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我的中医之路

走上中医之路,是偶然中的必然。年高中毕业,因为是家中长子,按照政策可以不上山下乡,于是被招工进了日照县药材公司,入职后在中药批发部工作。在3年时间里先后从事中药材仓库管理、中药分装、批发部门店配货、开票等工作。

恢复高考后,我在年参加了高考,根据当年的高考成绩,我选择了山东中医学院和山东医学院为第一、第二志愿,最后被山东中医学院(即今天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从此与中医中药结下不解之缘。在学医的路上,有幸得到多位老师的启迪、教诲、指引,让我在中医路上越走越宽广。

我的老师

1.1启蒙老师唐玉庭先生

唐玉庭先生医院中医科医生,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年级前辈。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文革尚未结束,国家经济十分困难,临床最常用的中药材如栀子、黄连、天麻、川贝母等,十分短缺,供不应求。因此,常常有人来到批发部走“后门”搞点儿紧缺药材配方,由此见到了唐玉庭先生的处方,并在以后有幸认识了唐玉庭先生,一包中药可以治病,真是太神奇了,由此对中药治病产生了兴趣。

工作期间,每天接触中药,连我在公司宿舍的外间都是药材库房,不断接触中医处方,以致中医中药逐渐让我神往。成为日后报考中医学院的原因。当时中医学院只有中医中药两个专业招生,在填报志愿前,去征求唐玉庭先生的意见,唐玉庭先生告诉我要报考中医学院就要学医,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医系。

1.2引领我进入中医殿堂的迟华基先生

恩师迟华基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分会顾问。入学第一课中医基础理论,任课教师是迟华基先生。

我和妻子张安玲教授共同撰文回忆过当时的情形:迟老师英姿勃发,精力充沛,讲课时充满激情,层次清楚条理,语言清晰,言简意赅,板书非常漂亮。迟老师以她知识女性的特有魅力,让我们对学校、对中医耳目一新。就这样,我们在对迟老师的崇拜之中开始了学习中医的历程。迟老师授课,越发激起了我们心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循着迟老师的授课,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中医学之门。

迟华基先生敬业爱岗,一丝不苟;关爱学生,提携后学,德高师范;诲人不倦,从职业中获得乐趣。30多年来,我们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迟华基先生更多的教诲,同时,从迟老爱岗、敬业、爱生、为人的点点滴滴,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学生这样评价我们的迟老师:“教之以才,导之以德,足为师表。”

1.3教我学习中药方剂的刘持年先生

恩师刘持年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方剂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本科阶段,刘老是我们的方剂学老师,我对方剂学的独钟之情,源于刘持年先生教学时感染,在本科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当时的《中药方剂学》教材(上下册)阅读过5遍以上,成为日后从事临床、教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刘老对我的成长给予长期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