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六味地黄丸熟悉又陌生了千年

  小编经常被问到:“六味地黄丸怎么用?”它虽然名气这么大,可老百姓还是不大清楚到底什么人可以服用,又该在什么情况下服用。今天好好说说六味地黄丸,让大家和自己的心里都有个数。六味地黄丸怎么来?一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后世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都由其演化而来。六味地黄丸是儿科专家钱乙创的方子,在他的书里叫“地黄丸”。   这方的原型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崔氏八味丸。这崔氏八味丸由于出现在《金匮要略》中,所以后世称它为金匮肾气丸(现在的金匮肾气丸加上了车前子、牛膝两味药),又叫桂附地黄丸。   钱乙是儿科专家,他觉得小儿是纯阳之体,不需要再补阳了,所以就把这金匮肾气丸中的桂枝和附子给去掉了,结果就剩下了六味药,它们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也就组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了,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三补三泄养肾阴二   古人开方子讲究君臣佐使,像治国,也像打仗,把各位将帅安排得当,兵力的部署也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打胜仗。六味地黄丸就恰恰是这方面的典范。   六味地黄丸方子里每味药的份量分配是相当讲究的,它们分别是:熟地八钱,山萸肉四钱,山药四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此比例通常不轻易改变)。君:熟地   站在中军位置的是大将:熟地,他长得黑黑的,大块头。大将军熟地是入肾经的,它对肾经的地理位置最熟悉,可以直接进入,它滋阴补血、益肾添精,对肾经的正常运转是十分重要的,达到滋补肾阴的作用(中医之“肾”包含泌尿系统的肾脏,还包括生殖系统)。熟地:补血滋阴,补精益髓臣:山萸肉+山药   山萸肉和山药是副将。   山萸肉,长得红红的,咬上去酸酸的。中医说:酸味入肝,山萸肉,直入肝经,同时还兼入心经、肾经,肝经的运行就正常了,心经也得到了补给。   山药长得白白的,胖胖的,味道是甘甜的。中医说:甘味入脾,山药直入脾经,兼入肺经。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牡丹皮+茯苓+泽泻   牡丹皮,直入肝经,清除肝火,它历来以手段猛、行动快著称。   茯苓,是寄生在大松树根须上的一种菌类,白白的,味甘淡,是泄水健脾的能手。直入脾经,去除水邪。   泽泻,直入肾经,执行泻水任务。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   这是六味地黄丸最妙之处。药方配伍三补三泻,三位主将进入肝、脾、肾三经,同时派了三位助手进入这三经泻去该经的邪气。这一全面的调理身体的方药,经过了近一千年的临床考验,成为了中成药中最为著名的方子。服用六味地黄丸要辩证三   需要强调的是,六味地黄丸的特点是“三补三泻”,并非纯补药,是补泻兼施的处方,更适合肾阴虚的人。阴虚的症状有哪些呢?   ★舌质红、经常口干舌燥;   ★脉搏细且跳得快;   ★常有潮热、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等。适用于哪些病症?四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主任王天芳认为:   ★慢性疲劳患者,比较符合肝肾阴虚的病症;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有时需要配合其他药品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一些肝肾阴虚早期表现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比如失眠人群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   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这类病症,只要符合肝肾阴虚的症候,都可以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方法来食用六味地黄丸。服用时间五   六味地黄丸虽然是滋补肾阴的良药,但不能当维生素天天吃,应该根据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主张服用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期间停一两天。针对各类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中医辨证为肾阴虚,在服用时间上也应有区别:   ★慢性疲劳综合征建议先用半个月;   ★更年期综合征要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   另外,长期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会阻碍脾胃运化,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加一些消化类药物。服用禁忌六   ★治疗期间不可同时服用辛辣食物。   ★感冒及其它急性病期间,不宜服用。   ★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服。   ★不能与利福平同服,同用会增加药物肾毒性。   ★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图文资料编辑整理自:人民网等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huanga.com/dhcf/1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