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汤
三才汤被收录在《御药院方》一书中,此书由元代医家许国祯编著,书中纳入的方药以御医们的用药为主,因此三才汤是名副其实的宫廷秘方。
一、处方及煎服方法:天门冬6克,人参9克,熟地黄15克。上药加水毫升,浓煎毫升,分2次温服。
天门冬天门冬熟地黄人参二、功能主治暑邪久热,寝不安,食不甘,神志不清,阴液元气两伤者。凡热病久入下焦,消烁真阴,必以复阴为主。其或元气亦伤,又必兼护其阳。三才汤两复阴阳,而偏于复阴为多者也。
三、方解该方组成为天冬、地黄、人参,三味药均为滋补类中药。其中,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生地黄可滋阴清热、凉血补血、补肾精,人参是广为人知的“大补之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还可安神。从对应脏腑来看,这三味药分别补益肺、肾、脾三脏,从三焦来看,则能滋补上焦之肺、中焦之脾、下焦之肾,药物作用和归属脏腑配合十分巧妙,能从多个角度起到补虚之功。气血精三者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由饮食物经多脏腑化作而来,其中的主要过程为:饮食物通过后天之脾胃的运化,肺气的施布分散到机体,先天之肾精一方面因此得到巩固,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肺、脾二脏发挥功能。当气血不足时,气虚无力推动血的运行、难以化血,血虚亦无法化气,可能导致出现易疲劳、乏力、气短、口干、眼涩等症,治疗需从养阴益气出发。欲复阴者,酌加麦门冬、五味子;欲复阳者,酌加茯苓、炙甘草。
四、临床医案叶天士医案:徐某,今年长夏久热,伤损真阴,深秋天气收肃,奈身中泄越已甚,吸短精浊,消渴眩晕,见症却是肝肾脉由阴渐损及阳明胃络,纳谷减,肢无力,越人所云,阴伤及阳,最难充复,诚治病易,治损难耳。方用:人参、天冬、生地、茯神、女贞、远志。本方以三才汤天冬、人参、生地益肺气而清热,茯神安神而定风,女贞滋阴而清热,远志交通心肾。三才汤。春温夏热,长夏湿热均重,至秋收束之令行。这是季节更替,天气变化的正常规律。长夏久热,真阴损耗,则奉收者少。阳不化阴,真精亏少,而吸短精浊,消渴眩晕。阴损及阳,则阳明首当其冲,纳谷减是胃阳不足,肢无力是阳明脉衰。阴损及阳,最难充复者,滋阴则碍阳而纳谷减,温燥扶阳则碍阴而燥热盛,故难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