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听说长得好看的医学生都置顶了青橘校园
方名后红色☆→大纲要求考察的一级方剂。
方名后绿色☆→大纲要求考察的二级方剂。
方剂歌诀中蓝色文字→易错/易混。
方剂歌诀中绿色文字→本方君药。
第十五章治风剂考纲重现1、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加减应用及注意事项。
治风剂: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
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2、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
治风剂:消风散、牵正散、小活络丹、天麻钩藤饮、阿胶鸡子黄汤、玉真散。
治燥剂:桑杏汤、增液汤、益胃汤、玉液汤、琼玉膏。
真题解析治风剂历年真题41题,真题分布情况如下:
题型
题量
考察重点
题量
A
22
主治与功效
17
B
5
药物组成
9
C
2
配伍意义
12
X
12
病机
2
总结:治风要注意内风、外风区分方剂,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该部分结合中内理解记忆。
治燥剂
历年真题34题,真题分布情况如下:
题型
题量
考察重点
题量
A
20
主治与功效
10
B
8
药物组成
14
C
3
配伍意义
4
X
3
治法
6
总结:治燥剂中要特别注意方歌的记忆,一定要熟练掌握,同时要学会比较百合固金汤、清燥救肺汤和养阴清肺汤三方,知识点梳理,关乎治法,麦门冬汤的培土生金,百合固金汤的金水互补,不要记混!!!
第一节疏散外风剂
大秦艽汤☆《保命集》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功效: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生地、黄芩、石膏—清热
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祛风散邪
①羌活,独活同用。
②生地,熟地同用。
③配伍四物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川芎茶调散☆《局方》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功效: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清茶调下:取其苦凉之性,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的过于温燥与升散。
消风散☆《外科正宗》
消风止痒祛风湿,木通苍术苦参知;
荆防归蒡蝉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功效: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
生地、当归同用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合全蝎;
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功效: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痰阻于经络头面之口眼?斜。
小活络丹☆《局方》
小活络丹天南星,二乌乳没加地龙,
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功效: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①二乌:川乌、草乌。
②乳香没药同用。
玉真散☆[新]《外科正宗》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
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功效: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
第二节平息内风剂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叶菊花鲜地黄;
芍草茯神川贝茹,凉肝增液定风方。
功效: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
贝母、竹茹、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清热化痰,开窍宁神
①清金制木。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
代赭天冬元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
怀牛膝—重用引血下行以治标,并补益肝肾以治本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阳,条达肝气
①清金制木。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功效: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
“三甲”:龟板,鳖甲,牡蛎。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
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服良。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阿胶鸡子黄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
决明茯神络石藤,滋阴养血息风妙。
功效: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主治:邪热久羁,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证。
地:生地黄。
第十六章治燥剂第一节清宣外燥剂
杏苏散☆《温病条辨》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
①前:前胡。
②本方为二陈汤加枳桔前。
③苦温甘辛法。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功效:清燥润肺,益气养阴。
主治:温燥伤肺证。
①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②此方:清、宣、润、降、补。
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身热咽干咳痰少,辛凉甘润燥能医。
功效:轻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
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方。
第二节温润内燥剂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功效: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阴虚肺燥之白喉。
薄荷—辛凉散邪利咽
①方含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门冬汤夏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功效:滋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证。
①麦冬:半夏=7:1。
②重用麦冬用意:养肺胃之阴,清肺胃虚热。
③半夏:降逆下气,祛痰除涎。
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阴伤。
功效:滋养肺肾,化痰止咳。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①金水相生。
②生地,熟地同用。
③方含增液汤。
增液汤☆《温病条辨》
增液玄参地麦冬,热病津枯便不通;
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
功效: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肠燥便秘证。
益胃汤☆[新]《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地合成方;
玉竹冰糖同煎服,温病徐虑把津伤。
功效:养阴益胃。
主治: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
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功效1: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功效2: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主治:气阴两虚之消渴。
琼玉膏☆[生地黄膏]《洪氏集验方》
琼玉重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糖;
合成膏剂缓缓服,干咳咯血肺阴伤。
功效: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主治:肺肾阴亏之肺痨。
①培土生金。
②肺肾同补,金水并调。
●内容说明:编辑/知要君,审阅/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系青橘校园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