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佳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39528.html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蒲黄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蒲黄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蒲黄为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宽叶香蒲,东方香蒲和长苞香的花粉,分生蒲黄,蒲黄炭,蒲黄的功效是止血,祛瘀,利尿,蒲黄的作用是治吐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腹痛,产后瘀痛,蒲黄用药禁忌孕妇慎服蒲黄。
基本概述药名:蒲黄
别名:生蒲黄、蒲黄炭、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效: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须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散瘀止痛多生用,止血每炒用,血瘀出血;生熟各半。
药材基源:蒲黄为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宽叶香蒲、东方香蒲和长苞香的花粉。
功效作用1、蒲黄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
2、蒲黄治被打腹中瘀血:蒲黄一升,当归二两,桂心二两。上三味捣筛,理匀。调酒服之方寸匕,日三夜一。不饮酒,熟水下。(《千金翼方》蒲黄散)
3、蒲黄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药性论》
4、蒲黄治聤耳,脓血出不止:以蒲黄末,吹入耳中。(《圣惠方》)
5、蒲黄,若谣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昧甘和血,上治吐舰喀血,下治肠红崩漏。但为收功之药,在失血之韧,用之无益。若生用亦能凉血消肿。《药品化义》
食用方法1蒲黄散
组成: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22.5克、蒲黄(生)6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毫升,入蜜少许,同煎至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2蒲黄散
组成:蒲黄7.5克、露蜂房7.5克(微炙)、白鱼3克
用法: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调敷患处,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3蒲黄散
组成:蒲黄克、鹿茸、当归各60克
用法:上三味,研末过筛。酒服2克,日三。不知,稍加至4克。
功效:补肾固冲,养血止血。
主治:肾虚,冲任不固,漏下不止。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4蒲黄散
组成:蒲黄(微炒)60克、郁金(锉)90克
用法: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空腹时用粟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功用:行气活血,凉血止血。
主治:瘀热凝结膀胱,尿血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5蒲黄散
组成:蒲黄60--90克、石榴花(末)30克
用法:上药和研为散。每服3克,以新汲水调下。
功效:凉血化瘀,收敛止血。
主治:鼻衄,经久不止。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补。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6蒲黄散
组成:马鞭草4钱、蒲黄4钱、乌头4钱。
用法:上入无灰酒或霹雳酒炼为泥。涂患处,厚6-7分,以绢或纸覆之,用火针熨其上。
主治:骨节疼痛。
来源:《中国接骨图说》。
7蒲黄散
组成:甘草1分、干姜1分、蒲黄1分。
用法: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每日3次。
方法:上为末。
主治:卒下血。
来源:《医心方》卷十二引《深师方》。
8蒲黄散
组成:蒲黄3合、干地黄2两、桑茸2两、甘草2两、芒消2两、茯苓2两、人参2两、柏叶2两、阿胶2两、艾叶2两、生姜2两、禹余粮2两、黄连2两、赤石脂5钱。
用法:上拌匀。以水1斗,煮取4升,分5服温饮。
主治:血痢。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
9蒲黄散
组成:蒲黄2两、荷叶3片(干者)、牡丹3分、延胡索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次入蜜1匙,生地黄汁1小盏,再煎5-7沸,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血晕,烦闷不识人,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来源:《圣惠》卷八十。
10蒲黄散
组成:生姜自然汁(年少者)10两、(年老者)20两、鸭子1个(打碎,入姜汁内搅匀)、蒲黄3钱。
用法:上煎至8分,入蒲黄煎5-7沸,空心温服。
主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
来源:《得效》卷六。
11蒲黄饮
组成:蒲黄(微炒)45克、芒消(研)23克、芎藭15克、桂(去粗皮)15克、鬼箭15克、生干地黄(焙)60克、桃仁(汤漫,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20枚
用法:上七味,粗捣筛。每服9克,加枣2枚(擘),用水毫升,同煎至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产后恶血攻心,腹痛胀满,头痛乏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12蒲黄膏
组成:蒲黄。
做法:上以猪脂和。
用法:敷肛上,手按抑令入,日2-3次。
主治:脱肛不收。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13蒲黄失笑散
组成: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用黄酒或醋冲服。也可做汤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症见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舌暗红或舌边尖有瘀点、瘀斑,脉弦紧。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4人参蒲黄红糖饮
材料:白参5克、炒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红糖20克
制法:将白参5克洗净,晒干或烘干,切片后,研成极细末,备用。将炒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分别拣去杂质,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改用中火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收取滤汁,回入洗净的沙锅,视需要可酌加温开水,混匀,用小火煮沸,加入红糖20克,待其完全溶化,停火,调入白参细末,搅拌均匀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益气固冲,活血化瘀,适于子宫肌瘤,证属气虚血瘀。
15蒲黄通瘀煎
组成:当归3钱、赤芍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泽兰3钱、荆芥1钱半(炒灰)、蒲黄3钱、五灵脂3钱、枳壳1钱半(炒)、炮姜1钱半、益母草3钱。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产后经寒气滞血瘀而恶露不通,身热胀满,腹痛势甚,脉涩大者。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16蒲黄苓香汤
配方:蒲黄10克、茯苓5克、木香6克、知母20克、白术20克、滑石10克、车前10克
用法:上七味,用清水三碗,煎至一碗。服法忌口同前。
功效:水肿身浮月经闭,蒲苓香术滑车知,
方解:本方是处治月事不来之方剂。此为小便不通,遍身浮肿,胸胁逆气,时忧时恐,手足厥冷,腹满肠鸣,身冷骨痛,寸口迟涩,趺阳脉微,面色咣白者所用。忧时恐,身冷骨痛,寸口迟涩,趺阳脉微,面色咣白,蒲黄苓香汤主治。
17丹参灵脂蒲黄汤
组成:紫丹参15克、生蒲黄(包煎)、五灵脂、酒大黄(后下)、白檀香(后下)、延胡索各9克,九香虫6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连煎2次,去渣取药汁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因胃脘痛迁延日久,久病人络,血行不畅,瘀阻胃络,或血溢脉外,蓄瘀不去,血运受阻所致胃脘痛者。
18蒲黄五灵脂炖乌骨鸡
材料:乌骨鸡1只、蒲黄粉30克、五灵脂40克、生山楂15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五灵脂、生山楂(洗净后切片)、蒲黄粉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浓煎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
2、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
3、将乌骨鸡放入砂锅中,倒入药汁,加水适量,中火炖至熟透,再调入蜂蜜即成。饮汤吃肉。
19乳没蒲黄汤
组成:乳香、没药、枳实各6克,蒲黄(包煎)、五灵脂、藕节、延胡索、半夏各9克,当归12克,赤芍、丹参各15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连煎2次,去渣取药汁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活血化瘀,消痰散结。适于血瘀痰凝之胃脘痛者。
20蒲黄酒
组成:蒲黄、小豆、大豆各9克
用法:上三味,以酒适量煎,分三次服。
功效:活血利水。
主治:脾虚水停,遍身水肿或暴肿。
来源:《千金翼方》卷十九。
用药禁忌1、孕妇慎服蒲黄。
2、蒲黄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本草衍义》
3、妊娠不可生用蒲黄。《品汇精要》
4、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蒲黄。《本草经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