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刚开始就咳咳咳……身边咳嗽的人也越来越多,处处都能听到“咳咳”的声音,虽然不太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但是毕竟不舒服,有咳嗽问题或者身边有咳嗽的朋友们,快来跟小编学习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咳嗽为什么如此频繁
气温降低,稍微不注意,就会感受风寒之邪,风寒之邪首先犯表,而肺主皮毛,很容易伤肺。肺部有寒,肺原本主肃降,肺受邪,素降不利则肺气上逆,就表现出频繁的咳嗽。这是原因之一。
另外,秋季本身容易燥气增加,而肺寒也会加重肺燥。中医“不以数推,以象求之”,相比于温度高的夏天,秋冬更容易引发沙尘暴。身体也是一个道理,肺寒越重,肺燥也越重,从而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导致干咳,久咳不止。
另外,从“医不离易”的角度看,白露过后,正式进入己酉月。“酉”在八卦体系中属于兑卦,兑卦代表了肺,所以这个月也是对肺考验非常大的一个月。原本肺气虚、肺有虚寒的朋友这个月的确会不太舒服。
当然,具体咳嗽的论治咱们也是要分种类的。
咳嗽的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咳,无非三种情况。
第一种咳嗽只是嗓子有一点点痒,此时胸膈膜上下的浮动是非常大的。
第二种相对重一点的咳嗽,是肺部的咳嗽,这时候不光需要胸膈膜的力量,还用了两胁的肌肉力量。
第三种咳嗽,最重,是一种抽掉肾气的咳嗽,需要胸膈膜、两胁以及腹部的肌肉力量。
由此可见,第一种相对轻,最后一种最重。
另外,关于寒和热的问题,很多人也经常纠结~比如看到吐黄色的痰,就说是肺热~其实并不是这样。之所以会出现黄色的痰是因为久寒郁热,本质上还是因为寒。这个“寒‘代表了机能的沉衰、代表了停滞的状态。
止咳妙招请收好
陈皮姜茶
材料:陈皮2至3片、生姜1片、甘草3g、苏叶3g、蜂蜜少许。
制法:所有材料一同煲水至滚,约十分钟后,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即成。
功效:对感冒初起、咳嗽,有少许痰的情况,有一定纾缓作用。
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吃温热的橘瓣即可。小金桔可以多吃几个。
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来说,味道也是很容易接受的。家中孩子咳嗽的家长不妨试一下。
艾灸
针对咳嗽,艾灸太渊穴,太渊为肺之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可肃理肺气。艾灸一次三十分钟左右,艾灸后多补充水分。
取穴:
麦味地黄丸
久咳不愈,尤其针对嗓子痒的咳嗽,可服用麦味地黄丸。一次两粒,一天三次。
经方放大招
对于就咳的病人,想要彻底治愈咳嗽,就非把邪气排出去不可,而不是用消炎药、抗生素压制。小编从资深西医师那里了解到很多SARS病人当年因为用消炎抗病毒药,免疫抑制剂,甚至是清热解毒的中药,把病邪压制在体内,多年之后,都患了肺纤维化等严重肺部后遗症。
经方如何把邪气排出体外呢?肺合皮毛,必然用发汗的方法,就用到了方剂——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原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推荐剂量:麻黄30g白芍45g细辛30g干姜60g炙甘草30g桂枝45g五味子30g半夏30g
为振奋机能,固摄在表阳气,防止汗遂漏不止,可以加附子10g
如果有黄痰、嗓子痒咳等虚热的情况,可以加石膏30g
小编必须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人当下都适合用发汗药的,甚至说当下大部分人的身体情况都构不成发汗的条件。为啥这么说呢?就是因为现代人津液水平太低了,一上来就发汗,很可能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
所以发汗之前,一定要先构成条件,恢复脾胃功能,恢复津液水平~具体一定要咨询经方医师,不可滥用发汗剂。
有时候在小青龙汤加入生地等补津液的药,也是考虑到发汗剂伤津液的问题。但是一定要明确的是加入补津液药(如在上方中加生地或者天冬,60-g),也是一种牵绊。治疗疗程上就会相对久一些。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用药一定要谨慎。具体情况一定要咨询医生。否则后果自负。
另外,对于咳嗽情况拖得比较久,咳嗽很深,甚至有肺炎的情况,可考虑麻杏石甘汤化裁方:
麻黄30g石膏30g杏仁45g炙甘草30g干姜45g半夏30g五味子45g附子10g(先煎90分钟)
熬药方法:
如果有附子,需要将附子先煎90分钟,然后将剩余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服用方法: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特别说明:汉制剂量一两等于15.g。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需求,须遵医嘱。
(小编在此分享一下热心的道米精心制作的熬药方法图示~)
版权声明
⊙本文为(fang)原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需要,在标注清楚出处的前提下,允许转载。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中医内容,欢迎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