量要大,才能发挥其功效。此外,甘草的炮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据文献考证,伤寒论时代所用的炙甘草与现代药房中的炙甘草有所不同。汉代的炙甘草实为炒甘草,而现在则是蜜炙甘草。大枣作为养阴血的良药,对于血虚的病人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本方中,由于心阴血亏虚的病机较为明显,因此大枣的用量较大,以达到快速见效的目的。生地黄在本方中用量最大,达到一斤,足见其重要性。生地黄对于心阴血不足、心悸心慌、心律不齐以及失眠等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尽管生地黄性质偏凉,但原方中配伍了生姜、桂枝和人参等温性药物,有助于调和药性,减轻生地黄对脾胃的寒凉影响。阿胶同样是一种养阴血的优质药物,如在黄连阿胶汤中也被广泛使用以养心安神。需注意,阿胶需用煎好的汤剂来烊化,以充分发挥其药效。麦冬在本方中主要发挥养心胃之阴的作用,与其他药物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养阴血的治疗目标。另一组药物主要致力于补充阳气和疏通心阳。其中包括桂枝、生姜、人参和米酒。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桂枝主要用于解表,但实际上,桂枝在通心阳方面的效果非常出色。例如,桂枝甘草汤(由桂枝和甘草组成)具有温通心阳、治疗心阳虚心悸的显著作用。生姜的作用远不止于温胃降逆止呕,它同样具有通心阳、通血脉的效用。在《金匮要略》中,桂枝生姜枳实汤被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这足以证明其疗效。人参和米酒则起到了补气温阳的作用,张仲景在治疗心脏问题的方子中常常巧妙地运用米酒来温心阳。值得注意的是,桂枝、生姜、人参不仅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还能温养中焦,帮助脾胃更好地吸收先前所述的滋阴养血的药物。麻子仁则发挥滋养阴液、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阴血不足的人来说,肠道中津液的不足往往导致大便干燥和便秘的问题。在中医理论中,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因此,治疗肠道问题也能间接治疗心脏问题。而且,心脏病患者若长期受便秘困扰,排便时腹内压明显增大,会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容易加重心脏病情。关于心律失常的原因,我们需明白心主血脉,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心的功能。同时,心的正常运行也需要血液的滋养。一旦心阴血不足,缺少血液来滋养心,心的功能就会失常,从而出现心律不齐、心悸、心慌等表现。在脉象上则表现为结脉、代脉等。《黄帝内经》中讲: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因此,当心的功能出现异常时,除了心悸和心律不齐外,还常常伴有神经系统的问题,如失眠、思维迟钝等。这些都是由于心阴血不足所引起的。

中医临床治疗中,既需要辨证,又需要辨病。在炙甘草汤的证候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心阴不足的情况。但实际上,炙甘草汤适应的疾病远不止于此。首先,心律失常是一个重要的适应症。当心阴虚和阳虚都比较明显时,患者可能出现畏寒、四肢冷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桂枝、生姜的用量,同时加入薤白以通心阳。其次,感染性心肌炎也是炙甘草汤的适应症之一。原文中提到“伤寒,心动悸,脉结代”,这说明心悸和心律不齐是在外感邪气入侵后出现的,也就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如果病人出现胸闷症状,可以加入瓜蒌进行治疗;如果有痰浊,表现为胸闷和舌苔厚腻,则可以加入半夏、石菖蒲、郁金等药物。此外,如果病人出现瘀血,表现为心胸部的刺痛,舌下络脉迂曲,可以加入葛根、丹参、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炙甘草汤对于虚损类的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该方剂既可以养阴血,又可以温补阳气,实现阴阳并补。通过适当的配伍,炙甘草汤可以在其他虚损类疾病中发挥出良好的效果。然而,也需要注意一些不适宜使用炙甘草汤的情况。例如,当体内痰湿之气较重时,可能出现胃脘胀满、大便黏、舌苔厚腻、头部昏沉等症状。此时使用炙甘草汤是不太适宜的,因为方中的大量养血药可能会加重湿气。此时应先进行健脾化湿,然后再养阴血。另外,以阳虚为主而阴血亏虚不明显的病人,如果主要症状为畏寒、四肢冰凉、脉迟等,炙甘草汤也不太适用。在使用本文中提到的方剂和药物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药证相符,避免因药不对症而产生不良后果。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gx/11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